艺术启蒙|立体主义和相关讨论

文摘   2024-06-15 06:14   美国  
解决启动难题


看到这次的立体艺术作业的时候,说实话,我的第一感觉是好难,不知道如何开始,甚至有点想放弃。后来在群里和学友们聊了聊,大家的鼓励给了我重启的信心。零零碎碎聊了一些,有两个打动我的地方。首先,已经有了创建的积极经验,那些过去的探索经历是支撑自己行动的积极反馈。其次,很难启动是因为一开始想法比较模糊,只有让事情发生,思路才会越来越清晰。


有了这两点的支撑,我畏难的情绪也慢慢卸下。从“我不知道如何开启”变成了“我应该如何和孩子一起迈出第一步呢?” 此外,我还想到了艺术课上的天边学友之前的一篇作业,她并没有可以去引导孩子去创作,而是去观察孩子的日常,结果发现了其实孩子在生活中就是观察,联想和创造,这也让我产生了类似的想法-我能不能作为一个观察者,去看到孩子的日常中的立体艺术创作呢?



尝试做一位观察者


秉持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一项刻意练习-去观察垚垚的日常。我观察到,他最近放学回家,就会花很长时间摆设他的玩具们,一摆就是一个多小时。他把不同的玩具,根据他们的形状,颜色进行整合,摆出了一个航空基地。


在这个基地里面,有三个载人火箭。有一个任务是飞向月球。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下面的喷火装置,他都是使用红色的玩具,代表了火箭。每个火箭,都有其相应的结构,比如说,一级火箭,二级火箭,飞行员舱,还有逃逸塔,等等。另外,为了尽量精准地还原这些火箭的样子,他会尝试着调换这些摆件,把他们放到他认为最合适的位置。



看我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立体创作吗?把一个个毫不相干的小玩具,重新组合,生成了一个新的想法和空间-航空基地。娃娃可以是下面的喷火装置,小电风扇可以作为逃逸塔,书本也可以作为火箭的机身。正因为有了这些自由的想象,一个个零散的玩具,又被赋予新的定义。


我和队友对他的“航空基地“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后,他的创作激情就更高了。今早去上学前,他又在书房捣鼓了一会儿。用幼儿园的书本,和零散的糖盒子,还有学数学的小教具,搭建出来一个飞行基地。他创建了一个飞机,远处还有一个指挥塔。



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这几周的复习,我想起了馨子老师在课程开篇“培养创作的自信与热情“提到的,只要愿意训练如何看,听,感知,积极思考,努力表达,每一个人可以建构自己的思维。也许孩子的感知和创作的能力其实就在那里,作为大人,如果我们没有看到,没有给予积极地鼓励,也许就和一次好的创作擦肩而过了。当我们能真正去看见孩子,积极鼓励他们的作品,聆听他们如何去创作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打开孩子自带的艺术创作的过程。


后记


看完馨子老师的点评,我才知道我对立体艺术的理解有点过于简单了。我一开始理解的“立体主义”是三维的立体搭建,英文词义是three-dimensional。但是在艺术领域,这个立体主义是cubisim,是一种艺术流派。


在b站查看了立体主义和相关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平面(侧面,正面)观察,重新结构,然后整合成一个新的作品,比如说毕加索的作品《亚维农的少女》,乔治布拉克的作品《艾斯塔克的房子》;后面还延伸到拼接画作品《吉他》。馨子老师在我的作业下这么回复我,立体主义的精妙是在“舍得去扭曲习惯的现实,试着去重组并且想象不可能的可能”。因为不舍得去打破习惯,这也是很多人看不懂立体主义作品的原因之一吧。

《亚维农的少女》,图片来自网络

《艾斯塔克的房子》,图片来自网络


  拼接画《吉他》,图片来自网络


正如毕加索所说的“A head is a matter of eyes,nose,mouth,which can be distributed in a anyway you like”。一切的元素都是真实存在的,立体主义并没有创造新的元素。但是元素如何构成,为什么只能那样构成,我们能不能用新的方式来构成?这些都是立体主义给我们的启发。


立体艺术相关的链接:


【疯壳子|你不了解立体主义的这些事,你将看不懂艺术,11分钟带你了解一个不一样的立体主义!-哔哩哔哩】 https://b23.tv/glUI1ez


【疯壳子|12分钟让你了解毕加索画的是什么,真正的干货,不瞎叨叨-哔哩哔哩】 https://b23.tv/3A83ACt


其次,除了共时性,我个人非常喜欢馨子老师从时间维度去解读立体主义。用时间的维度来解读人类的发展,让我们学会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当我们把现有功能的概念先丢到一边时,就会发现一件东西是可以变形的,是可以拆解,重组的,只要它是可以变形、重组的,它就存在新的可能。创造往往就发生在我们不再被既有的功能困住的时候,但固有的印象是如此强大,对任何人来说打破它都是很难的,我举一些例子:


“高速行驶的铁路火车是不现实的,因为,乘客会由于车速太快不能呼吸,窒息而死。”—— Dionysus Lardner 博士(1793-1859),自然哲学、天文学教授,伦敦


“折腾交流电是浪费时间,人们永远也不会使用它。” —— 托马斯·爱迪生,1889年


“马匹不会过时, 而汽车只是流行一时的新奇事物。” —— 美国密歇根州储蓄银行总裁,1906年


“全世界所需要的计算机大概是……五台。 ”—— IBM 公司,1943年


“过了一开始的六个月,电视就不会再有任何市场了,人们很快就会厌倦每天晚上盯着一个胶合板做的盒子。” —— 二十世纪福克斯高管达里尔·扎纳克,1946年


“人们没有理由想要在家里拥有一台电脑。” —— 数字设备公司总裁肯·奥尔森,1977年


“移动电话不会取代固定电话。” —— 马蒂·库珀,1981年


“我预测互联网很快将成为壮观的超新星, 而到1996年就会遭遇灾难性的崩溃。” —— 罗伯特·梅特卡夫,1995年


“不支持3G、造价高,而且连最起码的摔落测试都没能通过,不太可能对诺基亚构成威胁。” —— 诺基亚工程师对第一代 iPhone 的评估报告,2007年

回顾
往期讨论


艺术启蒙|让感受穿过自己

艺术启蒙︱拼贴画体验

艺术启蒙︱关于“什么是艺术”的开放性讨论

艺术启蒙︱世界上最黑的黑

艺术启蒙|如果描写冬天,你会如何去阐述?

艺术启蒙︱阿尔钦博托作品解析以及拓展

艺术启蒙︱儿童的联想游戏

艺术启蒙︱一起看关于战争的作品

艺术启蒙︱浅谈“陌生化”

艺术启蒙︱关于圆的开放性讨论

艺术启蒙︱从线条到人生

艺术启蒙︱4岁孩子眼里的康定斯基

艺术启蒙︱头脑风暴之六顶思考帽子

艺术启蒙︱感受和收集生活里的绿色

读书笔记︱关于艺术启蒙



趴趴就是梦梦童鞋
80后理工女,家有一男娃儿。分享育儿记录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