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书看不下去?学会这些招,轻松掌握专业知识!

文摘   2024-07-25 01:29   美国  

最近和一群学友们共读《超越百岁》,有些学友会吐槽看不下去,特别是读到专业性比较强的章节的时候,甚至想弃书。遇到一本特别想读的书,但是却因为频繁出现的专业名词打了退堂鼓,应该怎么办呢?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找到这本书的意义和动机


首先,我们可能需要明确一个观点,自己想从这本书里获取什么。是深度地了解专业知识;还是了解基本科学原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对于阅读的最终目标,最终会导致不同的读法。所以,在阅读一本书之前,需要对阅读目的设立合理的现实的期待。


举个例子,当我们看到书中这段话“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葡萄糖和脂肪作为燃料的能力,这里的关键是线粒体,这些微小的细胞内细胞器产生我们大部分的能量”。


专业读法:我想通过这本书了解前沿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及探究各种研究的可靠性和未来走向。在这样的情况,我想深入线粒体是什么,于是会翻阅各种科普文献,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个专有名词以及影响线粒体的各种因素。


科普读法:我想了解为什么有氧运动对长寿有好处。于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我大概了解线粒体是把摄入的葡萄糖和脂肪转换成能量,供给给身体类的各种细胞。相当于一个不断燃料的火炉。如果还有余力,我还会查阅一下b站的相关视频或者孩子的绘本读物,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解说帮助我进一步理解。


好的阅读,是从目标(why)开始,也就是我们需要问自己,读这本书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第二步,我们还需要问自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要学习什么样的内容(what),或者打算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是精读,或者是泛读,又或者是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读。其次,我们还预测在阅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比如,年初我打算读《超越百岁》这本书的时候,我知道会遇到一些细胞相关的知识,所以我提前阅读了另外一本关于免疫细胞的书籍。


最后一步,才是具体如何做(how),也就是思考通过什么样的工具帮助我们阅读。



通过隐喻来学习


《刻意练习》这本书提到了,知识是以组块的形式存在的,专家拥有的是5-10万个组块,但是普通人的知识也只是零散的组块甚至是一盘散沙。一个个零碎的知识,很难被我们的大脑记住。要真正获取知识,我们需要把新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知识联系在一起,建立一个知识网络。


那么如何建立知识网络呢?《学会如何学习》这本书的作者提到一个很好的办法-隐喻。隐喻是对两种事物进行的比较,其中一种是你熟悉的事物,另一种则可能是你不熟悉的。有了隐喻,我们就可以把已经知道的事物和你正在学习的新概念联系起来,这有助于我们学得更快记得更牢。在大脑神经元层面,当我们想到一个隐喻时,大脑中的一道轨迹就被激活了,也就是说,一段神经元通路此时被激活了。

以上图片来自《学会如何学习》


拿书中的例子来打比方,当我们看到“受体”这个名字,觉得很难理解,但是如果把受体类比成细胞的感官“鼻子“,其工作原理基本类似锁孔和钥匙,必须配对才能被激活,是不是对受体的理解一下子就加深了。再比如说,前文中提到的“线粒体”,《超越百岁》的作者把它类比成不断燃烧的火炉。还有“胰岛素抵抗”,这也是个晦涩难懂的专有名词,但是当我们把整个过程理解成快递员送货上门,但是细胞拒收快递,从而导致快递挤压堵塞,是不是马上理解了这个概念的精髓。



凭感觉学习


在《认知觉醒》这本书里聊到了一个办法-凭感觉学习。意思就是在读书的时候,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我们可以停下来然后围绕着这个触发点开始思考。

1)为什么刚才这个点对我有启发呢?

2)有没有类似的知识点?

3)我如何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凭感觉学习其实是在每个人“最近发展区”去学习。舒适区,是我们喜欢呆的地方。最近发展区,或者叫做拉伸区,是我们被触动的地方。我们每个人的最近发展区不一样,所以同一段内容,有些人能被打动,有些人觉得没什么印象,但这也是读书最有意思的地方。当我们读到有感触的地方,不如尝试牢牢抓住这个触动点,去关联,去思考。读书的过程,并不是被书里的每段话触动或者要记住作者的每一段话,而是找到一个或者几个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去思考,实践和改变。


以上图片来自《认知觉醒》


根据这个触动阅读法,我们也可以延伸到阅读后的总结。我们读完一个章节或者整本书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


1)我觉得能带走的三个点是什么?如果实在没有三个,一个也行。

2)为什么能给自己带来触动?谈谈自己的感受,尝试和过往经历关联起来。

2)我打算如何实践呢?



最有效的阅读是输出


我始终觉得,验证自己是不是真的读懂了的最佳办法就是把理解的知识说出来,这也是大名鼎鼎的“费曼学习法”。当我们理解了一个概念或者专业名词的时候,可以在共群里分享想法,大可不必觉得自己理解浅薄;也可以解释给家里人听。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在复述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卡壳的地方,很有可能是自己理解不到位需要巩固的知识薄弱环节,这就是刻意练习里面提到的重要因素之一及时的反馈。有了反馈后,我们就更加容易知道下一步需要怎么调整了。我们家在吃饭的时候,我会经常和5岁的儿子分享我最近读的书,如果他听懂了,那我觉得自己理解得还算不错。这也更加激发了我继续读下去的动力,毕竟有个小可爱每天会问我“妈妈,今天有什么新的知识要分享吗?”


至于要不要做笔记,我觉得这就是看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了,把自己理解的知识整理成知识卡片,也是一种输出的过程。但是如果实在没有时间,我觉得说出来就是最有效率和阻力最小的输出方式了。



总结


当你拿到一本你不是很擅长领域的科普书,可以尝试以下办法。试一试,欢迎分享你的实践心得。


阅读前三个问题

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打算用什么样的策略阅读?

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想如何克服呢?


阅读中三种尝试

隐喻或者类比

利用触动点来阅读

说出来或者写下来



趴趴就是梦梦童鞋
80后理工女,家有一男娃儿。分享育儿记录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