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的终点思考教育

文摘   2024-07-01 12:21   美国  

今天听李一诺聊她在麦肯锡招聘应届毕业生的经历。她从教育的终点,也就是雇主的角度去探讨教育和职业需要的鸿沟。她观察到当代基础教育面临的三个问题。


第一点,是学校学到的知识和现实世界中使用知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之间的脱节。

第二点,是个人对自己的探索和认知。基础教育更多让人变得工具化,取得好成绩和找到好工作是目标,但是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我是谁,我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

第三点,因为没有对自己足够的探索和认知,所以年轻人在毕业后通常很迷茫。


第一点是关于所学知识和能力的认知。后面两点是关于自我的认知。最近在读《天才的13个思维方式》,所以想特地聊聊关于知识的认知和运用。



思维是从感觉出发的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有结构框架,有逻辑的,是从理性出发的过程,就好像牛顿发现地心引力,他是从苹果落地这个现象开始进行理性思考。但是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在研究了具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和艺术的描述以后,发现了这些人的共同点-感觉,感情和直觉,才是创造性想象的基础。很多时候,创造性思是从直觉出发的,来自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


很多科学家思考的时候,一开始也许是从视觉想象或者感受开始,数学或者逻辑思维往往是第二步。书中提到了许多例子,对我印象最深的是爱因斯坦的故事。在一个清楚表达逻辑思维的实验中,他会假装自己是一个以光速运动的光子,然后想象看到和感觉到的东西。而后他学会想象自己是第二个光子,并且试图想象自己对于第一个光子能感受到什么。所以,科学家在一开始探索的这种经历的感受和过程更像是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这种感觉是先被感受到,而不是被定义出来的。联系到我们的身边的例子,长期做饭的人可能能感受到这一点,有时候只是靠一种直觉,知道这些配料放在一起会很鲜美,但是说不清为什么。


如果说感觉或者直觉的创造思维的起点,如何把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表现出来。这一点其实是非常难的。而这本书恰好想告诉我们,学会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工具,能帮助我们把这种内隐的知识表达出来,也就是本书后面要展开谈的内容。


培养思维需要想象力


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门的手把设计要远离门轴呢?为什么不是安装在门中间呢?这是什么样的物理原理?



回忆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我们知道力矩是一种旋转的力量,这个原理和杠杆关系密切。如果让我做题,肯定是能算出来;但是问我关于门把手的位置,我就完全没联想到力矩这个物理原理。


这就是虚幻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鸿沟,也就是前文中李一诺聊到的”脱节”。


虚幻的世界,指的是在课本上学到的关于杠杆的知识。


现实的世界是,关门和开门或者使用扳手的经验。我们通过经验学到的都是现实世界的知识,我们推的地方越是远离门的转轴,门就越容易移动;扳手越长,我们就能用越少的力量拧动螺丝。


思考1:为什么有些时候我们没有办法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呢?


因为缺少了想象力。


我们需要运用想象力把想象中“虚幻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结合起来。物理学家费曼说:“我不理解人们是怎么了,他们并不通过理解进行学习,他们通过其他的方式学习-通过死记硬背或其他的方式。他们的知识是如此脆弱!”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不理解自己的学科,也不知道怎样在实践中应用它,怎样用它创造新的东西。


思考2:那又是什么让我们缺乏了这种想象力呢?


有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应试制度下的学习模式。在拼成绩的学习环境,掌握知识,记住知识,取得好的成绩是主线。所以在这种环境下,目标导向的“专注模式”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出好成绩。遵从一定解题思路和逻辑,专注,而且多加练习。但是,想象力更多是在发散模式下获得。发散模式的特点是没有压力,思维极度发散,有时候甚至看起来是“无所事事”的样子。


其次,缺乏个人体验和素材积累。因为“一考定命运”,所以学生能接触的环境过于单一化。至少在我学习的时代,我的父母就告诉我,好好学习就行了,其他事情什么都不用。在“学习至上”的大环境下,自由玩耍和探索的时间几乎没剩多少,接触的环境自然就非常单一化。但是想象力不能脱离现实环境的,而且需要根据现实不断调整的。换一句话说,想象力的建立是需要大量的具体的经验和素材的积累。


从我队友身上学到的想象力和思维方式


这次跨州搬家,从我队友身上能感觉到这种把虚幻的知识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的强大能力。我们开了一辆卡车,后面连接着拖车。因为整个车的长度变长,所以在转弯和倒车的的操作,和自己平时开小轿车是完全不一样的。他的描述是,首先会在脑海里预测车的轨道,前面卡车会如何走,后面的拖车的轨迹又会如何,他认为,这一部分的想象离不开对理论知识的深度理解。幻想出来的结果在跟现实中情况进行比对,从而不断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幻想离不开对第一性原理的了解,同时也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检验。



13个思维工具-帮助我们把虚幻和现实联系起来


作者通过对创造性人才的研究,他们总结了以下13种思维方式-分成基本工具和高级工具。


基本工具

1)观察:世界的知识都是通过观察获得,注意到我们听到的,看到的,摸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或者感觉到的东西。

2)形象思维:再现或者想象这些感觉的能力。

3)抽象:通过观察,把自己认为是事物的本质方面、主要方面提取出来,从而形成概念和范畴的思维能力。把复杂的东西简化成的过程。

模式常常和抽象一起发生。模式分成识别和形成/创造。

4)识别模式:发现自然规律和数学解构,也可以用于韵律,语言,舞蹈,音乐等方面。

5)形成模式:用另一种模式形式表现出来。

6)类推:识别形式中的模式会引出类对,找到了不同事物的相关联的重要特征和功能。

7)身体思维:通过肌肉和皮肤的感觉和意识所发生的思考。

8)移情:把自己想象或者假装成其他物品。移情和身体思维也有关系。

9)空间思维:平面变成多维度,跨越时间甚至变换世界的想象能力。


这些工具都是相互影响,没有哪一种工具是完全独立于其他工具的。


高阶工具:后四种工具依赖于基本工具。

10)模型:制造物体和概念的模型往往要求把空间思维,抽象,类推,和身体技能进行某种结合。

11)玩耍:也是一种高级的整合工具,依赖于身体思考,移情,行动和模型,还需要有孩子般的乐趣,跳出传统的游戏规则。

12)转换:一个思维工具到另外一个思维工具之间进行转换的过程,比如,想象和语言之间的交换。

13)整合: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联感,同时以多种形式经历某种感觉(触觉,嗅觉,视觉,声音)。整合也包括知识的结合,所有的东西(观察,形象思维,移情,等)全部有机地发生。


看到这里,是不是一头雾水。没关系,我们来举个例子。



帕斯科实验产生的联想


这个实验是最近艺术软糖的一个创作实验,简单介绍一下。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找一些安全的物品,可以根据孩子的认知和表达来调整难度。把选好的物品放入纸袋或者布袋,不要让对方看到。

第二步,感觉。把手放入袋子里,用触摸和想象力去感知这个物品。例如,评估重量,大小,形状,描述质感,材质,等等。

第三步,想象。依旧不看这个物品,把手放入袋中,想象一下,这个物品如果来自另外一个星球。他可能是什么?他可以吃吗?会发出声音吗?......

第四步,绘制。依旧不要去查看袋子里的物品,绘制出受想象启发的画面。


如果把这个游戏对应前面提到的思维工具,会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第二步的感觉可以对应到观察和身体思维的能力,通过触觉和手指的触碰来感知袋子中的物品。


在第二步中,我们还需要用到形象思维能力。通过触摸,我们需要把这种感知到内容呈现在自己的脑子,这个时候也许脑海就出现了一个物品的轮廓,包括其形状,质感。通过感知到的特征,我们还能大概猜出来是什么物品,这个时候其实也用到了抽象思维的能力。


来到第三步的想象,这个阶段,我们也许需要运用到共情或者移情的能力,想象我们就是它,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还会用到空间思维,换一个思维,如果这个物品是另外时空的产物,会发生什么呢?


最后一步,需要把感知和想象的事物绘制出来。这个时候,我觉得更多是运用到了高阶的思维工具。比如说,我能想到这一部需要“整合”思维,孩子需要把在刚才讨论中感知的各种感觉,脑海中呈现的模样(形象思维),总结出来的特点(抽象思维),在共情和空间思维过程中产生的想象,通过绘制这个途径呈现出来。


在共读的过程中,罗月琴同学也用门来举例子,我觉得特别形象和通俗易懂,分享在文末。


图片来自于公号文章 

思维如何跳舞







趴趴就是梦梦童鞋
80后理工女,家有一男娃儿。分享育儿记录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