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越百岁》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了,医学2.0对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治疗慢性病和癌症方面却没有显著改善。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出,如果扣除主要8种传染病感染的死亡人数,20世纪的总体死亡率降幅是很小的,也就是说,医学2.0在“死亡四骑士”方面进展不大。死亡四骑士指的是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症,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兹海默症)。
今天我们来聊聊,死亡四骑士之首-二型糖尿病。把它作为四骑士之首,是因为患有代谢疾病往往会让其他三骑士的风险增加。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代谢疾病会大大增加癌症的几率(12倍),阿尔兹海默症(5倍)和心血管死亡(6倍),所以预防代谢功能障碍是长寿的基石。
我很喜欢作者在书中把走向死亡的旅程比作成搭乘地铁,代谢综合症往往是第一站,再往后有可能是脂肪肝,不加以控制的话,有可能引发成肝硬化;或者走向“死亡四骑士”。只要我们建立科学战略和对应战术,我们就有权力选择在早期和可逆的站点下车。
介绍代谢综合症之前,先分享两个常见误区。
误区1:
体检结果正常,就代表肝脏和身体代谢是健康的
普通人每年都会体检,通常表示脂肪肝相关的参数是ALT(肝病瑞氨酸转氨酶)。这项血液测试通常是肝脏异常的一条线索,但也有其局限性。首先,即使血液测试结果在参考范围内,也不代表肝脏是正常,因为正常的单位是非常广泛的。美国2002年的一项研究,将男性的上限设为30IU/L,女性为19IU/L,但是这个范围过于宽泛,不够作为早期预防的筛查。
我记得我在新加坡留学工作的时候,遇到过几个年轻而且精瘦的同事,在不满30岁的年纪就得了糖尿病,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了糖尿病并不是肥胖人的专属。
从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在肥胖(BMI>30)的人中,有62%患有代谢综合症。但是依然有非肥胖(BMI<30)的人,患上代谢综合症的几率也会有22%。也就是说,导致不良健康的不仅仅是肥胖,还有代谢综合症,这些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如果说ALT和BMI都不能作为早期筛查代谢问题的标准,那么有什么标准可以帮我判断呢?在20世纪80年代,斯坦福的内分泌学家用以下几种标准来定义代谢综合症。下面五个标准,如果符合三个以上,那么就患有代谢综合征。我查了一下目前的体检项目,基本上也包含了这些项目。
1)高血压(>130/85)
2)高甘油三脂 (>150mg/dL)
3)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男性<40mg/gL, 女性<50mg/dL);备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最低含量
4)向心性肥胖 (男性腰围超过40英寸,女性腰围超过35英寸);备注:一英寸约为2.54cm
5)空腹血糖升高(>110mg/dL)
备注:研究对象是针对美国人群。
我们身体摄入碳水,会被分解成糖原,供人体短时间内使用,它会被存储在骨骼肌(大约75%)和肝脏(25%)。另外一部分碳水会被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身体里。
糖原和脂肪存储的比例主要是通过胰岛素来决定的。当身体感觉到有葡萄糖存在的时候,胰腺就会分泌胰岛素,后者会将葡萄糖运动到身体需要的地方,从而维持葡萄糖稳态。对于一个久坐的人,因为没有机会消耗肌肉中的糖原,于是胰岛素觉得身体内的糖原够了,会把多余的能量会脂肪。
脂肪会去哪里呢?第一步,脂肪会进入皮下,就是我们皮肤下的那层脂肪,这部分脂肪其实是无害的,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缓冲区以备我们身体不时之需。每个人皮下脂肪储存的能力受到了遗传因素的影响,比如,亚裔的平均脂肪能力往往比白种人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很瘦(皮下脂肪低),但是却患有脂肪肝。
真正有害的脂肪是过多的脂肪,也就是当皮下脂肪没办法储存更多的能量,最终处于饱和的状态。于是脂肪溢出,进入身体的其他部分。进入血液,就变成多余的甘油三酯。进入肝脏,就会导致脂肪肝,进入肌肉,就变成胰岛素抵抗。进入了胰腺器官,就会造成胰岛素分泌受损。
知识小卡片-胰岛素抵抗
基本原理是,脂肪占满了肌肉细胞,导致肌肉细胞不再接受糖原。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肌肉细胞和血液里的血糖浓度下降,血糖维持在稳定状态。
胰岛素抵抗,肌肉细胞不再接受葡萄糖,因为脂肪塞满了细胞和血液。这个时候,胰岛素持续分泌,但是血糖浓度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打个比方,快递运货上门,快递是葡萄糖,快递员是胰岛素,目的地是肌肉细胞。但是肌肉细胞拒绝接受快递,所以快递员-胰岛素无法快递包-葡萄糖传递出去。
长此以往,胰腺不断尝试调节血糖,分泌越来越多的胰岛素,直至彻底崩溃,无法再分泌大量的胰岛素。结果,血糖水平升高,达到糖尿病范围。
另外,胰岛素抵抗会让身体进入恶性循环。随着胰岛素的浓度增加,它就像一扇单向门,容许脂肪进入细胞,但是又会抑制脂肪能量释放,简而言之,胰岛素的作用是存储脂肪,而不是消耗脂肪。
代谢综合症一旦出了发生,就会引起身体的一系列反应。
1)内脏脂肪开始在身体内堆积,会在身体器官里分泌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他们是炎症的关键标志和驱动因素,会增加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随着脂肪溢出,会引发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更多的脂肪堆积(参考胰岛素知识小卡片)。
3)胰岛素也是一种有力的生长信号激素,促进脉粥样硬化和癌症,从而引发心血管的疾病。
即使糖尿相关的死亡在第七位左右,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糖尿病还会引发心脏病,癌症甚至神经性退行症状。如果加上这部分的影响,糖尿病相关的排名应该会大大提升。
知识小卡片-细胞因子
小分子蛋白质,用以传递信息,在疾病的进展和人体细胞的应对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某种意义上是细胞之间的“交流语言”,我们可以理解成细胞因子一旦增多,细胞之间都能互相交流,从而引发促炎,抗炎或者免疫应答。
1)在《战斗细胞》里,谈到了细胞因子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假设某个巨噬细胞正在漂来漂去,结果被敌人绊倒了。它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其他免疫细胞伙伴,于是会释放细胞因子,携带的信息是:“危险!有敌人!快来帮忙!”这些细胞因子会被体液中随机移动的各种小东西带走。它们漂到别处,那里会有别的免疫细胞——可能是中性粒细胞——“闻到”它们,并“接收”到信息。中性粒细胞结合的细胞因子越多,反应也会越强烈。中性粒细胞结合的细胞因子越多,反应也会越强烈。
2)在本书中的第六章,主要谈到了两种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
作者认为有可能的原因是果糖的的摄入增加。在我们现代饮食中,果糖的摄入大大增加,比如说,巧克力,奶茶,各种含糖饮料。但是人类的基因还没来得及适应这个变化。在长久以来的原始狩猎生活中,因为人类需要在没有食物持续提供的环境里活下来,所以身体需要储存脂肪以备不时之需。但是在现代世界,这种脂肪存储机制已经不需要了,我们可以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于是脂肪堆积的数量和机会大大提高。
其次,果糖和葡萄糖代谢的方式不一样。要代谢葡萄糖,我们会需要消费少量ATP(身体的能量货币),这种ATP的消耗是有限制的。也就是说,我们去看表演要先付门票,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代价。但是消耗果糖则不同,因为参与的酶不同,我们对ATP的消费不会受限。也就是说,有多少果糖需要被消耗,就有多少ATP提供。大量ATP会消耗会带来的后果就是能量水平下降,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会认为很饿。所以摄入果糖会欺骗我们,即使我们摄入能量了,但是我们依然觉得需要摄入更多能量,脂肪堆积的机会因此增加。
1)定期体检并且密切关注代谢综合症相关的参数,尽可把风险控制在早期以及可逆的时候。
我自己的想法:把自己体检的参数收集和监控作为自身健康项目来管理,我们可以把相关参数绘制成一张表格,观察每次体检时这些参数的走向。作者还建议,有条件的话,做一次DEXA扫描,监控自己内脏脂肪的含量。我不确定目前这个方案的可执行性。毕竟这个观点还是有所超前,医生也不一定愿意做。
2)合理饮食。随着年龄增大,代谢率的降低,我们要学会合理控制碳水和脂肪的摄入,特别注意果糖食物的摄入。
可能有人会问了,水果也含有果糖,那我能不能吃水果呢?现代人喜欢用果汁代替水果,但是这个做法是不推荐的。因为在果汁处理的过程中,会去掉纤维素,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单纯的摄入的就是果糖,ATP的消耗会不受控制。但是我们摄入的是水果,它是以果糖和纤维素的形式存在,有了纤维素的参与,果糖被代谢的速度会减慢,也就说,身体不会在一瞬间大量消耗ATP。
3)保持运动的习惯。在合理控制的情况下,也可以多消耗能量,不给脂肪溢出到内脏的机会。
我把以上内容和5岁的儿子简单描述了一番,他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出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