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换声点,解锁真假声和谐共处的声乐密码

2025-01-08 21:22   黑龙江  

一、声乐学习的 “拦路虎”—— 换声点

在声乐学习的漫漫长路上,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困扰:唱着唱着,突然感觉声音像撞到了一堵无形的墙上,要么破音,要么音色突变,怎么都找不回之前的流畅与悦耳?这很可能是你遭遇了声乐学习中的 “大 boss”—— 换声点。
换声点,简单来说,就是真假声转换时的关键节点。我们日常说话用的是真声,它音色厚实、有力,听起来亲切自然;而假声则更为轻柔、空灵,常用于高音区域,能营造出悠远、婉转的效果。但当我们从较低的音域向高音攀爬时,就不能单纯依靠真声了,需要巧妙地切换到假声,而这个切换的瞬间,就是换声点。它就像一道隐藏在旋律中的 “关卡”,处理得好,歌声便能如行云流水般顺畅;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声音卡顿、音色割裂等诸多问题,让整首歌的美感大打折扣。接下来,咱们就深入探讨一下如何驯服这只 “拦路虎”,让真假声实现完美 “会师”,共谱美妙乐章。

二、揭开 “混声” 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是混声

聊完了换声点,咱们就不得不提到与之紧密相连的 “混声” 啦。混声,简单来讲,就是真声与假声相互重叠、融合的奇妙区域。在这个区域里,声带的振动方式巧妙结合,使得发出的声音既拥有真声的扎实、饱满,又具备假声的空灵、清亮,宛如一杯恰到好处调配的鸡尾酒,层次丰富,韵味无穷。它可不是简单的真声、假声 “拼凑”,而是一种有机的融合,让声音实现从低到高的自然过渡,避免了突兀的音色转换,是声乐世界里的 “万金油”,适用于各种风格的演唱。

(二)混声的独特魅力

混声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首先,它能让你的声区完美统一。想象一下,唱歌时没有了明显的 “断层”,从低沉醇厚的低音区,平滑顺畅地过渡到高亮激昂的高音区,全程音色如一,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毫无阻滞,这就是混声带来的奇妙体验,能让听众沉浸在连贯优美的旋律中无法自拔。
再者,混声赋予了声音强大的穿透力。当你熟练掌握混声技巧,发出的声音仿佛自带 “聚光灯”,能够轻松穿透嘈杂的环境,直抵听众的心灵深处。比如林俊杰,他在许多高难度歌曲中巧妙运用混声,高音区明亮而不失厚度,轻松驾驭复杂的旋律,让歌曲极具感染力,每一个音符都能牢牢抓住听众的耳朵,这就是混声的威力。无论是在宏大的音乐厅,还是热闹的街头巷尾,用混声演唱都能让你的歌声脱颖而出,绽放独特光彩。

三、男女换声点大不同

(一)男声换声点的 “密码”

对于男声来说,由于生理结构和发声习惯的差异,换声点有着独特的规律。在以真声为主的演唱方法中,当音高攀升到小字二组的 f 或者升 f 时,就像是触碰到了真声的 “天花板”,这便是常见的换声点位置。因为此时,单纯依靠真声的发声机能已难以继续支撑更高的音域,声带的振动方式需要做出改变,向假声过渡。而若是侧重于假声唱法,换声点则会提前一些,大约在小字一组的降 b 左右。这就好比驾驶汽车换挡,不同的速度区间(音域)需要切换到合适的挡位(发声方式),才能保证行驶的顺畅(声音的连贯)。了解了这个关键节点,男声朋友们在练习时就能有的放矢,提前做好发声调整的准备,避免在换声时出现声音 “断层” 的尴尬。

(二)女声换声点的 “玄机”

相较于男声,女声的换声点情况更为复杂多样。女中音以其醇厚、温暖的音色深受大家喜爱,她们在发声时通常可以灵活运用真假声两种方式。这就导致了女中音存在两个换声点:较低的换声点是假声所能达到的最低极限音,此时若要继续往低音区拓展,就需要巧妙地融入真声,让声音更加扎实;而较高的换声点则是真声演唱的高音极限,突破这个点往高音走,就得转换为假声为主的发声,使音色保持空灵、柔美。
女高音的换声点同样有讲究。有些女高音在演唱风格上基本只用假声,这种情况下,声音在高低音转换时相对较为平滑,不存在明显的换声点 “阻碍”。但一旦涉及真声的运用,尤其是在一些需要展现强大爆发力或深情厚重感的歌曲中,低音和高音区域就会分别出现换声点,原因同样是真假声发声机能的切换需求。比如在演唱一些气势磅礴的歌剧咏叹调时,女高音从低音区的深情铺垫到高音区的激昂升华,就必须精准把握换声时机,让真假声完美配合,才能将歌曲的情感层次展现得淋漓尽致。

四、换声区 —— 突破的关键

了解了男女换声点的不同之后,咱们再深入探讨一下换声区这个重要概念。如果把换声点比作高速公路上的一个收费站,那么换声区就是临近收费站的一段缓冲道路。
只在换声点进行换声,就像是汽车临近收费站才急刹车、换挡,不仅操作难度大,还容易造成车辆顿挫,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反映在声乐上,就是声音极易出现破裂、卡顿,训练难度极高,而且很难将换声点彻底 “磨平”,让声音流畅过渡。
而换声区则不同,它是包含换声点在内的一小段音域范围,通常有几个音。在这个区间内,我们提前做好准备,缓慢而自然地调整发声状态,就像汽车提前在缓冲道路上平稳减速、换挡,等到达收费站时,已经顺顺利利完成了过渡,丝毫不会影响行驶的流畅性。
对于男声来说,在以真声为主的唱法中,换声区可能涵盖小字二组的 d 到小字二组的 g 这几个音,当从低音逐渐攀升进入这个区域,就要有意识地让气息下沉更深,同时喉咙逐渐打开,放松喉部肌肉,让声带的振动从真声为主的厚实状态,逐渐融入假声的轻柔振动,实现平滑过渡。女声亦是如此,以女高音为例,若存在换声区,可能在中声区向高声区转换的一段区域,提前调整共鸣位置,从胸腔共鸣为主慢慢转向头腔共鸣的更多参与,使得真假声在这个区间内自然融合,避免在某个换声点上的突兀切换。总之,认识并善用换声区,是我们攻克换声难题、实现真假声和谐共处的关键一步。

五、实战技巧大放送

在换声区的训练中,巧妙运用真增声与假增声转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增声与假增声在发声时,声带的振动状态与共鸣位置有所差异,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 “去除” 换声区。

以男高音为例,在中低声区向高声区过渡的换声区,可以多使用假增声让声音平滑地进入高音区,实现真假声的自然衔接。女高音、女中音以及其他声部同样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探索适合自己的真假增声的转换组合,助力换声区的突破,让声区统一不再是难题。

六、案例见证成长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掌握换声技巧后的神奇蜕变,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位学生的真实故事。
晓鸥同学是一位热爱唱歌的女孩,她嗓音条件本就不错,但在高音区总是频繁 “碰壁”。每当唱到高音部分,声音就变得尖锐、刺耳,甚至出现破音,这让她十分苦恼,自信心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在了解到她的困境后,我帮她仔细分析了问题所在,发现是换声点处理不当导致的。于是,针对她的情况,按照擞音法教学真声路径与假声路径分别进行训练。
在换声区的训练上,通过“擞音点”找到纯假声,然后进行假声的拓展训练,慢慢她的中高声区具有了假增声,既有假声的柔美又具有真声的坚实。这样,晓鸥在中低声区向高声区过渡时,巧妙地从真增声转换到假增声,使真假声自然衔接。
经过几个月的刻苦练习,晓鸥的演唱有了质的飞跃。再次站在期末考试的舞台上,当唱到曾经的 “噩梦高音” 时,她的声音不仅轻松突破,而且圆润、饱满,真假声完美融合,如丝般顺滑。台下的老师和同学都看到了她巨大的进步,她也获得了前五名的好成绩。晓鸥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那一刻,她感觉距她自己的声乐梦想又进了一步。
如果你也正在为换声问题所困扰,别灰心,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坚持练习,你也能像晓鸥一样,让真假声和谐共处,在声乐的道路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七、迈向声乐新征程

经过前面的深入探讨与实战演练,咱们对换声点的处理已经有了一套 “秘籍”。总结起来就是:利用擞音法教学的真、假声两个训练路径,分别去拓展真声和假声,当分别获得了真增声和假增声之后,也就破除了换声的“坎儿”,就可以自如地进行声区转换,实现声区的统一,完成自由自在的“无极”歌唱。
但请记住,掌握这些技巧并非一蹴而就,就像雕琢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需要时间与耐心。在练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小波折,比如初学声乐的女声中低声区假声比较弱,初学声乐的男声中高声区吃力等,别灰心,这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只要你坚持按照正确的方法傻傻地呆呆地练习,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定能突破重重难关。
当你真正驯服了换声点这头 “猛兽”,让真假声和谐共处,你会发现,声乐世界的大门已向你敞开。无论是激昂澎湃的高音,还是醇厚深沉的低音,你都能轻松驾驭,用歌声诉说万千故事,传递细腻情感,让听众沉浸在你编织的音乐梦境中无法自拔。此刻,让我们怀揣对声乐的热爱,踏上这充满挑战与惊喜的征程,向着更高的声乐巅峰奋勇攀登,未来的舞台必将属于你!
如果你在声乐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扫描二维码加旭东老师为好友,他将运用擞音法帮你解决遇到的问题,让你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不再迷茫,勇敢地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


旭东声乐教育近期文章:
  1. 惊爆!传统声乐教学“结果式”手段或成歌唱“毒药”?

  2. 殊途同归:美歌教学“换声点”与擞音法教学“擞音点”对比

  3. 唤醒潜能,铸就天赋之路

  4. 李维渤先生《声乐杂谈:美歌教学漫谈——关于声区》节选

  5. 殊途同归:美歌教学“纯化声区”与擞音法“真假声路径”对比

  6. 呼吸训练完美的标准是“恰”

  7. 探索擞音法与传统美声训练真假声路径的奥秘
  8. 声乐学习的“知行合一”?“行”在前,“知”在后
  9. 别让“假美声”误导你的歌唱之路

旭东声乐教育
擞音法,是中国音乐学院周强教授发明的一种声乐训练方法,帮助歌者获得最美音色,最大音量,最宽音域。擞音法教学遵从两个路径:真声路径和假声路径,真声拓展到极致,假声拓展到极致,形成无极歌唱。擞音法教学功效,让声乐学习变得简单快速高速高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