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声乐教学“反刍”:我扔掉了一切旧理念

2025-01-24 22:55   黑龙江  
一、反刍:从牛到声乐教学的启示

在自然界中,牛是一种独特的反刍动物 。当牛在草原上觅食时,由于野外环境存在诸多潜在危险,为了能快速获取食物并躲避天敌,它们往往会把食物匆匆地吞到胃里,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完成某项任务,只求先达成初步目标。而当牛回到安全的地方,处于安静状态时,便会把胃里半消化的食物再吐出来,重新进行咀嚼。这可不是简单的重复动作,牛会通过细密的牙齿,对食物进行细致的研磨,让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促进消化吸收。每一个食团,牛都会咀嚼数十次,甚至上百次,这个过程极其专注,就像我们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

反刍对牛的生存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牛所食用的草类富含纤维素等难以消化的物质,通过反刍,这些物质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分解和消化,从而使牛获取足够的营养,满足自身生长、繁衍和抵御疾病的需求。如果牛没有反刍这一过程,就无法充分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可能会营养不良,难以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
牛的反刍现象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人类在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方面的情况。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时,也常常会像牛快速吞食食物一样,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比如在学校里,学生们在课堂上要学习各种学科知识,从语文的诗词歌赋到数学的复杂公式,从历史的漫长变迁到科学的奇妙原理,知识如潮水般涌来。但这些知识在初次接触时,往往只是在脑海中留下了初步的印象,就像牛胃里未经充分咀嚼的食物。
为了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我们需要像牛反刍一样,对所学内容进行反复思考、琢磨和实践。在学习数学时,仅仅听懂老师讲解的例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在课后通过大量的练习,反复思考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在学习一门外语时,背诵单词和语法只是第一步,还需要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流等方式,不断地复习和运用,才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只有通过这样的 “反刍” 过程,我们才能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就像牛通过反刍将食物转化为自身的能量一样。
在声乐教学领域,“反刍” 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声乐教学中的各种理念、方法和技巧,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解和接受上,而需要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原理和本质。就像牛反刍食物一样,我们要对这些知识进行反复咀嚼,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在声乐教学中,“反刍” 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二、我的声乐教学困境与反思

回顾自己 30 多年的声乐教学历程,那是一段充满艰辛与探索的岁月。在这漫长的时光里,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先进的声乐教学方法,参加各类培训课程、研讨会,向业内知名的专家请教,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和文献,试图从众多的理念和方法中找到那把开启成功教学之门的钥匙。我满怀期待,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在声乐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同时也让自己成为声乐教学领域的佼佼者,得到同行的认可和尊重。

然而,现实却给了我沉重的打击。尽管我付出了如此之多,却始终未能教出真正优秀的学生,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自我怀疑之中。我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是我不够努力吗?还是我所学习的方法存在问题?我陷入了沉思,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之路。
在这个反思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或许我一直以来都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 反刍自己所学习到的东西。就像牛在进食后需要反刍才能充分消化食物一样,我在学习了大量的声乐知识和教学方法后,却没有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没有真正理解它们的本质和适用范围。我只是盲目地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却没有考虑到它们是否适合我的学生,是否符合声乐教学的实际情况。
我开始反思那些被广泛应用的声乐教学理念和方法,比如气息支持、打开喉咙、高位置等。这些概念在声乐教学中被反复提及,几乎成为了教学的核心内容。然而,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我发现这些所谓的 “核心” 其实大多只是一种想象的结果,是对歌唱现象的一种片面解读,而非歌唱的本质。我们在教学中过于强调这些现象,试图通过各种方法去实现它们,却忽略了歌唱最根本的要素。这就好比我们在寻找宝藏的过程中,被一些看似重要的线索所迷惑,而偏离了真正的方向。
这种以现象为导向的声乐训练方法,或许正是导致中国虽然有众多学习歌唱的人,却难以产生世界级歌唱家的根本原因。我们在教学中过于注重表面的技巧和形式,而忽视了对学生内在音乐素养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我们用那些看似科学的概念和方法去束缚学生,让他们在追求所谓 “正确” 的歌唱方式中,逐渐失去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创造力。这让我深感痛心,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反刍和重新审视声乐教学的决心。

三、剖析传统声乐教学理念的误区

(一)常见理念的臆想本质

在传统声乐教学中,诸如气息支持、打开喉咙、高位置等理念被反复强调。但深入思考后会发现,这些大多是基于想象得出的,并非歌唱的本质,仅仅是歌唱时呈现出的现象。例如,为了达到所谓的 “高位置”,很多老师会让学生模仿一些特定的发声动作,却忽略了声音产生的内在原理。曾经有个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一味地追求高位置,结果声音变得尖锐、不自然,完全失去了歌唱应有的美感。中国有着庞大的学歌唱群体,却鲜少有世界级歌唱家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一直依据这些现象去开展声乐训练,而没有触及到本质。

(二)“累才对” 的错误认知

在声乐教学里,还流传着一种奇怪的说法,认为唱歌必须这累那累,仿佛只有累了才是唱对了,否则就不对。我就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跟我说,以前跟别的老师上课,一节课下来累得不行,而跟我上课,哪儿都不累。这种错误的认知,不仅让学生对唱歌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还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歌唱技巧的正确掌握。
四、国内声乐教学成果背后的问题

在国内,音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地,为声乐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每年都有大量怀揣音乐梦想的学生从这些院校毕业 。然而,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是,尽管拥有如此庞大的教育资源和众多的专业人才,真正能被广大老百姓所接受和喜爱的歌唱家却寥寥无几。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问题呢?

回顾那些备受瞩目的音乐舞台,无论是春晚这样的全民盛会,还是各类大型音乐赛事,能够脱颖而出、深入人心的本土歌唱家屈指可数。相比之下,国外的一些歌唱家,如莎拉・布莱曼,她那空灵而富有穿透力的嗓音,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界限,让全球无数听众为之陶醉;安德烈・波切利,以其深情而醇厚的男高音,演绎出一首首经典之作,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璀璨明星。他们的歌声不仅在专业领域备受赞誉,更在大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在国内,我们似乎很难找到这样一位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同时又深受国内民众广泛喜爱的歌唱家。
深入分析,审美问题或许是导致这一困境的关键因素。在声乐教学中,审美如同指南针,引导着教学的方向和学生的发展。然而,当前的声乐教学在审美方面存在着诸多偏差。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技术的训练,如高音的突破、气息的控制等,却忽视了对音乐美感的培养。学生们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虽然能够掌握高超的演唱技巧,但却难以赋予歌曲灵魂,无法打动听众的心灵。
从教学内容来看,部分声乐教材的曲目选择过于陈旧,缺乏时代感和创新性,难以引起学生和观众的共鸣。同时,对于不同风格音乐的审美教育也存在不足,学生们对民族音乐、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等多种音乐形式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入,无法在演唱中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这种审美上的缺失,使得学生们的演唱缺乏个性和感染力,难以在众多音乐作品中脱颖而出,自然也难以赢得大众的喜爱和认可。
审美观念的差异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在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对声乐的审美标准各不相同。一些观众更倾向于传统的民族唱法,追求质朴、真挚的情感表达;而年轻一代则更青睐流行音乐,注重时尚、个性的音乐风格。然而,声乐教学往往未能充分考虑到这些多元的审美需求,导致学生的演唱无法满足不同观众的期待。这就使得许多学生即使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面对大众市场时,却显得格格不入,难以获得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五、反刍后的声乐教学新变革

在经历了深刻的反思与反刍之后,我对声乐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摒弃了那些曾经被视为金科玉律的声乐名词和玄虚内容。如今,我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方向也更加注重回归歌唱的本质。

在以往的教学中,各种声乐名词和复杂的理论让学生们感到困惑和迷茫。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追求这些抽象的概念,却往往忽略了歌唱最基本的要素 —— 声音的自然表达和情感的真挚传递。现在,我不再让这些名词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而是引导他们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去探索和发现适合自己的歌唱方式。
我更加注重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实际体验。每一堂课,我都会鼓励学生放松身心,放下对技巧的过度追求,用心去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和意境。在学习一首新歌曲时,我会让学生先静静地聆听,闭上眼睛,想象歌曲所描绘的画面,让自己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然后,我会引导他们用最自然的声音去哼唱,不要在意音准和节奏的完美,只要能够表达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就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逐渐学会了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发现自己声音的独特魅力。
在培养学生歌唱美感方面,我也采取了全新的教学方法。我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素材,涵盖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让他们在欣赏和学习中拓宽音乐视野,提高审美水平。从古典音乐的庄重典雅,到流行音乐的时尚活力,从民族音乐的质朴醇厚,到世界音乐的多元融合,每一种音乐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美感和魅力。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学生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无限可能性,激发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创造力。
我还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让他们在演唱中不仅仅是唱出音符,更是传达出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在学习一首歌曲时,我会和学生一起分析歌词的含义、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这些分析,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情感脉络,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演唱中,使歌声更加富有感染力。在演唱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歌曲时,我会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离开家乡时的感受,那些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让这些情感在歌声中流淌出来,打动听众的心灵。
除了注重情感表达,我也会关注学生在声音技巧方面的训练,但这种训练不再是孤立的、机械的,而是与情感表达相结合。我会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和演唱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训练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发声、气息、共鸣等方面的问题。在训练气息时,我不会让学生单纯地进行呼吸练习,而是让他们在演唱中感受气息的运用,如何通过气息的控制来表达歌曲中的强弱、快慢等变化。在训练共鸣时,我会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感受来找到共鸣的位置,让声音更加圆润、饱满。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如参加音乐会、比赛、演出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和舞台表现力。同时,他们还能够在与其他音乐爱好者的交流和合作中,不断学习和进步,拓宽自己的音乐道路。
反刍后的声乐教学让我和学生们都收获了许多。学生们不再对声乐学习感到恐惧和迷茫,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歌唱的乐趣,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而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学方向,找到了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回归歌唱的本质,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和歌唱美感的培养,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让音乐的魅力在他们的歌声中绽放光彩。

六、呼吁对既有认知的反刍

声乐教学中的反刍让我们看到了打破固有思维的重要性,而这种思维方式绝不应局限于声乐领域。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同样需要对那些理所当然接受的东西进行反刍。

回顾我们的成长历程,从儿时接受的教育观念,到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从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到行业内既定的规则和模式,有多少是我们未经思考就全盘接受的呢?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声音和既有的框架所束缚,很少去质疑这些观念和规则的合理性。
在学习知识时,我们往往习惯于接受书本上的定论和老师的讲解,很少去思考这些知识是否存在局限性,是否有其他的解释和可能性。在学习历史时,我们通常接受的是一种既定的历史叙述,但历史往往是多面的,从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去审视,可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我们是否应该反刍一下,自己所了解的历史是否全面、客观呢?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遵循着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却很少去思考它们是否真正适合自己。在消费观念上,很多人盲目追求名牌和高消费,认为这是成功和幸福的象征,却忽略了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我们是否应该反刍一下,这种消费观念是否合理,是否真正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满足呢?
我们要大胆质疑,勇敢地对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事物提出疑问。不要害怕挑战权威,不要畏惧打破常规,因为只有通过质疑,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找到改进和创新的方向。在面对新的观念和思想时,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思考,也许在这些新的观念中,隐藏着我们未曾发现的真理。
重新审视的过程需要我们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被情绪和偏见所左右。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得出更加客观、准确的结论。在审视一个观点时,我们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不同学者的看法,也可以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独立思考,我们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和结论。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锻炼。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判断,不盲目跟从他人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才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反刍,勇于质疑,不断探索,在这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实现自我的成长和突破。
如果你在声乐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扫描二维码加旭东老师为好友,他将运用擞音法帮你解决遇到的问题,让你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不再迷茫,勇敢地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

旭东声乐教育近期文章:
  1. 破解西洋美声“哭腔”密码,原来奥秘藏在这!

  2. 打破声乐迷思:美声并非唯一真理

  3. 关于补课:听教师、学生如何袒露心声?

  4. “擞音法”:声乐界的潜力新星

  5. 殊途同归:美歌教学“声区重叠”与擞音法“真假声路径”对比

  6. 惊!声乐学习,权威和网络教学竟全是坑?

  7. 别让歌剧唱法带偏了你的日常歌唱

  8. 浴火重生:拥抱人生的“凤凰涅槃”

  9. 声乐奥秘:真声与假声唱法大揭秘

旭东声乐教育
擞音法,是中国音乐学院周强教授发明的一种声乐训练方法,帮助歌者获得最美音色,最大音量,最宽音域。擞音法教学遵从两个路径:真声路径和假声路径,真声拓展到极致,假声拓展到极致,形成无极歌唱。擞音法教学功效,让声乐学习变得简单快速高速高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