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声乐学习的漫漫长路上,许多人都执着于复杂的呼吸训练方法,却不知一个简单而关键的诀窍:歌唱呼吸,首要动作是先把气息呼出去,因为当你这样做时,气息会自动吸进来,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歌唱可能并不需要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繁复呼吸训练。
一直以来,众多声乐学习者都被教导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呼吸练习,比如深呼吸、腹式呼吸等,花费大量时间去刻意控制呼吸的肌肉,力求吸入更多的气息并保持住。然而,在实际歌唱中,却常常陷入气息僵硬、声音不自然的困境。这是因为过度强调吸气和对气息的控制,反而违背了人体自然的呼吸规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自然流畅的,根本无需刻意为之,而歌唱时的呼吸,其实也应遵循这样的自然本能,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并利用正确的方式引导。
当我们主动将气息呼出时,肺部会自然地产生负压,这种负压就像一个无形的“吸力”,促使空气自动地填充进来,完成吸气的动作。而且,这样吸入的气息更加深沉、放松,因为它是身体自然需求下的反应,而不是通过强制肌肉收缩带来的紧张式吸气。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呼气后的自然吸气能够充分调动横膈膜及肋间肌等呼吸肌群的协同工作,使得气息的储备和后续的支持更加稳定且富有弹性。在歌唱过程中,这种自然的呼吸循环能够更好地适应音符的长短、强弱变化,为发出优美、连贯的声音提供坚实基础。
(一)脊柱练习——唤醒身体感知
首先要复习脊柱练习,这一步就像是为整个气息训练搭建稳固的基石。当我们专注于脊柱时,仿佛能感受到身体如同被一棵坚实的大树支撑着,能清晰地察觉到其树根深深扎根于地下,枝条向四周延展。这不仅仅是身体姿态的调整,更是一种身体意识的唤醒,让我们从身体的核心开始,为后续的气息流动做好准备,重新建立起与身体内在力量的连接,使得我们在气息训练中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到身体的细微变化和需求。
接下来,轻松站立并伸长脊柱,让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此时,将意识从外到内、由上往下缓缓移动,直至停留在身体中心部位的深处。当气息开始吸入和呼出时,静下心来细心体会身体内部发生的那些细微运动。这些运动可能很微小,但却蕴含着呼吸的奥秘。不要去干扰呼吸的自然节奏,而是让无意识的呼吸节奏来告诉我们呼吸究竟是什么,它需要我们做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维持生命的呼吸在呼、吸、呼、吸的阶段是细若游丝的状态。而我们在意识层面能够做到的,就是不断地去释放上腹部、肩膀以及下腹部的紧张感。一定要明确,是呼吸带动身体活动,而非身体的活动带动呼吸。因为自然呼吸节奏往往与我们平时习惯的呼吸节奏有所不同,只有放下固有的认知和习惯,顺应呼吸的自然规律,才能真正掌握歌唱呼吸的精髓。
最后,让气息自然地呼出,然后静静地等候,不要去控制肌肉,直到内心深处真切地感觉到需要一口新鲜空气时,再顺应这个需求,让气息自主地进行更换。切记,不要主动地去吸入气息,而是再次释放气息,让身体内部得到短暂的休息。当内心深处冒出哪怕只是一丝需要呼吸的念头时,就顺从它,让新鲜空气自然地吸进来。
重复这样的过程,在这三步的心理历程中,要始终保持专注地体察,但不要去控制身体深处的反射动作。让气息自然地释放出去,然后静候,不要屏住呼吸,让气息自主地吸进来,紧接着又让气息释放出去,等待肌肉完全放松后,再次让气息自主吸进来,就这样不断地循环。持续进行这样的练习 2 到 3 分钟,这就是一个完整且有效的气息训练过程。正如亚历山大所说:“良好的呼吸会自己做。”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呼吸创造一个自然、放松的环境,让它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由地运作,从而为我们的歌唱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歌唱呼吸的关键在于顺应身体的自然机能,先呼后吸这一简单却有效的方法,结合上述精心设计的气息练习步骤,打破了传统呼吸训练的刻板印象,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更自由、更美妙歌唱境界的大门。让我们放下那些繁琐复杂的呼吸教条,回归自然呼吸的本真,在声乐之路上轻装上阵,唱出属于自己的动人旋律。
如果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扫描二维码加旭东老师为好友,他将运用擞音法帮你解决遇到的问题,让你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不再迷茫,勇敢地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