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于9月22日,当时中国中车的股价为6.85元。由于牛市一波疯涨,刚刚腾出时间来发表。为了还原当时视角,我只更改股价走势与技术分析部分。公司股价上涨,并不影响我的基本面分析结论。
中国中车是一家散户数量极多的A股上市公司,当年南北车合并,结结实实套牢了一大批散户,至今解套无望,颇有中石油2.0版本的味道。
当年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于2014年12月30日晚宣布合并,第二天公司股价4.69元,并在之后的短短4个月内,暴涨至37.78元。
之后的事情上图看得清清楚楚,公司业绩根本无法支撑如此高的估值,股价大幅下跌,历经漫漫熊途,到今天股价只有6.85元,那些在2019年之前买入的朋友,至今解套无望。
说实话,对于概念炒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了赚这个跟风上涨的钱,冒这么大风险值得吗?对于概念和消息本身,肯定有比我们知道更早的人,人家早早的在低位布好了局,就等人来接盘了。
并且还有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当一个消息所有人都知道时,那么它也早就失去了价值。
并且公司合并,本身也不一定是利好。就像最近中船合并中国重工、券商龙头合并,合并完了又能怎么样呢?只是体量变大了而已,经营质量不会出现大变化。
买到中车股价顶点的朋友,这辈子估计解套无望了,除非它能把产品卖到全世界去,但在欧美的封锁和地缘政治保护下,我觉得也很难。
一、年报数据简表
二、企业质量与财报分析
2.1、公司业务介绍
中国中车的主要业务有五大板块,包括①铁路装备业务、②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③新产业业务、④现代服务业务、⑤国际业务,其中铁路装备、新产业、城轨业务是公司的营收主要来源。
从上图能看到,铁路装备营收占比41.9%,新产业营收占比34.4%,城轨业务占比21.5%。毛利率方面铁路装备最高,而新产业最低。营收增长方面,铁路装备增速最高,城轨业务还在萎缩,新产业的增速与GDP增速相近。下面将三个最主要的业务展开讲讲。
铁路装备业务
公司铁路装备业务,包含铁路动车组、机车、客车、货车等车辆,以及相关装备的维修与服务。铁路业务大客户为国铁集团,2023年向国铁集团销售额,占公司年度总销售额的38.4%。
基本上公司铁路装备业务的产品都是卖给国铁集团的,非市场化定价的生意由于客户唯一,因此这也就代表,公司铁路装备业务的盈利相对稳定,不会大赚也不会亏损。
国铁集团对铁路车辆的需求,决定了公司该业务板块的业绩。理论上我国“八横八纵”的高速铁路网建设已达到80%,未来新增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将会逐步减少。这就与城市化率到达一定阶段后,地产行业增速下滑是一个道理。
当然国铁集团长期投资的下滑,不代表对中车需求一定减弱,未来的看点主要分增量和存量两大市场。
增量方面,高速铁路建设依然在推进,国家也需要铁老大的投资来拉动GDP,且疫情三年间国铁集团积累的订单量,正在逐步释放。
2023年全年动车组招标164组,而2024年5月的第一次招标,就招了165组,因此今年全年的动车组招标量一定会远高于2023年,后疫情时代的需求释放,会拉动公司今年业绩短期上行。
2024年中报也证实了这一判断。公司归母净利润大涨21.4%,扣非净利润大涨30%。
中报各项业务中,铁路装备营收大涨47%,而其他几项全都是下滑的,这就说明公司铁路装备业务需求正处于高峰期。关于中报我们后面展望篇再分析。
除了增量市场新增招标组数较多外,存量市场更是未来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公司2023年铁路装备检修业务的收入占比达到该板块的34%,到了2024年更是提高到了近50%,也就是说公司铁路装备业绩中,有一半都是维修收入。
毕竟随着铁路车型的保有量不断增大,且前期投入运营的车型逐步进入后维修周期,检修业务的营收占比将会越来越高。
这里有一个铁路车型的检修标准表格,按照运营年数和公里数,进行不同的检修级别,其中高等级修理订单,会对公司业绩产生明显影响。
我国动车自主化是在2007年开始的,2014、2015和2019年是投入运营的高峰时期,按照运营6年进行四级修,以及12年进行五级修来看,未来三年将是铁路动车组维修的高峰时期。
按照网上数据,2024年国铁集团动车高级修招标进行了两次,一共涉及56组三级修、269组四级修、509组五级修,分别同比下降19%、增长138%、增长371%,也是是带动公司业绩在今年保持高增长的原因之一。
根据东吴证券的研究,按前些年动车组的招标情况,即可推算后续的维修招标情况,可以看到24、25年和29、30年是维修周期的大年,所以未来中国中车的业绩也会随维修周期而波动,在2023、2028这种节点买入,等待公司业绩上涨,也是个不错的投资策略。
以上说的是动车,在普速铁路领域,公司业绩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机车的更新。我国原有机车主要是内燃机机车,就是烧煤的火车头,在政策指引下,未来将会逐步更新替换为电力机车。
目前全国共有机车总计2.2万台,其中内燃机车7800台左右,这个替换周期还将持续10年左右。
最后铁路客车与货车,主要与铁路客运发送量和货运发送量有关,未来将会保持匀速的缓慢增长(低于GDP增速),直至达到瓶颈期保持稳定。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
公司城轨业务主要包含城市轨道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工程总承包等业务,说实话这个领域我不太看好。
全国大多数运营的地铁线路都是赔钱的,地铁客流量大到如北京这样级别的城市,因为地铁票价不涨,同样每年要亏损大几十亿。
以前政府有钱的时候,还能补贴得起,现在形式变了,国家逐步收紧了城轨和地铁建设的审批,为的就是防控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
所以近几年我国城轨投资额不断下降,已由2020年巅峰期的6300亿元左右,下滑到了5200亿元,比2018年的水平还低。
分析公司多了我就慢慢发现,咱们国家像高速公路、高铁、航空、城铁和地铁,这些固定资产投资较高的公共交通事业,几乎都不怎么赚钱。因为它们都能提供巨大的正外部性,较低交通出行的成本和时间,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但未来我们面临经济发展降速的现实情况,以及政府收入不足的窘境,说白了就是没有钱来补贴这些大窟窿了,因此只要是不赚钱的大型基础设施投资,未来都会受到限制。
城轨我认为将会是一个慢慢萎缩的行业,国家鼓励建城轨,还不如鼓励老百姓多买私家车,拉动经济还能带动消费,比背上城轨的包袱好多了。所以公司城轨板块的业务,未来我是相当不看好滴。
新产业业务
公司的新产业业务非常庞杂,包括风电、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光伏、储能、氢能、重工等领域,其中风电、新材料、电机业务是主要的创收点。
由于动车组和风电设备的技术有相通之处:比如动车刹车时,会将旋转车轮的动能,通过电机转化为电能,再经过逆变器反向回馈给电网,这与风力发电设备的运行原理是相同的。所以公司开始涉足风电产业,目前能排进行业前十。
新材料和电机业务,主要是为公司铁路动车制造、风力发电制造服务的,包括许多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模块。这里有些复杂,我查到的资料比较有限,就不展开讲了。
国际业务
国际业务,主要是我国高铁技术的出海,基本上还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排除地缘政治影响有,有一定竞争力。
目前已建成的项目有中欧班列、中老铁路和雅万高铁,其中雅万高铁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高铁出口名片。
在建的项目有,匈塞铁路、中泰铁路、帕德玛大桥铁路、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巴基斯坦卡拉奇到拉合尔铁路。而规划中的铁路还有中吉乌铁路、中国尼泊尔铁路等。
高铁竞争的壁垒性和地缘影响还挺强的,在我们掌握了高铁技术后,欧美日企业基本很难进入我国市场,同样我们也进不去它们的。未来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主要发力点。
但有一说一,我认为别对高铁国际化抱有太大期待。这事不是纯粹的商业出海,背后包含大国博弈,说白了,我们指哪,中国中车就要配合去到哪里,赚不赚钱都另说。
所以高铁国际化确实有可能成为公司业绩第二增长极,但同时也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毕竟建这玩意,咱们自己国家日常运营下来都没赚钱,东南亚和中亚这些穷兄弟们,建不建得起还两说呢。
2.2、业绩点评与财报分析
中国中车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增速多年保持稳定,资产负债率几乎都在57%-58%之间,所以这就是一个成熟行业的成熟公司,上限低但下限也高。
公司最近几年偿还了不少有息债务,相比2021年减少了110亿,而货币资金依然在保持增长,几乎没有偿债风险。
周转经营性账款方面,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金额均极高,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不断提高,5年前只有26%,现在则高达45%。公司的应对措施就是压上游供货商的应付账款。
我去看了一下公司信用减值损失情况,2023年有12.62亿,相当于应收款项的1%,净利润的9%,还是有点多,要注重回款坏账的风险。
公司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金额均多年保持稳定,商誉不高,存货略有增长,有一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整体看下来资产端没啥大的变化。
收入端来看,公司毛利率同样波动不大,销售费用有所上升,财务费用因为有息债务下降而转负,研发费用倒是稳步增长,整体费用率变化不大。
公司营业收入增速不高,且明显有大小年之分,这与动车采购和大修采购的波动周期有关,因此净利润增长也不高。但2024年开始,公司大概率又进入了一个相对景气周期,今年业绩增长是大概率的事情。
公司近几年又到了一个投资支出的高峰期,应该是针对新产业方面的投入,所以股利支付率保持在50%左右,也没办法进一步提高。
整体看下来,中国中车就是一家经营稳定的成熟企业,如果它未来能加大分红比例,且股息率有一定吸引力,我才有可能考虑投资。
2.3、行业横向对比
中国中车在国内没有竞争对手,市场份额超过95%,国外有德国的西门子、法国的阿尔斯通、日本的川崎重工等竞争者。
看市场占有率其实意义不大,因为全球铁路建设新增投资,中国一家就远超其他所有国家之和。
铁路装备制造不是完全的市场化竞争,因此也没法与其他国外企业对比,总之在国内中车已到达行业天花板,未来还要看出海情况,判断公司是否有业绩第二增长极。
2.4、后市展望
目前为了带动经济发展,并补上疫情期间的投资下滑,铁路投资始终维持高位,由此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进入景气周期,中国中车作为铁路装备制造企业,业绩表现亮眼。
但前文我们提过,公司2024年中报业绩,除了铁路装备收入大涨外,其他板块均在下滑,而铁路装备市场,未来也将会由增量向存量维修切换。因此说实话,我对公司未来业绩,持谨慎态度。
哪怕今年公司业绩高增长,但城轨业务下滑相对确定,而新产业业务的营收波动会很高,所以公司业绩增长的持续性是存疑的。
关于公司未来,我认为还是要看出海进程。从铁路密度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国家的轨交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值,未来它们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带动中车出海的业绩增长。
但铁路这个东西非常敏感,不只是商业竞争,还有许多政治因素的考量,所以哪怕海外市场空间广阔,但能不能吃得下来,最终转化成公司业绩,还是未知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别是股市本周有望上涨,有更多好公司可以投资,中国中车还是再观望一段时间吧。
三、股价走势与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我更看重长期的周线走势,之所以加上这部分内容,并不代表我抛弃了价值投资,而是为了更好的寻找买点与卖点,提高择时准确性。
将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相结合,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胜率,如果出现一个技术分析的买入好时机,同时又是一个基本面分析的好价格,这时买入的赚钱几率无疑会大大增加。
这时如果再将资金面加进来,低位低估值上涨的同时,伴随成交量放大,三者相互印证,我觉得综合胜率还会再次提高。
3.1、股价走势
文章最开头我提过公司的股价情况,看着上图近10年的月K线走势图,我觉得散户想要在中国中车身上赚钱,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更可怕的是,中国中车同时也在港股上市交易,港股股价为5.43港元,H/A溢价率高达38.67%。如果以港股股价为基准的话,A股股价比港股贵了63%,反正碰上20%以上溢价率的A股H股两地上市公司,我一律推荐买港股,毕竟港股通渠道买H股的红利税为20%。
3.2、长期趋势
长期趋势我看的周K线图,公司股价在4.21元的位置,形成了一个小型W双底后,开启了上升趋势。
我图中红色框出了三次前期高点形成的区间段,目前这个区间构成了一个明显的支撑位。如果从趋势投资角度,股价回调到这个位置,是可以产生一些想法的,但从价值投资角度,我还是建议等待股价回到安全边际价格之下。
理论上长期趋势依然是向上的,但要小心短线回调风险。
3.3、中期趋势
中期趋势我看的日K线图,目前股价走势在6.5-7.9元之间,形成了一个5个月的中枢平台,目前股价冲高后回落到平台上沿,能否得到有效支撑是未来几天的看点。
如果能撑住,证明涨势依然强劲,股价有望重新上涨,并且突破新高。如果撑不住,那么就会落回中枢平台,这就变成了一个假突破,需要再次等待较长时间的震荡整理后,再选择向上或向下的方向。
3.4、短期趋势
短期趋势我看的30分钟K线图,目前小级别回踩了MA60均线,这个支撑位如果跌破,那股价短线趋势由涨转跌就会得到确认,股价会出现一波跌幅,并在中期趋势图形中,跌回中枢平台。
所以下周一开盘后的走势比较重要,从技术分析角度来看,会决定之后一段时间的方向。
3.5、技术分析总结
当然最近无论是基本面分析还是技术分析,都处于失效状态,因为当前这波暴涨暴跌,是由政策驱动,由情绪引领,由资金流向决定的行情。
这种时候,我更加不建议追涨杀跌炒短线,巨大的波动很有可能让股市新手迅速崩溃。
我还是建议拥抱价值投资,靠理性和耐心战胜市场。
(注意:文章发布会有时效差,因此短期趋势分析的时效性会受到影响)
四、估值分析
4.1、估值走势
中国中车最近6年的PE估值,基本都在围绕15-25倍PE波动,当然大多数时间都是高于20倍的,目前公司扣非滚动PE为21.75倍,我只能说处于一个合理范围。
按历史情况,比如2016年底和2020年底,公司估值都冲上了40倍PE,所以如果大牛市来了的话,股价理论上也有翻倍的潜力,但这是情绪宣泄而非公司真实价值。
总之单看PE,目前还不是一个非常好的买入时机。去年12月估值底部时,公司股价最低4.83元,出现了比较好的买点。未来想要投资中国中车,可以等待它估值回到15倍时再选择介入。
目前公司PB为1.34倍,我不太好判断这个估值是高还是低,公司历史最低为0.92倍,可能回到1倍左右,会出现较好买点。
2.67%的股息率不算高,所以公司的绝对估值,其实也并不便宜。
4.2 估值探讨
估值部分内容为「知识星球」专享内容。
五、附:年报数据表格
(完)
结尾推荐一下我的【知识星球】,以后完整的深度公司分析都会发在星球里,包括其他提供的内容及服务如下:
P.S.目前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觉得文章内容有所收获的话,希望可以点一点“在看”和“赞”,这样我们就不会在茫茫互联网中彼此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