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唱空的人特别多,本质上这批人与国庆期间唱多的人,是同一批人,都是受到情绪主导,在股市中随波逐流的,看好时买入,看衰时割肉,追涨杀跌,学名俗称韭菜。
很多人害怕的,无非是上证指数再次跌回3000点之下,牛市快速结束,自己被高位套牢,今天我就来从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两个维度,预判一下后续的变化,供各位参考。
首先技术分析,我们看一下上证指数月K线。
目前A股长期压力线与支撑线即将交汇,这事我以前文章写过很多次,三角形交汇后必然会导致其中一条线失效,产生A股长期变盘节点。
如果指数向下走,那么可能复刻30年前的日本,如果指数向上走,代表一个新的经济周期到来,这个判断涉及基本面分析,我们后文再讲。
我们再看一下长期均线情况,目前绿色30月均线3120点,红色20月均线3094点,压制5月和10月均线,但短期均线明显向上速度更快,再过一两个月就会穿过长期均线,这时就会形成多头排列的均线组合,代表股市长期趋势向上。
再看周K线,我图中画了几根K线走势,A股经过几周的整理回调,回踩30周均线后,就有可能得到支撑,再次向上。
上文提到过变盘点,在今年底至明年春节前后就会到来,与图形回踩均线的时间接近,因此留给我们操作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可以是赚钱的机会,也可以是跑路的机会)。
技术分析不是我擅长的,咱还是从宏观入手,分析经济基本面,来判断未来走势。
首先信用货币时代,钱是越来越不值钱的,这一点大家没有质疑吧,所以说资产的价格,本身就存在上涨的动力以对抗通胀。因此拉长时间来看,全世界股市的长期趋势都是上涨的。
这是现代货币制度运行的最基本规律,也是我认为股市出现变盘点,大概率会向上的观点来源。
其次,目前的政策以修复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端的资产负债表为发力点,核心目的是为了降低债务负担,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假设目前已出台的政策,无法产生实际效果,那么后续肯定还要更多措施推出。
我在这篇文章《现在救房地产的方向,对吗?》,对比了美国、西班牙和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政府的应对策略与房地产企稳时间。
美国允许居民直接放弃房屋所有权,且不用偿还剩余贷款,因此得以快速完成居民不良资产出清,仅用了3-4年就完成触底反弹。当然美国政府也算出手救助了房利美和房地美,托底了市场。
西班牙采用并购重组模式,将不良资产剥离后,改造为经济适用房,相当于政府收储清库存,8年后房价触底。
日本泡沫破裂后,政府反应较慢,6年后才开始下场救助,错过了最佳时机,导致房地产危机蔓延到了银行业,后来政府通过注资保住了银行,但风险全由居民端承担,而居民未来消化沉重的房贷负担,花费了整整20年,才走出困境。
目前我们的方式,主要是走西班牙模式,并吸取了日本的经验教训。政府层面通过收储完成对不良房地产资产的托底,并改造成保租房,同时减少新增住宅用地,达到减少住宅供应的目的。
居民层面直接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减轻居民还贷负担,并且未来随着LPR的进一步调降(今年底或明年初,可能还要下调30个基点),预留继续下调空间,相当于损失由银行承担。增发国债补充银行资本金,这是防止银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
所以整体看下来,政策面还有很大空间,我举几个例子,2008年,中国GDP为32万亿,为了托经济我们出台了4万亿计划,刺激规模占GDP总额的12.5%。
2023年GDP总量126万亿,如果还按照12.5%的规模来刺激,那就是15.75万亿,考虑到当前市场信心悲观,房地产困难重重,往上抬到20万亿也不是没可能。
如果政策这么出,大家又认为股市将会涨到多少呢?
别看上文美国仅用3年就稳住了房价,背景是2008年底,美国历史首次将基准利率降到了0.25%,并一直维持到了2015年。我们再设想一下,假设我们的LPR利率,未来降到3%,降到2%,甚至降到1%,那么房市和股市,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所以只要上面有托底经济的决心,我就会看好股市的长期上涨。明天上午10点,有住建部、自然资源部、央行和金管局的联合发布会,可以适当关注。
再强调一下,长期上涨或下跌,与短期波动无关,这一点必须要搞清,方向和波动,是完全无关的两件事。
许多新股民,最常犯的错误,就是用眼前的波动,去判断未来的长期走势,所以才会追涨杀跌,患得患失。
如果你能认清未来的长期趋势,就可以趁着股市回调到长期均线附近时,大胆加仓抄底,或者更保守的方式,等股价低于安全边际价格后,再定投加仓。
最后我建议,没事少看K线,多琢磨这两句话: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
如果您有如下需求,可扫码加博主微信:
1.「知识星球」用户
2.想加入「投资成长群」,跟大家一起报团取暖,加油打气
3.对境外资产配置,香港身份规划,港卡办理及海外券商开户等感兴趣,可加我微信免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