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吉祥】立春——博物馆里的蛇年健康文化

政务   2025-02-03 10:35   辽宁  


博物馆里的蛇年健康文化


蛇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是龙的前身,是神兽玄武的一部分。人类始祖女娲伏羲均是人首蛇身,蛇也是十二生肖之一,蛇文化深深融入民俗,其实也与健康密切相关。让我们在逛博物馆的新年俗里,一起领略蛇年健康文化。

玄武主水应肾

(图为河南博物院藏汉四神瓦当,最右为北方玄武星宿,作者摄)

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有“四象”的说法,即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和南方朱雀,其中的北方玄武被认为是龟与蛇合一的动物形象。


在中医五行学说中,北方五行对应水,五脏对应肾,因此南朝陶弘景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有“六神汤”的用药记载,其中小玄武汤为苓桂术甘汤,大玄武汤为真武汤去桂心和甘草。玄武是北方的镇水之神,因此真武汤也有镇下焦寒水之气的意义,可温通脾肾阳气,促进水液代谢。这种命名方式也体现了中医方剂与古代文化背景的紧密联系。


“蛇崇拜”与蛇蜕

(图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藏蛇蛙铜俎,作者摄)

《列子》提到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等先贤都是蛇身人面,《山海经》提到烛龙人面舌身、夸父编着蛇形的辫子且“把两黄蛇”。蛇褪去蛇衣后,又如重生一般,因此古人认为蛇象征再生的力量,承载着对子息繁衍和永生世界的精神寄托。故而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神灵、巫觋都常“操蛇”“珥蛇”“践蛇”以借其神力。


《中药大辞典》载蛇蜕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锦蛇、乌梢蛇、赤链蛇等多种蛇蜕下的皮膜。其性味甘、咸、平,归肝、脾经,具有祛风、定惊、退翳、消肿、杀虫之功效,可治疗小儿惊痫、小儿喉痹肿痛、目翳内障、疔疮、痈肿、疥癣等病症,但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巳升升”与蛇的药效

(图为博物馆中的蛇形器,作者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蛇年春晚的吉祥物小蛇“巳升升”,其设计灵感中也有三星堆博物馆青铜蛇的文化元素,其蛇身饰以菱形鳞甲,背部有镂空的羽翅,可能三星堆的先民是想赋予其飞天的神力。


清代名医叶天士说“飞者升,走者降”,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说“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蛇是虫类药之一,也具有疏风通络的效果。如蕲蛇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乌蛇常用于祛风除湿,金钱白花蛇具有祛风通络、定惊止搐等功效。蛇类入药要注意血虚者慎用,以免有动风之虞。



巳时吉祥 立春养“生”

(图为河南博物院藏妇好鸮尊,其翅膀关节为蟠伏蛇形,作者摄)


与龙一样,蛇在古代也被视为吉祥和延年的象征之物。《诗经·小雅·斯干》有言:“维虺维蛇,女子之祥。”蟠伏青铜蛇纹还出现妇好鸮尊上,其翅膀前端就饰以蟠伏蛇形,以蟠蛇表现鸮尊的翅膀关节,也是对妇好这位女英雄的礼敬。


斗指艮,为立春,从这天起春气始至。春应少阳甲胆春升之气,阳气开始生发,主风生升。这与蛇的主风主动也相呼应。因此,在这雪后“山舞银蛇”的乙巳立春,正宜“龟蛇静,风雷动,起宏图”。存世的苏轼手迹《洞庭春色赋》就描写了立春这天作五辛盘,饮洞庭春色酒的轶事,吃春饼、春盘、五辛盘颐养生发之气,还可饮用黄柑制成的洞庭春色酒,呼应古人的立春之乐。正是:“辛盘盛青韭,腊酒是黄柑,乙巳庆春年,博物利康健。”


(图为吉林省博物院藏苏轼书洞庭春色赋,作者摄)





作者:李涵,医学博士,中医学博士后,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健康教育部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睡眠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健康教育研究分会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中医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内分泌与代谢专业委会常务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态靶辨治专业委会常务委员。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沈阳市拔尖人才,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项科研课题。
编辑:陈雅梦
校对:李涵

审核:陈阳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健康沈阳
宣传健康知识 传播政策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