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馆主
◐
在雪峰山腹地,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的北端,有一个镶嵌在群山万壑中的边陲小镇,名唤金石桥。小镇西邻怀化市溆浦县,北接娄底市新化县,清晨的一声鸡叫,三市皆可相闻。
一条仿佛是从云端款款而来的溪河,柔情地淌过小镇的四季。河的两岸长满了兰草,春天,兰花盛开,溪水载着兰香送入千家万户,满镇兰香。
诗意的溪河赋予了金石桥人诗意的性格,诗意的金石桥人回馈了溪河两个诗意的名字,一名“云溪河”,又名“兰草河”。
在雪峰山下兰草河畔长大的金石桥人,既有雪峰山的刚毅,也有兰草花的高洁。
金石桥
兰草河的下游,坐落着一个三面环水、名叫“罗家凼”的自然村庄,一条新修不久的钢筋混凝土大桥新晋成这个村庄的网红打卡点、耀眼名片。铺设着炒砂的桥面宽约十二米,中间用大理石护栏做了隔离,桥的两边设有人行道,安装了路灯。
公历二零二四年元月十一日,是旧历年的腊月初一,小镇西风萧瑟,兰水呜咽,飞鸟衔悲。一个双目噙泪的老妇人悲戚地从桥上踉跄走过,嘴里不停地絮叨着“棕树倒了,棕树倒了,今后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人啊!”
旧时,金石桥的每个家庭都会在屋后种上一棵棕树,种它,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生活。
在金石桥人眼中,棕树全身是宝。棕叶可以用来做成蒲扇纳凉;饥馑年,棕树籽可以用来裹腹救命;最有用处的是棕皮,棕树皮可以用来做草鞋、蓑衣、棕绳、床垫等等。棕树,是梅山地区农耕时代最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原料,也可以说正因为有了棕树,才使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一系列灿烂的农耕文化。
棕树如母牛,牛奶可以天天挤,棕皮可以年年剥,仿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小工厂,这是棕树的最神奇最伟大之处。所以,棕树在金石桥人眼中,拥有一种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是最具有大爱精神的树种。
矗立于云海间,海拔一千三百余米的扯旗寨为雪峰山脉在金石桥的最高峰,郑时鹏的家门口便正对着扯旗寨,兰草河柔柔地从门前流过。
一九六九年的隆冬,郑时鹏降临于罗家凼,只不过,诗意的山水并没有带给他一个富足的童年与少年。
那时的罗家凼,人多地少,郑时鹏家又兄妹众多,父母每年从寡薄的土地上刨出的粮食不够一家人勉强度日,饥饿,贯穿了郑时鹏整个的童年与少年,也成了他这一生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兰草河环抱着流过罗家凼,将罗家凼切割成一座孤洲。一排木柱简易地插在湍急的河床石上,木柱上再简易地铺上一层厚约半尺,宽约两尺的方木,如此,便构成了一座简易得不能再简易的独木桥。
这座外人只敢爬行的摇摇晃晃独木桥却成为了罗家凼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郑时鹏从六岁起,便开始帮父母分担家务,每个周日,都得攀上十里开外的扯旗寨拾柴火。
天刚放亮,郑时鹏便提着柴刀与禾枪(类似于扁担、两头削尖的担柴工具)健步如飞地跑过独木桥,约摸一个时辰到达山顶,砍好一担柴已近中午时分。少年的他爬上立于山巅的胡公庙庙顶,放眼望去,群山、云海、溪河、村落尽收眼底,顿觉天地辽阔、心胸激荡。
郑时鹏的父亲是一个篾匠,天资聪颖的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会了编箩筐、米筛、竹篮、团箕等一应竹制品。
棕绳几乎是所有竹制品都必须用到的配件,割棕皮,搓棕绳,也成为了郑时鹏必学不可的技艺,因此,他与后山的棕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发现被剥掉树皮的棕树,树形反而比未剥之前显得更挺拔、更优美。爱思考的他在棕树下悟出了“付出即得到”的道理,种下了为他今后散尽千金,广播善缘的种子。
十四岁时,由于家境贫寒,成绩优异的他不得不辍学回家,向父亲学做篾匠,共同扛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只是,任他再怎样地把器具做得精致,任他再怎样地起早贪黑,生活仍然是过得捉襟见肘。
他如一棵行走的棕树,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剥落在维系家庭的生存中,在捉襟见肘的生活里艰难地将弟妹养大。
金石桥集市上的手式竹制品
一九九四年,二十五岁的他除了用自己的手艺赚得一个“好篾匠”的名声外,他还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乡邻。只是,生活的压力并没有随着“四好”的名声而有半点的减轻。
他再一次爬上扯旗寨山顶,目光投向了兰草河奔去的北方,他选择了省会长沙作为突围生活的起点。
云海之上的扯旗寨
一九九四年的中国,已是改革开放的第十六个年头,位于中国南方,作为改革开放桥头堡的广东省,已经成为了一片经济热土,年轻一代的金石桥人几乎都涌向了岭南,做着或大或小的发财梦。南风渐进,毗邻广东的湖南经济,也跟着火热起来。城市发展的第一步是建房,建房需要大量的钢筋工、泥工和木工,进不了工厂的金石桥人,大多走向了工地。
郑时鹏选择去长沙,而不是广东,是因为他觉得长沙离家近,可以兼顾家庭。秋收过后,郑时鹏放下篾刀,二十五岁的他成为了长沙工地上的一个木工学徒。
二十五岁,对于平常人来说,已经过了学手艺的最佳年纪,可天资聪颖又勤学钻研的郑时鹏却在建筑行业开启了他的开挂人生。半年后便成为了长沙建筑界人人争抢的装模能手,接下来的他,先后成立了湖南鑫江劳务有限公司、收购湖南达安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并于二零一七年将其更名为湖南矗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长沙矗天公司工地宿舍
他之所以选择将公司命名为“矗天”,是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如家对门的扯旗寨一样顶天立地,护佑四方。
他开创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运用的先河,较早发明了定型防护栏杆、定型安全通道、定型防护棚等安全防护设施,发明了后浇带连接处钢丝网的快速安装方法,发明了组装集成电梯井支模体系。为项目节约了建筑材料,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工程成本,推进了行业标准化生产施工的发展。大部分施工技术被有关部门吸收,形成规范和图集推广执行。
他始终坚持诚信经营、质量第一的原则,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品牌建设。他承建的工程项目成百上千,荣获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鲁班奖、芙蓉奖、省优奖、安全生产标准化观摩工地、长沙市橘洲杯、长沙市结构优良工程、安全文明示范工地、绿色工地等奖项一百余次,建设单位颁发的“领潮匠心奖”、“领潮远航奖”、“战略合作单位”等奖项二十余次,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矗天公司在长沙的工地之一
他一面凭着自己的智慧积累资金,一面又秉承“棕树”理念近似“疯狂”地回馈社会,这从金石桥镇党委书记彭南保对他的悼词中便可见一斑:
他连续为自己所在村二组和六组年满七十岁的老人,每年每人送上一千元慰问金;凡过八十岁生日的老人每人送上两千元贺礼。
二零一三年八月,他为村里修拱桥捐款六万八千元;同年十月,他为该镇高洲中学捐款二万元用于添置学生新课桌;他为村里修路,硬化公路先后捐资十万元;为村里维修老拱桥捐款十万元。
二零一四年,他无偿投资二百万元打井、安装自来水,解决了高洲中学近千名师生的饮用水和村上二组六组二百多名村民的用水难题。
二零一五年元月,他又为高洲完小捐赠六万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
二零二零年为《金石桥镇教育志》编写出版捐赠六万元。
二零二一年,金石芙蓉教育促进会成立,他捐赠三十万元。
二零二二年,为高洲网红打卡桥修建投入四百余万元。
另为邻村公路桥梁等公益事业捐款不计其数。
郑时鹏为人谦和,平易近人,善待每一位员工,他长期奔波在生产一线,深入了解和亲身感受一线员工的生活,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多次建设单位工程款支付延后的情况下,自己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垫付农民工工资。他是员工眼中的良师益友,是一个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愿别人吃亏遭罪的大善人。
他善待了所有人,唯独没有善待过自己!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在外面过夜、哪怕熬夜再晚,每天都是五点起床,除了应酬之外,他从不下馆子,即便是因为应酬下馆子,酒桌上的剩菜他都会打回家作为自己未来几天的伙食。他的人生词典里,只有“事业”和“慈善”,他是员工和乡邻心目中的神!
只是,现实中的郑时鹏只是一个凡肉之躯,他对自己身体的过分苛刻与极度透支,导致于刚过完五十四岁生日的他,猝不及防地倒在了自己为之呕心沥血的工地上,将自己的生命结束于原本正年富力强的年纪。
郑时鹏葬礼 2024.1.17
他的突然离去,给了他家人、员工和家乡最沉重的一击,只是,人们再怎样的悲恸,也唤不回那个曾经穿着青色西装、面色黝黑、心怀大爱、苦行僧般的郑时鹏。
永别了,棕树先生!
写于2024年1月18日
部分内容和数据引自金石桥镇党委书记彭南保和湖南矗天总经理吴念明纪念郑时鹏先生的悼词,特表感谢!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