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快速成功的“捷径”层出不穷,而职称评定这一关乎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不幸成为了不法分子眼中的“肥肉”。
近期,有关“不用上课、不用考试、不用发表论文、不用申请专利,只需花费数万元,就能享受职称一站式代办服务”的宣传声浪此起彼伏,不仅让不少职场人士心动,更是在医务人员这一类别众多的专业领域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警惕。
·
2023年6月,在湖北某事业单位工作的沈先生看到“职上网”发布的职称代办信息,便联系到了销售人员。考虑到专业职称与职业发展挂钩,沈先生先后花费了1.2万元和1.3万元,分别为自己和儿子购买了中级专业职称评审服务。
沈先生:对方说只要交钱,其他的考试、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会全包,别的都不用管就可以办证,而且证书在当地人社局可查。交了钱之后,才发现对方说这个证书只能在私营企业里用。发现这个问题后,我立马就说不办了。
随后,沈先生向平台申请退费。
按照沈先生和平台签订的电子版课程/服务协议:“乙方有权在评审结果出具后7日内向甲方提出退费,甲方在扣除乙方实际支付金额的40%,扣除已发生成本费用(申报费、材料费、整理费等)后30日内安排退款”。
距离沈先生首次向平台申请退款已超过半年,售后人员称“已提供了服务”,由此核算出了一个让沈先生无法接受的退款金额。
售后人员:我们这边给您发布了两篇论文,所有权是您的,每篇是4999元,两篇下来,这边也只能退您2002元,这样还没有扣除您40%的服务费。合同也有签署,是需要扣除相关服务费用的,相关服务费用是包含论文费用的。
但就算是这两篇4999元的论文,也是不久前在沈先生的反复要求下,代办终于提供的,证明平台已经花费了成本。
代办提供的两份PDF文件显示,两篇“论文”分别发表于2024年第2期的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中国科技信息》和科学技术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主办的《中国科技人才》,“论文”的作者介绍一栏仅标注了沈先生的名字和身份证号。
沈先生从代办提供的网站“期刊网”中能够查询到这两篇“论文”,但相关记者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却均未检索到沈先生发表的任何文章。
记者在上述两个学术网站又搜索了2024年第2期的《中国科技信息》和《中国科技人才》,意外发现,在这里看到的两本期刊的目录与代办发给沈先生的PDF文件显示的目录内容截然不同。记者分别向两家期刊编辑部核实情况,发现均为造假。
毋庸置疑,沈先生已经落入了“职称代办”的诈骗陷阱,所花费的近三万元费用或许也已经打了水漂。
人社部门:严防职称评审诈骗
谎称“代办证书”
谎称“内部渠道”
谎称“职称包过”
谎称“全网可查”
伪造或虚假申报材料
伪造学历或专业技术工作资历证明
虚假业绩报告
考试或评审期间的违纪行为
作弊、替考
暗箱操作
科研失信行为
伪造数据、抄袭剽窃
违法违纪行为
利用职务之便索要、非法收受财物
在医疗工作中,一些医务人员可能会利用职务之便索要、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医德医风,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医疗行业的形象和声誉。一旦被发现,其职称也可能受到影响,甚至被撤销。
其他违规行为
“挂证”行为
为了方便全国各地的检验人交流,我们特别成立了检验医学网全国交流群。欢迎您的加入,与大咖对话,分享经验和见解!因微信群超过200人后无法扫码进群,大家可以添加检验医学网编辑个人微信,编辑将邀请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