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思
单位:荆门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EPE 胸水嗜酸粒细胞增多也称胸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pleural fluid eosinophilia, PFE 也称嗜酸性胸水),它不是独立的疾病, 而是一组伴有胸水细胞分类嗜酸粒细胞超过10%的临床综合征,伴有或不伴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病因不同而临床表现、预后各异。虽然其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诊断, 但它的出现能缩小渗出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诊断范围,同时也能提示患者预后效果[1-2]。EPD(嗜酸粒细胞性肺病)涉及多个不同学科,病因复杂。目前我国尚缺乏详尽的EPD流行病学报道,人们对此类疾病还有很多方面认识的不足。在探索EPD发生机制、EOS在各疾病过程所起的作用和临床诊治标准方面,任重道远。
患者,男,61岁。患者诉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偶咳白痰,日间为主,咳嗽伴左侧胸骨疼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咯血,无胸闷、腹泻。抽取胸水查胸水常规等,MPR、左侧液气胸、左肿压缩约65%。左肺膨胀不全并渗出样改变。左侧胸腔积液。支气管炎表现。胸水3000r/3min离心后涂片后瑞氏染色1000x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如图一、二。
图一
图二
患者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在正常范围,如图三。
图三
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胸腔积液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而血常规又在正常范围呢?带着疑问查找资料得知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数量增多,多见于外伤、气胸、血胸、真菌感染、梗死、石棉暴露等过敏性疾病或存在寄生虫感染可能,偶见于肿瘤或结核性积液中,反复抽吸胸腹腔积液也可以造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通过与临床医生沟通及查看病历,患者诊断结果:1.左侧液气胸;2.支气管炎并肺气肿;3.胸腔积液 。
患者液气胸确实能导致胸水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EPD作为一类疾病的总称,满足以下4条标准中任何1条即可诊断:
1. 肺部浸润伴外周血EOS增多(>0.5×109/L);2.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EOS增多(>10%);3. 外科活检或经支气管镜活检证实组织EOS浸润;4. 胸腔积液中EOS增多(≥10%)[3]。
EPD病因分类包括病因明确的EPD(继发性)与起因不明的EPD(特发性)两大类(1C)。继发性EPD最多见,以变态反应、感染和风湿性疾病为最常见的基础疾病,但亦可见于多种疾病中,包括肿瘤、血液病、药物相关疾病、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等[3]。《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上临床排查流程图如图四。
图四(涂片来自网络)
图四备注:EPD,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EA,嗜酸粒细胞性哮喘;ABPA,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EP,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CEP,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SPE,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IEPE,特发性嗜酸粒细胞性胸腔积液;IHES,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胸水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根据共识针对性诊疗能更准确解决问题。
1.大多数停留在常规阶段,(颜色、浑浊度、是否有凝集、李凡他实验、红细胞计数、有核细胞计数)
2.分类简单(单个核、多个核)单个核是什么细胞?多个核是什么细胞?
3.胸腹水生化简单:葡萄糖、总蛋白、乳酸脱氢酶。
1.检出大量白细胞,提示急性感染。
2.检出细菌,尤其是胞内菌,提示细菌感染。
3.检出真菌,提示真菌感染。
4.检出寄生虫,提示寄生虫感染。
5.嗜酸细胞比例增高,提示气胸、血胸或肿瘤。
6.巨噬细胞增多,提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7.检出脂肪球,细菌,上皮细胞提示脏器穿孔。
8.检出狼疮细胞:提示免疫系统疾病。
经济实惠;简单易行;快速报告;明确疾病方向。我们不能只当浆膜腔积液检查是简单判断渗出液与漏出液的一个检查,一定要重视浆膜腔积液的病理变化。
【参考文献】
[1]戴新建,鲍小欧. 胸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J]. 临床肺科杂志,2002,7(1):42-43,41. DOI:10.3969/j.issn.1009-6663.2002.01.022.
[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1):21-35.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10929-02187.
[3]君安医学细胞平台专家委员会. 浆膜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验中国专家共识(2023)[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3,38(3):6-10. DOI:10.3969/j.issn.1671-7414.2023.03.002.
[4]《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为了方便全国各地的检验人交流,我们特别成立了检验医学网全国交流群。欢迎您的加入,与大咖对话,分享经验和见解!因微信群超过200人后无法扫码进群,大家可以添加检验医学网编辑个人微信,编辑将邀请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