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 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MDS伴孤立性del(5q)

健康   2025-01-30 15:00   山东  


作者:覃靖淋[1] 
指导:周格琛[2]
单位:[1]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2]柳州市工人医院


骨髓增生异常肿瘤(MDS)是一组异质性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单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伴发育异常、早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无效造血和异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


MDS-5q-属MDS伴特定遗传学异常,需通过染色体检查确诊,但形态学可及时提示该病,从而为临床进一步检查指明方向。

·

病例介绍



患者女,73岁,以“反复乏力4年余,加重2天”为主诉;曾多次到外院住院,诊断为重度贫血,病因未明,予以输血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但仍反复。2024年11月22日因全身乏力再发,伴气促、呼吸困难、上腹部疼痛,遂至我院急诊就诊。


辅助检查


·

血常规+CRP

超敏CRP(免疫法) 21.00mg/L↑、白细胞计数 6.97×109/L、红细胞计数 0.63×1012/L↓、血红蛋白 25g/L↓、平均RBC体积 127.0fL↑、血小板计数 828×109/L↑。
 
血常规检验结果


外周血涂片


可见红细胞数量减少、大小不一且大细胞多见、血小板增多。


外周血涂片 瑞士-吉姆萨染色 1000×



部分生化检测结果


白蛋白ALB 37.7g/L↓、白球比 1.1↓、钙Ca 2.09mmol/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 71U/L↑、肌酐Crea 96 mol/L↑、尿酸UA 482umol/L↑、β2-微球蛋白β2-MG 3.29mg/L↑、氯Cl 111.4mmol/L↑、葡萄糖GLU 7.12mmol/L↑。

生化结果



骨髓细胞形态学


骨髓涂片中单圆核巨核细胞增多,该类细胞胞核常偏于细胞一侧,似脱出状态。血小板成堆、成片分布。


骨髓涂片 瑞士-吉姆萨染色 1000×



骨髓活检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


镜下可见巨核细胞数量增多,局部>10个/HPF,以胞体小、分叶少的巨核细胞为主,易见单圆核巨核细胞,小灶呈小簇状分布。

免疫组化结果:CD34(少数细胞+,<1%)、CD117(少数细胞+,<1%)、MPO(粒系+)、CD235a (红系+)、CD61(巨核系+)。

均考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骨髓活检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


骨髓染色体分析


骨髓染色体分析结果为46,XX,del(5)(q14)。

骨髓染色体分析


FISH报告


 

病例分析


·

外周血


该患者白细胞计数较为正常,重度贫血,外周血涂片可见大红细胞,RDW-SD、RDS-CV均升高,提示红细胞大小不等。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平均体积增加。


骨髓象


该患者骨髓增生活跃,粒系、红系各阶段细胞比例、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巨核细胞约125个,且伴有核分叶过少,胞核常偏于细胞一侧,有似脱出状态;血小板增多,呈小堆、大堆聚集或散在分布。


MDS伴5q-是MDS的一个亚型,常见于老年女性。贫血伴有或不伴有其他细胞减少,贫血常为大细胞性,血小板数量正常或者增多,可区别于其他MDS亚型。形态学最为突出的骨髓特点是巨核细胞数量增多,核常不分叶,单圆核巨核细胞易见,胞核常偏位于一侧。


临床上,贫血伴血小板增多可见于多种血液系统及非血液系统疾病,如缺铁性贫血、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慢性病性贫血等等。以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血小板计数升高或正常、女性优势、单圆核巨核细胞增多的骨髓形态特点等典型特征,及染色体等手段也印证了该患者为典型的MDS伴5q-。在我们日常检验工作中综合应用MICM及时精准报告这一亚型,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MDS疾病风险分层是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临床依据之一。对于较低危患者以改善外周血血细胞减少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治疗目标;而较高危患者以清除MDS恶性克隆和延长生存期为主要目标。


通过MDS预后积分评分显示该患者属于低危MDS。低危MDS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较低,但疾病进展为高风险MDS或AML的风险仍然存在。给予患者输血后,症状得以缓解并出院,嘱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定期复诊以持续监测病情、评估疾病进展风险。



知识拓展




第5版WHO造血与淋巴细胞肿瘤分类中引入了术语——骨髓增生异常肿瘤(缩写为MDS),以取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强调其肿瘤性质,并与MPN术语相一致。MDS伴孤立性del(5q)核型异常可伴有第二种细胞遗传异常(除外7号染色体单体),但若出现>2种核型异常将不能归于此类。

MDS伴孤立性del(5q)核型异常通常不是遗传的,而是由受孕后身体细胞发生的突变引起的,这种改变称为体细胞突变,受影响的人通常没有家庭疾病的病史。

TP53是MDS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及AML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病例总结




在WHO第5版造血与淋巴细胞肿瘤分类中,MDS定义为具有特定遗传学异常的实体和具有形态学定义的实体,这种重组被认为加强了分类的严谨性,强调遗传定义的疾病类型,放弃既往分类中“基于风险”的分组,有利于支持更全面的危险分层方案。

具有特定遗传学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肿瘤被归为一组,包括:MDS低原始细胞伴单纯5q缺失 (MDS-5q)、MDS低原始细胞伴SF3B1突变 (MDS-SF3B1)、MDS伴双等位基因TP53失活 (MDS-biTP53)。虽然突变被认为是可能改变疾病生物学和/或预后的因素,但SF3B1或TP53突变(非多重打击)的存在本身并不能推翻MDS-5q的诊断。

尽管MDS-5q-不是形态学定义的实体,但其骨髓细胞形态学往往有显著的特征性改变,可提示临床进一步检查的方向,从而让患者少走许多弯路,及时得到明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血液病实验室诊断经典案例/曾强武等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ISBN978-7-117-28176-8.
[2] 临床血液细胞形态学图谱/胡丽华,陈万新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ISBN978-7-117-29196-5.
[3] 血液学检验/黄斌伦,杨晓斌主编.—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ISBN978-7-117-29275-7.
[4] 杨迎雪,丁凯阳.5q-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徐州医科大学学报[J],2018,38(02).

 

为了方便全国各地的检验人交流,我们特别成立了检验医学网全国交流群。欢迎您的加入,与大咖对话,分享经验和见解!因微信群超过200人后无法扫码进群,大家可以添加检验医学网编辑个人微信,编辑将邀请您进群。

点击下方名片,获取更多检验医学及体外诊断资讯

 

编辑:yeah  审校:小冉

检验医学网
检验医学网创建于2004年,现全网拥有80万+关注用户,是中国检验医学暨体外诊断领域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媒体矩阵平台,涵盖各类新媒体平台、线上线下学术活动、大型展会等,为检验人员和体外诊断行业提供专业、及时、可靠的学术信息和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