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上大一,学《经络学》时,就遇到一个问题,到底是先有经络,还是先有腧穴?有人说,是古人在劳动过程中,一次次偶然碰撞,发现一个个穴,最后把穴连起来,成了经脉。也有人说,古人在打坐内观时,先发现了经脉,有气血在其中流动,之后才发现穴。你怎么看呢?
到大五时,我们这些高年级同学接受到一份问卷调查,对其中一项印象很深:你觉得《经络学》和《腧穴学》,需不需要合并成一门课?当时这个问题,在同学范围内,引起了一些争议。个人观点,两门课分开,更合理一些。如今经过博士前后的理论学习,更坚定了这种认识。因为经络和腧穴,用的是两套体系,解决的是两类问题。
经络学的核心是经脉理论。与经脉相比,其他的络脉、经筋、皮部,都是附属品,依附在经脉身上。而标本、根结,包括经别,以及四海、气街,则更像是经脉学说得以成形的营养。
经脉,作为一个理论模型,一个虚实夹杂之物,存在的主要价值是解释两个现象。其一,人体上下内外,不同部位之间,存在相对特异性的关联。其二,人体内的气血,是循环运行的。
说经脉是理论模型,在公共话语空间里,大概率会遭到攻击,甚至谩骂。不过,实事求是的说,经过这几十年来,两代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探索,经脉已经基本被证明,不存在特异性的物理结构。否则,如果经脉真有实体,在最新的《经络学》、《针灸学》教材上,对经脉的定义,早就不会那么含糊其辞了;舆论上,各种石破天惊的消息,也早就铺天盖地了。关于经络实质,在《零起点学针灸》里,有专篇详细论述,不再重复。那么,腧穴呢?
传统理论中,腧穴是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对针灸疗法而言,其实可以讲的更确切一些,腧穴,主要是疾病的诊治部位。所谓“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与经脉理论不同,腧穴背负的解释使命,其实并不太重,更多是出于实用考量的部位命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经脉是中国科学院关注的重大项目,腧穴就是中国工程院的重点课题。
当然,二者间的联系是紧密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经脉可以被视作放大版的腧穴;即把一个点,放大成一条线。不过,终归属性有别,学习的方法自然存在差异。学经脉,要搞清楚分部大体,内外联系,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学腧穴,要记住部位、主治、刺法,相当于针灸里的中药学。
回到最初的问题,到底是先有经络,还是先有腧穴?从1973年出土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到1983年出土的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再到最新的2012年出土于成都天回老官山汉墓竹简,一系列出土文物都显示,是先有经脉,后有腧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