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谷,在手背虎口处,第二掌骨边缘。应结形态以小结节为主,也可见条索。细小应结通体均可及,小者如小米粒,大者如大米粒,甚者如枣核大小,通常附着于掌骨上,不可移动;个别位于根部附近者可以滑动。条索常见于第二掌骨根部近腕处,多呈纵向或斜向分布。结节质地软硬不等,条索多偏软,按之多有酸胀痛感。在小分形结构中,合谷区处食指(应上肢)与拇指(应下肢)之间,其内部可以通达整个手掌(应躯干),故与整个躯干部相应。以远心端应上之心肺,近心端应下之两肾;以左应左,以右应右,是得以“通治一身”。其中,左手合谷近指端通左寸脉,诊治心脏诸疾;左中段通左关脉,诊治肝脏;左近腕端通左尺脉,诊治左肾;右手同理,依次诊治肺脏、脾脏和右肾。这里借全息理论的一张图,方便说明。关于分形与全息的关系,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分形原理》。与寸口脉诊法相比,左右合谷应结反映病症的时间周期较长。可以理解,内脏气血运行异常日久,从无形到有形的聚集缓慢发生,由此及彼的感应现象缓慢出现,应结才会最终形成当下的景观。而脉象所反映的气血运动,则是时时进行的。无疾按:合谷穴作为人体第一大穴(从临床实用角度看),有很重要的诊疗价值,通诊一身,通调一身。不过,合谷所处位置决定,针刺此穴对寸口脉象的直接影响较大,但对周身气机的影响仍嫌有限。相比之下,无疾个人更倾向于,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先不碰合谷,从周身入手,且以周身穴为主体,调理周身气机。其效力仍嫌不足时,再启用合谷。如右尺无力,从右太溪调治良久,右尺脉象仍不见起,配复溜依旧无效,可取右合谷应结与之相配,以期增效。
讲个小插曲。局部应结与人体的关系究竟如何?曾有位中学同学,多年不见,聚餐后问起身体状况。因餐后气血隆盛于胃,真相难现,诊脉不便,故在合谷穴按循以为诊察。惊讶地发现,第二掌骨居然全线光滑如月,不见一粒应结。迄今为止,除此例外,再未遇到。原来这位同学不知从哪里听到的说法,只讲此处有结,身体有病;此处无结,身体无病。于是终日掐按,且无事即独自揣摩,见结即掐,以至于应结全无。首先肯定,这个方法对身体是有益无害的。只不过,合谷在全身视野中,是一个小小的局部;此处的应结,是全身病理反应在局部的表现。针对局部,应结全消后,周身经历感应而做出良性调节是可能的,但调节的力度,能大到扭转形势吗?其他部位的应结,也会随之消失吗?放眼看,针对某一局部的针灸疗法,对整体有调节作用是可信的,但力度大小值得推敲。
如果您希望对针刺诊疗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各种复合脉象有更真切的体验,对脉象在针刺过程中的演变过程,有更直观的把握,可以关注无疾学社马上要开的针灸进阶课。
作为首次开办的进阶课,本期课程全程由无疾老师亲自讲授。除了临床常见的8种复合脉,课上无疾老师还会讲到针刺手法、穴法和常见病治法的进阶内容,并首次面授备受关注的和风刺法。精彩纷呈,不容错过。
无疾学社,专注中医爱好者教育16年。欢迎对中医针灸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朋友,中医在校学生,希望提升针灸技能的中医医生,以及希望精进的专业针灸医生,报名本期针灸进阶课。目前课程仅剩少量几个名额,报名从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