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Artisle | B:Beichen
A: 欢迎北辰来Artisle做客~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最近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吗?
B: Hello,大家好, 很开心能来Artisle做客。我最近在搜集和处理一个影像作品的前期工作,这部散文影片以“啤酒花”为线索,关注了早期山东半岛与外部知识构建(植物与地理)碰撞的事件,并深入探讨了“啤酒公司”图像与其生产策略如何帮助其在历史不同时期进行扩张。项目聚焦在位于中国北部沿海城市某座啤酒厂。该酒厂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时期由德国创办,故事从早期蛋白工艺摄影到如今位于时代广场的的巨幅高清广告展开。
A: 项目“太阳升起,大北电报站沉入海底”中为什么选择“海岛”作为研究对象?你又是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解读“海岛”的?
B: 2018年起,我开始“回响”系列的创作,这个项目关注了全球数个海岛区域的物理,地理现实与历史之间的所面临的新关系。其中描述了不同国家的“海岛”——这些特殊的地理区位如何在新的科技,金融与地缘变化中展现出新的模式并与历史纠葛达成和解的。我将不同地区的海岛与港口作为自己研究与创作的样本,把自己创作的数个相关项目组成了一个具象的集证系统。在横向创作中,调查诸多与海岛经济相关的物,人群移动的系统议题;在纵向图像研究中,挖掘每个项目背后的海岛或者海洋历史并引申为现实系统的视觉投射。
太阳升起,大北电报站沉入海底,于展览"无声之后 Postscript of Silence"安装视图, 明当代美术馆 McaM, 2023, 展览摄影: JLW Studio, 致谢艺术家
项目中的丹麦大北电报公司(the Great Northern Telegraph Company)是19世纪晚期于中国东南沿海的鼓浪屿之上建立的一座电报站,这座自海洋铺设而来的通信设施将沉寂的岛屿掷于横跨亚欧大陆的电报系统之中。基于此,我的项目特别关注外来通讯设施及其知识构建与本土历史的纠葛,探寻通信技术的殖民痕迹在本地化时逐渐转变和加密进程。
A: 有关注到“太阳升起,大北电报站沉入海底”包含三个章节,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中ongoing的第二章与第三章吗?它们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呢?
B: 新的章节是基于第一个章节的延伸。三个章节的联系线索是电报公司和网络,电报站,电报员——在电报传输中一种单位尺度的变化。在创作第一章节时,我将焦点放置在了外来通讯设施及其知识构建与本土历史的纠葛方面,对于小岛之上的电报站如何处理信息与信息的传递,中断,和处理错误进行了一些创作。项目的重点始终关注在岛屿本身与外部的连接。
太阳升起,大北电报站沉入海底,于展览"无声之后 Postscript of Silence"安装视图, 明当代美术馆 McaM, 2023, 展览摄影: JLW Studio, 致谢艺术家
然而,随着我的图像材料越发多样,以及这两年创作萌发出新的转向想法,它的轮廓似乎也在变化,不断地生长。当我在互联网上放大观看电报网络的触角和城市节点图像时,高像素的摄影勾勒出因线缆制作需要而被建设的东南亚橡胶城,今天依旧由红色卡车穿梭的港口所环绕。我才逐渐注意到章节一所描绘的幕后推手——“电报公司”,它未曾休眠,隐蔽着,又余波不息。
太阳升起,大北电报站沉入海底影像“消失的矿工部分”,张北辰,2022年
第三章则更加关注具体的人物在巨大电报网络中的身影,从英国制图师爱德华维勒(Edward Weller)于1901年所绘的世界电报图纸出发,本章节以散文电影的形式关注鼓浪屿周边电报员,电报工人所做出的非殖民化努力,从电报符号的符号释义之争,电报资本体系再至电报世博会建构的跨洲际网络,这些实践隐藏着革命理想、科学追求和冒险传奇,他们为电报的永动之躯的幻想而沸腾,燃烧至今。
左起:永无乡;太阳升起,大北电报站沉入海底;旗语带来的占领消息于上海艺仓美术馆现场
A: 项目“他者”中以摄影装置装置作为主要媒介,装置中的物体选择有怎样的考量呢?你又是如何通过装置表达影像概念的?
B: 这个项目探讨了年轻人和当地村民(其中一些来自山东)的移民和海外工作浪潮。2016年冬天,我参观了几个遗弃的厂房宿舍,探讨了它们作被劳动力流动所塑造的状况。这些地点是集体记忆和个人知识的交界地带,跨国劳工的存在在传统农村社会中常常面临着来自家庭责任和农村社会期望的巨大压力。在探索过程中,我遇到了工人们在狭窄的环境中留下的一些废弃物品。这些物品和标记在昏暗的灯光下透露出他们对未来的愿望。同时,我从本土作家以及古典绘画中“理想与宁静的居所”所象征的经典符号如喷泉、楼梯、窗户等中汲取灵感,将这些物体重新组装成一些新的装置。通过对这些物体的干预,挖掘记忆通道来唤起对于现实的冥想,揭示他们获得、失去或忘记。
他者#7,彩色摄影(收藏级打印),张北辰,2016-2019
按照上述想法,我完成了一系列的图片。例如图与喷泉相关的三重隐喻,乌托邦世界中永动的力量,当地村庄的生产资料(泉水),关于“居所”的某些仪式性时刻。
他者#4,彩色摄影(收藏级打印),张北辰,2016-2019
A: 项目“寺之影”通过虚构的故事探讨了寺庙的历史变迁。你是如何构思这个故事的?寺庙的含义在故事中又是如何被重构的呢?
B: 《寺之影》描述了一个影子与年轻人的意外相遇。通过这个虚构的故事,我回溯了数个位于山东鲁南地区的寺庙的故事。这些寺庙最初是民间信仰结社之地,经历了封建帝国的崩溃、帝国主义入侵之冲击以及现代旅游业改造的变迁。从未命名的破旧庙宇到离奇的景观,这里被荒诞的对话与回声所包围。
摄影书《寺之影》展开,摄影书(蝴蝶装),14.8x26cm, 张北辰,2020年
我的项目中,寺庙更像是一株向四处生长的藤曼。在项目的书里,古老战场的地面铺满了书面,把没落的帝国军队和农耕民族的对抗贯穿其中;随着书籍的翻阅向前,看似无关地荒野中的骸骨,隐秘的洞穴与现代寺庙建造场所的的起落架链接在一起。
摄影书《寺之影》中的摄影, 29.6cmx52cm黑白摄影,张北辰,2022年
A: 项目“无烬”是一部叙事影像,讲述了一名渔夫与幽灵的故事,二者的羁绊从温哥华岛的海岸跨越浩瀚太平洋的故事。影片中是如何表达跨国记忆和身份问题的呢?
B: 我与搭档彦潼在创作时将叙事小说和民族志研究相结合,重新想象在历史失忆中丢失的未知地点和无证传记,这些失忆与早期中国移民的跨太平洋旅程紧密相连。
片中影像静帧,2023年,三屏4K影像(声音与色彩),2023年
影像中,渔夫居住在中国山东半岛,他的祖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劳工随大英帝国军队征召到欧洲前线服役。渔夫在他祖父当年跨越太平洋离开的海岸小憩时,接触到了一个幽灵。这个幽灵仍然保留着温哥华岛上一名中国劳工的碎片记忆,这位劳工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岛上的威廉海德征召入伍的。渔夫前往遥远的地方,从分散的记忆中寻找先辈的踪迹。影片中出现的景观,在寻找它们的时刻似乎是一场在现代废墟和古代遗址中的游历。渔夫在落日前登上港口,几经改造的营地,以及直至今日溪水潺潺的矿洞。项目展览现场将这些图景与铜铸蜂鸟共同作用,连接着某些重要的事件与人物。
片中影像静帧,2023年,三屏4K影像(声音与色彩),2023年
A:“11,565 公里”项目同样围绕博物馆与殖民史展开,并由三个部分组成,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它们有着怎样的叙事关系吗?你是如何利用艺术实践解殖并重构新的叙事与档案的?
B: 这个项目开始于编号40-35-4号文物由物质与文本之间的表述错位的思考,数年中通过不同场域的实践创造一个新的档案以推动其成为某种行动表达。
2018-2020年间,项目重点调查了中国文物的海外流通,中国殖民历史档案的复杂性,描绘了名为Object#40-35-4的汉代坟墓碎片由中国开始的长期迁徙,背后的其历史殖民背景以及美国博物馆机构的权力动态。我将摄影以及图像生产存放在社会网络的具体单元之中,围绕特殊的场域,机构与文化系统。这个阶段,我认识到摄影调查可以重临原境并且接近更加隐秘的历史,制作标本与档案以物理信息的形式可以弥补文物文本化之后的空白。同时,由上述图像与档案所建立起来的“虚构文物展览”可以生成新的场域,重新思考嵌入文物历史叙述中的机构叙事。
11,565公里项目 – 想象中的文物展览 现场安装图
从2021年开始,11,565公里将关注点延申到更广阔的文物流通,博物馆去殖民化等相关的艺术实践语境中,基于Object#40-35-4的故事作为索引,我与搭档李彦潼,探针小组合作构建了“Unstranded Archive(未搁浅档案)”。该档案设想了一个无穷无尽的档案馆,其包容性历史和非殖民化实践是通过社区参与和相互教学而不是机构调解来实现的。未搁浅档案设想了一种非殖民化的实践,它在三个切线中展开——认知、日常和艺术(特别是基于镜头的作品)。通过定期与从事基于镜头的作品的艺术家合作,重新唤醒无声的历史。为了对艺术家们的作品做出更紧凑的历史回应,我们将艺术家超出图像范围的扩展研究和额外研究进行存档,设想了一种选择或一种方法,它可以走向去殖民化实践的站点。
11,565公里项目在展览博物之知(榴莲·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广州美院美术馆,广州,中国,2023
接下来的实践中,未搁浅档案最重要的就是把它扩大为一种行动,该档案重新构想了数字化档案在当今世界文物归还背景中的作用,揭示殖民主义、战争和社会动荡使文物所有权产生了模糊性,倡导当代文物归还和非殖民化实践中的多维想象力。
11,565公里项目摄影装置现场安装图全景,190x109英尺,彩色照片;棉线;T型针;土壤与岩石,张北辰,2019年
A: 有关注到你在 “11,565公里”的不同阶段对展览方式和观众参在不断的调整和思考,这其中你如何平衡艺术表达和观众之间的关系?
B: 通过在古老空间中展示虚构的文物故事,我试图放大博物馆展示模式中的问题,让观众质疑和思考其真实,行动本身更像是一场虚构文物展览;在新加坡国际摄影节的展览中,我会强调“未搁浅档案”以一种海报的形式,更直接,贴近与观众的互动,想让这种声音成为一种呼喊。
“Unstranded Archive 宣言”,海报打印, 2022年
A: 创作过程中的档案收集会对你有什么特殊的启发吗?你又是如何以此构建自己的创作体系的?
B: 我希望自己的档案收集行为可以让档案本身成为更具有想象或者破坏力的文件。
我的体系构建方式垂直且向下,首先将摄影档案的安置在某个系统中,重视时间与物质材料的放大,捕捉回荡在时段中的经验。同时,我关注物体如何被转移,隐藏和照亮,以及这些结果背后的原因,无论是个体加工还是集体动作。其次,从艺术调研的结构出发,将图像生产与思考存放在社会网络的具体单元之中,围绕特殊的场域和结构进行思考,将自身的图像视为某种“对抗完美投影”的方式存在。最后使用工具,在档案中漫步,游猎以产生图像。
“舟烬”项目于杭州高帆摄影艺术中心展览现场,2023,张北辰,展览摄影:吴泽桦
A: 未来会尝试新的媒介或其它跨学科的尝试吗?有没有什么新计划或尝试想要透露呢?
B: 沿着上述所谈诸多线索,过去一年我的创作一直在工业遗产附近徘徊。我试图自己对于技术的想象埋在多线的历史叙事里,挖掘和触碰那些反复唤起我们记忆和情感的历史褶皱。目前,我计划去沙特拍摄一个新项目,观察阿拉伯半岛的导航技术。
我希望使用影像特写部分当下的沙特阿拉伯基础设施同工作人群(移民群体以及年轻一代)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无线电爱好者俱乐部等。关注这些声音的如何在与东亚交流的过程中持续发声。
感谢北辰的受访
采访:zhuo/吕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