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cka Yi|感官政治下的生物虚构叙事

文摘   2024-10-12 21:05   浙江  







🧪


在全球艺术市场的目光聚焦于新兴艺术中心韩国,尤其是Frieze首尔展会与韩国艺术周之际,美籍韩裔艺术家Anicka Yi在韩国举办了个人展览。此次在三星美术馆展出的展览There Exists Another Evolution, But In This One 聚焦她的全新创作,并将早期与近期作品并置展示,构建了一个内在统一的概念体系。通过机器、细菌、真菌、气味、生命与人工智能等多元媒介,Yi的“生物虚构叙事”(Bio-fiction)引领观众进入一个无边界的共生世界,邀请我们重新思考人类与非人类生命形式之间的复杂关系。


展览There Exists Another Evolution, But In This One 从禅宗的神秘哲理中汲取灵感,体现了Yi作品中冥想性与精神性的新探索。通过对物质、生态和宇宙主题的深入挖掘,Yi更为深入地审视个体身份与自主性的概念,逐渐消解自我与他者之间脆弱的界限。在她的新视频作品Each Branch of Coral Holds Up the Light of the Moon 中,Yi提出艺术是否能在艺术家生命结束后继续存在这一发人深省的问题。该视频是她的项目Emptiness 的首作,其中一个经过她工作室多年创作训练的算法,成为她实践的“数字双生体”,延续并反映了她跨学科和协作的艺术方式。



Exhibition view: Anicka Yi, There Exists Another Evolution but in This One, Leeum Museum of Art, Seoul, 2024. Photo: © Andrea Rossetti

Exhibition view: Anicka Yi, There Exists Another Evolution but in This One, Leeum Museum of Art, Seoul, 2024. Photo: © Andrea Rossetti

Exhibition view: Anicka Yi, There Exists Another Evolution but in This One, Leeum Museum of Art, Seoul, 2024. Photo: © Andrea Rossetti





ACT I

生长 消逝 湮灭



Anicka Yi用一个词来概括她的作品:“生物虚构叙事”(bio-fiction)。在她与科技、生物等领域的跨学科合作中,这位艺术家致力于呈现一个没有恒定、不停变化的世界。正如她所言,“我的作品常常探讨事物不断盛开与凋零的意义。变化是我们唯一能够理解并接受的常态。”


自十年前起,Yi便在她的工作室内进行独特的实验——她将一支支纤细的鲜花用面粉包裹,然后投入滚烫的油锅中。在这种近乎残酷的创作过程中,鲜花失去了它们的生命力、柔软与芳香,变得干燥脆弱,沾染上油脂的气息。矛盾的是,正是通过这种生命的失落,花朵获得了一种永恒,其绽放的瞬间被定格。然而,这些“天妇罗炸花”在失去生命的同时,仍然在经历包裹它们的外壳的腐化与变质,因此,它们依旧在“绽放”与“凋零”之间循环往复。



Late Classical XIX, 2022, 48x32x10 inches, Tempura fried flowers, resin, plexiglass, stainless steel shelves, chrome plated dumbbells



Installation view, Anicka Yi: Begin Where You Are, Gladstone Gallery, Seoul, 2022, Photo: Chunho An



在2017年于巴塞尔美术馆举办的个展 7,070,430K of Digital Spit 中,Anicka Yi展出了三件巨型装置,这些作品通过玻璃圆罩隔离出独立的内部空间,中心放置着由天妇罗炸花累积而成的雕塑。在作品ALZ/AZN中,腐蚀般的丝状物从鲜花的末端垂下,仿佛某种自然界的产物——如海底的珊瑚礁,或经溶蚀作用形成的钟乳石与石柱。尽管雕塑表面覆盖着象征脂肪和腐坏的黄色,鲜花自身的粉色、蓝色与绿色依然隐约可见,令作品呈现出一种二元的状态,仿佛在新生与腐朽之间不停挣扎的异形生命体。



7,070,430K of Digital Spit, 2015 (installation view). Photo: Philipp Hänger. Courtesy Kunsthalle Basel



更具幽默与神秘自传色彩的是Yi早期作品 Sister ,该作品同样运用了天妇罗炸花的技法。一件悬挂的红色高领衣上,点缀着一束炸花,花朵的颓败之美被冻结在晶体般的面粉与面糊中,仿佛将凋零的瞬间定格于时间之外。炸花装饰下的红色毛衣,尽管隐形于作品的主体,却反映出一种对生命的颠覆性思考。在Yi的创作中,不合常规的化学和有机材料相互融合,语言、主体性与化学变化交织在一起,似乎暗示着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混沌与不确定性。



Sister, 2011, 41×19×7 inches, Tempura fried flowers, cotton turtleneck



2015年,Anicka Yi的作品 Shameplex 初步显露出她对生物技术与机械技术融合的探索方向。尽管这是一件相对简洁的作品,但它依然延续了Yi对生长与衰败这一持久主题的关注。作品中的暗色玻璃柜由LED灯管照亮,透出一抹令人眩晕的冰冷、病态的绿色。柜内铺涂的超声波凝胶,其黏稠触感与冰凉质感进一步加深了观者的生理不适感,而插入凝胶中的无数根细金属针则在黏稠的绿色中逐渐氧化生锈。这件兼具孵化仓与棺材象征的装置,不可避免地让人联想到女性身份、妊娠、生育、死亡与科技等复杂主题,传达出一种疼痛、不适的共生关系与错位的生命交织。作品现场如同一场仪式——孵化、流血与死亡并存的仪式,隐喻着新生命的诞生与某些事物的必然消逝。



“这个容器里包含了很多无意中的痛苦,它有一种深切的哀伤感。本应带来喜悦的东西——比如生育或怀孕——却充满了这种哀愁。”



Shameplex, 2015, Each box 24×48×24 inches, Overall dimensions variable, 7 colored Plexiglas boxes, metal pins, ultrasonic gel





ACT II

你与我的气味



或许正因为Anicka Yi在童年移民美国后,并未接受传统的纯艺教育,而是在多种职业经历中积累了不设限的创意经验,她的创作自然而然地跳脱了对材料和视觉的固有成见。20世纪90年代,Yi回到纽约,担任《The Face》杂志的时装摄影师,这段经历激发了她对非常规材料的兴趣,并促使她开始艺术创作。与许多科班出身的艺术家不同,Yi始终以一个局外人的敏锐视角审视视觉艺术。嗅觉是她最为偏爱的感官,气味在她的众多作品与展览中占据了重要位置。Yi认为,感官本质上是政治化的,而气味可以突破视觉的主导地位,质疑并解构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偏见与不平等。



Washing Away of Wrongs, 2014, Dimensions variable, 2 stainless steel dryer doors, plexiglas, diffuser, 2 fragrances



作为Anicka Yi女性批评的一部分,她深入揭示了社会对气味的排斥与对无菌、整洁、纯净环境的追求,这种追求背后隐含着对相反事物的排斥,并与父权社会的规范紧密相连。Yi这样解释气味的批判性作用:“我们将气味与女性联系起来,将看不见的东西与女性相关联,而视觉和对知识的掌控则被赋予了男性的象征意义。”因此,Yi倾向于通过嗅觉这一媒介进行艺术创作,以对抗西方艺术史中充斥男性凝视的视觉艺术传统。在2015年纽约The Kitchen举办的展览 You Can Call Me F 中,Yi通过气味探索这一主题,将独特的气味散布在展览空间中。她向100位女性朋友和同事收集了身体各部位的拭子样本,随后委托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生物工程师将收集的DNA转化为细菌,分析并提取其气味分子,再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化学配方,制造出一种独特的气味——这一过程与传统商业香水的生产方式截然不同。通过让观众直接面对并沉浸于未经滤化的气味,Yi试图激发人们重新思考嗅觉,并以女性气味直击父权社会对女性身体的恐惧。



Grabbing at Newer Vegetables, 2015, 84 1/2×24 1/2 inches, Plexiglas, agar, female bacteria, fungus



次年,Anicka Yi在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了个人展览Life is Cheap ,这场展览是她获得Hugo Boss奖后的一场重要展览。在展览入口处,观众被一种混合了蚂蚁与亚裔美国女性汗水的气味所包围,瞬间进入了Yi对感官的深层探索。穿过入口处象征性黑色闸门——暗指特朗普政府时期用于关押墨西哥移民的隔离室——观众便进入了展览的核心空间。这里,琼脂覆盖的玻璃砖上培养着亚裔女性体内细菌的生长过程,而蚂蚁在被照亮的玻璃隧道中缓缓爬行。对于在美国成长的Yi来说,西方文化对清洁的执着近乎病态,人们对强烈气味和细菌的恐惧也是一种病态表现。她通过这些多媒介装置,将人们对细菌和病菌滋生的焦虑具象化,并借此超越视觉艺术的传统,深入探讨性别与移民问题,这些问题与感官政治化密不可分。



Installation View of The Hugo Boss Prize 2016: Anicka Yi, Life Is Cheap





ACT III

界限的消融



Anicka Yi的作品一直在探讨一个关键问题:人类能否主动调整机器,使其更好地与我们的生物现实相契合?她的创作实践常常跨越多个学科,她的个人工作室团队与生物分子学家、软件工程师等各领域的专家紧密合作,采用类似实验室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并希冀用艺术将生物与技术发展中的成就更广泛地传播给大众。她提出的“生物化机器”概念在她近年的作品中不断演进,挑战了生物与机械的边界以及传统的认知框架。2021年,Yi在Tate现代艺术馆标志性的涡轮大厅中展示了这一理念——两种不同形态的“好氧生物”在大厅中飘浮,动态地与周围的空气和地面上的观众互动,模糊了有机与无机、生命与技术之间的界限。



‘Hyundai Commission: Anicka Yi: In Love With The World’, Tate Modern, October 2021, installation view. 

Photo: Will Burrard-Lucas; courtesy Tate



在Anicka Yi眼中,机器被赋予了生命般的特质,拥有与真实生物相似的自然史,并具备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能力。她通过无人机的人工生命程序,将这些“好氧生物”设计为具备自主飞行轨迹的实体,受感官驱动,能够通过传感器探测气流和热源,并据此调整其飞行路径以探索周围环境。尽管视觉并非作品的核心,Yi的这两类“好氧生物”显然借鉴了菌类、海洋生物和浮游生物的形态,带着一种怪诞而富有幻想的美感降临于展览空间。通过生物化与感官的视角,Yi的“好氧生物”尝试拓展人工智能在物理智能层面的可能性,弥合“身体”与“感官”的缺失,发展出一种“机械的野性”。她设想了一个生物、微生物与机械共生共感的未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全新的人机互动范式。



‘Hyundai Commission: Anicka Yi: In Love With The World’, Tate Modern, October 2021, installation view. 

Photo: Will Burrard-Lucas; courtesy Tate



目前在三星美术馆展出的最新系列中,Anicka Yi进一步扩展了她的创作,呈现了更加复杂的 Radiolaria 系列。受海洋浮游生物放射虫的启发,这些仿佛深海幽灵般的机械生物轻盈漂浮在空中,其复杂的外形由触手和PMMA光纤构成的丝状结构组成,仿佛再现了放射虫外部的胶质物和漂浮的轴足,呈现出一种原生生物与现代机械交融的异形产物。从远古生命的起源到机械与生物的未来,Yi通过这些作品探索人与非人、以及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的界限。她将叙事重心从人类视角转移到非生物与微生物的世界中,试图打破并重新审视智能、机械与生物的边界。



Left: Lithic Infinite, 2023, 46x27x27 inches, PMMA optical fiber, LEDs, silicone, acrylic, epoxy, aluminum,, stainless steel, steel, brass, motors and microcontrollers

Right: Galvanic Quartz, 2023, 49x28x25 in, PMMA optical fiber, LEDs, silicone, acrylic, epoxy, aluminum, stainless steel, steel, brass, motors and microcontrollers



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学者Donna Haraway在关于人类世(Anthropocene)的讨论中提到,地球上最伟大的创造者与变革者始终是细菌及其亲属。她认为,世界的构成不仅依赖于个体,而是来自多种力量(包括生物、人类及其衍生的文化与行为、机器等)之间及其内部的相互作用。Haraway提出的世界观强调与细菌、微生物建立的关联性,而非将人类作为独立的个体来理解世界。同样,Anicka Yi对细菌所象征的普遍性、生物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共生关系充满兴趣,她通过细菌绘画和装置作品探索这些主题。



Anicka Yi, Biologizing the Machine (spillover zoonotica) (detail), 2022. Installation view, Pirelli HangarBicocca, Milan, 2022. Photo: Agostino Osio



Anicka Yi与米兰-比可卡大学合作完成的 Biologizing the Machine (Spillover Zoonotica) 是她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作品的延续,进一步深化了她对细菌的研究。Yi打造了多个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大型玻璃展示箱,在本地环境中创造了一个结合土壤细菌、蓝藻等藻类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如同一幅不断变化的自然画布,通过生长、停滞与腐败的自然循环,随着时间推移而演变,逐渐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这些“画作”在展览期间经历了多次变化,打破了视觉艺术中传统的“保存”功能,将世界重新置于共生的状态之中。Yi的作品强调了所有事物在永恒的生长与衰败中不断变化,揭示了人类作为世界的一部分而非其中心,始终存在于脆弱而又坚韧的生命依存关系中。



Anicka Yi, Biologizing the Machine (spillover zoonotica), 2022. Installation view, Pirelli HangarBicocca, Milan, 2022. Photo: Agostino Osio



Anicka Yi的艺术实践不断挑战着我们对生物、技术和人类本身的认知边界。通过她跨学科的创作,她不仅模糊了生命与非生命、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界限,也揭示了人类在世界中的微小与脆弱。她对细菌、微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的探索,将我们带入一个以共生和互联为核心的世界观,提醒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Yi的作品不仅是对技术进步的艺术回应,更是一场关于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辨,邀请我们在不断变化的生长与腐朽循环中,思考未来人与非人生命的共生可能性。







撰稿:Steffi






artisle艺术岛屿
Art dwells on this isle.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