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le Talk | 黄佩姗:城市系统和情感景观的诗意互文

文摘   其他   2024-04-06 17:22   广东  







⛲️


A: Artisle   |   H:Peishan Huang



直至静止 #1, 2020, 树脂,不锈钢,木头,铁钩,图像印刷于弹力氰胺面料,

鱼钩, 164 x 72 x 55cm



A: 欢迎Peishan来到Artisle做客!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吗?



H: 我叫黄佩姗,云南大理人,白族。我是一名艺术创作者,摄影师和美术指导,大部分时间在上海和纽约工作生活。


在过去几年中, 我持续创作"人造自然 "系列及其衍生子系列,探索了城市系统与自然和人之间的多重关系。近两年开始更多地使用混合媒介讨论空间与个体与诗学。同时我也关注生活在当代城市景观中的少数民族群体。



第九章#1, 2023, 摄影, 人工智能, 66 x 66cm





A: 在你的图像和摄影作品中,你的作品多是对于日常生活中人造物或是人造颜色的抓取和呈现,且多是细节清晰,高饱和但偏冷静的自然系色彩风格。这些的结合制造了迷幻又真实的质感。你是如何塑造自己的作品风格的呢?



H: 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生长的环境,它影响了我审美的形成。我很喜欢塑料制品,通常这些廉价的人造物都有非常鲜艳的颜色。小时候赶集见到的小商品、路边的广告画、当地少数民族服装配饰也大多都是靓丽的颜色,于是鲜艳的“塑料色”和“人造物”在我这里是强关联的。在“人造自然”这个系列中,我在模仿人类“模仿和模拟自然”这个行为,所以用一些吸引人注意的,靓丽的色彩来制造我想要的情景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顺理成章的。


人造自然 #1, 2020, 收藏级艺术微喷, 71.18 x 50.2cm

人造自然 #8, 2020, 收藏级艺术微喷, 48.72 x 68.58cm

人造自然 #5, 2021. 收藏级艺术微喷, 45.72 x 68.58cm




除了色彩上的偏好,一些造型和构成上的偏好则是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早期我喜欢直接拍摄偶遇的原本就存在的场景,但后来我喜欢更多介入拍摄场景之中(staged photography),尝试在我的作品中找一种纤细轻巧又模糊的关于“摄影记录真实世界”的边界线。再比如有个阶段我很喜欢用长焦去拍摄作品,因为我喜欢空间被压缩的感觉,喜欢我的图像除了输出时候是一个平面,内容看起来也趋于平面。但后来我转而将一个平面往立体空间中发展,于是近期的大部分作品变成了从图像出发的雕塑,可以称为是图像雕塑或者雕塑化摄影(sculptural photography)吧。我觉得在我的创作中没有绝对的风格形成的节点和转型的节点,因为我会一直做尝试去推动我的创作实践,风格肯定一直会变。



涟漪与褶子 #8, 2023, 图像转印于铝板, 30 × 30cm

平淡的诗 #1, 2021, 收藏级艺术微喷. 不锈钢链,气球,镜子, 尺寸可变

平淡的诗 #4, 2023, 收藏级艺术微喷, 不锈钢链, 棉布, 203.2 x 152.4cm





A: 感受到你的镜头似乎更多地聚焦于物品而非抓捕人物的情感。这些物品在你眼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比如看到它的时候,看到的是它的色彩?想象?还是事物的本身背后的身份与意义呢?)



H: 我的注意力从人转移到物实则是一个阶段性的变化。在我刚接触摄影的那段时间里,我主要拍摄纪实的内容,拍摄过很多人像。但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变得非常不喜欢拍人,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拍物品和空间上,也会拍摄一些抽象的概念。


平淡的诗 #2, 2021, 收藏级艺术微喷, 55.88 x 48.26cm



至于我拍摄的物,在我眼中其实是一种比较综合和复杂的存在。我认为每一个物品不同的独特性是需要依托它们所处的环境来凸显的。当空间中存在两个不同颜色的物品和五个不同颜色的物品时,你所可能感受和思考的问题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物本身的特质,包括材料颜色造型气味和触感等,以及它所处的环境这些所有的因素都会影响我的感受和判断。



微风, 2021, 收藏级艺术微喷, 50.8 x 76.2cm

绿房子, 2022, 收藏级艺术微喷, 38.11 x 45.72cm





A: 你在清影刚结束的展览“涟漪与褶子”中,作品多是坚硬的,工业制造质感的材料与自然柔软的线条和自然痕迹的结合。为什么选择组合这两种看似对立的质感呢?你又是如何阐述这些人造材料与“褶子”与“涟漪”这些自然图景之间关系呢?



H: 首先,透明亚克力材料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常用的,因为我关注人造材料,我喜欢它透明的质感。“人造材料”的大量使用也是从之前的“人造自然”系列开始的,延续至今。我使用很多不锈钢材料,同理,它们是建造城市很常见的人造材料,坚硬冰冷又富有光泽漂亮的质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特质。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我想整体呈现的是一种很轻盈的日常状态。这个“褶子”的概念来自于德勒兹。他提到世界就是由一层层无穷尽的褶子构成的。物理形态上,涟漪就是一种美妙的自然褶子。褶子的包裹和展开是一种日常,像水滴起涟漪,像花朵绽放,像风吹叶尖,像一呼一吸。它的发生并不是那种地震或者大楼倒塌一样的非常强烈具体的事项,而是一些非常轻盈的动作,就在刹那间发生和重复,然后构成了我们的日常。



"涟漪与褶子"展览现场, 清影艺术空间, 2023



我的作品便是从日常出发的,它们所包含的图像是日常的,它们中藏着许多日常的细节,所以它们也应该是轻盈的日常的状态。这种轻盈便是通过图像和材料和造型来实现的。同时,日常并非绝对平和安全的,也包含的危险。于是一些锋利的尖锐的的部分会出现在我的作品里。看似危险但不会真的造成什么伤害。



涟漪与褶子 #5, 2023, 铂金印相中间底、亚克力、树脂, 60×53cm

涟漪与褶子 #2, 2023, 图像印刷于乔其纱、不锈钢、树脂, 尺寸可变

涟漪与褶子 #6, 2023, 图像印刷于乔其纱、不锈钢, 150×70×20cm

涟漪与褶子 #3, 2023, 图像印刷于乔其纱,玻璃,不锈钢管,瓦楞板,亚克力,200 × 120 × 120cm





A: 在作品“小鸟”中,原本白色调的图像被做了粉色的处理,并且印在柔软布料上的图像的四角被钩子拉扯支撑开,可以讲讲这么改变图像原有呈现方式背后的思考吗?你如何阐述拍摄意图和自身艺术语言之间的关系?



H: “小鸟”是我的“Be suspended”系列中的一件。实物没有图像上那么粉,但确实数码修改过颜色。整个系列都是在上海为期两周的栏杆外驻地完成的,创作时间很有限,且要求创作全新的作品。当时我就在思考,我的作品到底是什么?特别是在一个白盒子展览中,作品代表的是什么?我认为作品代表了创作者本人,是一种身份的实体化,是“沉默的嘴替”,就像一个人的外表和皮肤。于是我选择了轻薄有弹力的半透明面料来印刷我的图像,让图像从观感和触感上都贴近皮肤。而悬挂的方式则是来源于身体悬挂(body suspension),这种行为起源于5000年前的灵性探索,当然后来也出现在了宗教和殖民历史中,我便使用了大尺寸铁钩来悬挂我的“皮肤”。图像中是六只石膏小鸟往右上方飞去,而作品上的每只石膏小鸟又被一个小的鱼钩勾住了喙,被透明的线往他们原本的飞向方向拉扯,产生面料的变形。这一步便是初期我对图像雕塑(sculptural photography)的一种尝试。



小鸟, 2020, 图像印刷于弹力氰胺布料,铁钩,鱼钩,树脂, 210 x 160cm



因为我现在的作品越来越多不再只是摄影一种媒介了,所以对于我来说拍摄意图在我目前的艺术语言里面能产生的影响比较小,反而是我的语言会影响我的拍摄初衷。我一直坚持拍摄,我拍摄对象的选择会被逐渐发展的语言影响。我不觉得这是件好事,看似有拍摄效率的提升,但也会让我对看东西产生一层滤镜,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可能被我不小心忽略了,如果真的这样我会觉得遗憾。



人造自然 #6, 2020, 收藏级艺术微喷, 60.96 x 43.18cm

人造自然 #12, 2021. 收藏级艺术微喷, 58.42 x 43.28cm





A: 有关注到你最近的装置中出现了一些来自自然的装置材料。是什么契机让你选择了更加柔软可塑的材料呢?使用更加自由的材料会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感受或是思考吗?



H: 我一直在尝试一些新的材料,而手工制作是出自我本身对于手工的喜爱。比如我最新的一个作品中的部件,它原本是可以用亚克力去直接切割的,或者用3D打印去实现的,但我最终选择用树脂去全手工制作,近期的自己更喜欢不是那么工业化的东西。



景观#1, 2024, 图像印刷于乔其纱, 树脂, 20 x 127 x 128cm



然后像陶瓷之类材料,其实是因为我想尝试一些新的媒介。上陶瓷课的时候老师就讲这个材料的特性和技术难度,当时作为一个初学者我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和这些限制反着来。于是在自身技术范围内做了陶瓷的编织,想用一种烧制后很坚硬但脆弱的材料完成看似柔软和流动的作品。那个作品现在已经碎了,因为它真的太脆弱。我只是想去做这样一个关于它的属性和边界的不一样的挑战。



日常练习系列——编织练习, 2022. 陶瓷, 120 x 58cm

Until that day #4, 2022, 陶瓷, 海绵, 不锈钢, 浴帘, 丝带, 尺寸可变





A: 在“Forgotten spaces as temporary studios” 这个系列作品中,人造自然景观又重新回归自然的景象仿佛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对照与交织。仔细观察又可以注意到一些人造塑料气质的小球散落其中。可以展开讲讲这一系列作品吗?



H: 这个系列实则是“人造自然”系列延伸出来的一个部分。当我们把城市看作是有机体的时候,城市的新陈代谢便为“新建-当前-身后”。城市废墟就处于“身后”部分,代谢的末端,是失去功能的,被搁置的,被遗忘的,将来可能会消失,会被替代的。


Forgotten Spaces as Temporary Studios #1, 2021,

 收藏级艺术微喷, 60.96 x 76.2cm

Forgotten Spaces as Temporary Studios #3, 2021, 

收藏级艺术微喷, 60 x 49cm



在“新建”和“当前”阶段,人类对空间有很强的控制欲,在城市设计和规划之下,自然生长被压抑和局限住了。但到了废墟中,人类的控制撤离,自然物以相对安静的方式回到这个空间,蜘蛛结网,植物发芽。除此之外,那些人造自然物,比如假花假树,曾经象征着自然与生命力,如今也丢失了意义,成为废墟的一部分,却仍然骄傲地盛开和常青。



Forgotten Spaces as Temporary Studios #2, 2021, 

收藏级艺术微喷, 60.96 x 60.96cm

Forgotten Spaces as Temporary Studios #9, 2021

Forgotten Spaces as Temporary Studios #8, 2020





A: 在人工智能介入图像这个项目中,人工智能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介入到你的创作中的呢?人工智能对于原有图像的改动与再创造是否也是你作品表达的一部分呢?图像被划分为了多个章节,每个章节中所关注的图像主体虽然不同,却仿佛被某种主题所串联,可以聊一聊这些章节之间的关系吗?



H: 通常大家理解的人工智能生成图像就是输入文字产出图像,这看似很方便但其实也限制了人工智能在图像工作方面的更多可能性。人工智能对于我的实验,和相机和Photoshop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工具,而我的创作并非只依赖一种工具。我会同时使用这三种工具来实现“数字化摆拍”,我会让人工智能学习我之前拍摄的照片,学习我的风格,然后混合实拍、数字拼贴和少部分手绘,产出新的“虚构的空间”。


目前的章节划分是以主体和视觉风格来的。每个章节的图像在视觉上有很多的相似处是因为人工智能学习了相同的摄影作品后介入创作的。



再制#5, 2023, 摄影, 人工智能, 55.88 x 40.64cm

第二章#1, 2023, 摄影, 人工智能,  66 x 66cm

第三章#1, 2023,  摄影人工智能,  66 x 66cm



我觉得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更像是关于图像和空间的探索和实验。原本的基于真实空间的摄影素材在这里成为了一种契机和被模仿的对象。摄影本是写照存在物的,但这种概念被人工智能搅动了,人工智能作为一个非实体,通过模拟实体样态来仿真实体现象。这个过程也像是人类模仿和模拟自然,在城市中构建“新的自然”的行为。所以我在实验过程中仿佛自己在进行“人造自然”系列的有一个子题创作,很有趣。



第四章#1, 2023, 摄影, 人工智能, 60 x 46cm

第五章#2, 2023,  摄影, 人工智能, 66 x 66cm

 第八章#1, 2023, 摄影, 人工智能, 66 x 66cm





A: 你在家乡大理拍摄的项目追随着这座城市的变迁持续了9年。你是在什么契机下考虑开启这个项目的呢?选择这个话题是否也想表达一些地方的发展现状?开启这个项目与你自身的身份表达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H: 关于白族的项目是从“本主节”开始的。虽然这是白族人最隆重的节日,但生长在城市的我在21岁前并没有任何对本主节的记忆。我是白族人,但我对自己民族的深入了解是在成年后,大学之前的我对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认知非常有限,我也从未觉得身边的人讲白族话时我无法参与交流这件事有什么问题。当我去北京念书后,周围环境的改变才让我意识到少数民族身份的特殊性和自己民族文化传统对于个体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我的体验和经验在和我一样背景的白族年轻人中普遍存在。



本主节系列,2015-2024

本主节系列,2015-2024



我开始更加关注文化传统,更主动地去靠近和学习。2015年开始我都会和父亲一起去各个村落参加当地的本主节和其他节日,从纪实的角度拍摄了大量的图像和影像素材。在和当地村民的交流中我逐渐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点,包括80后90后年轻人对与白族传统文化和自己家乡的态度,城市化和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身份和环境对于个体生活的影响等等。于是我在2017-2018年间创作了关于白族语言和文本化的实验项目“白文的一种可能性”以及关于白族村落现状的纪实摄影项目“小镇”。之后我暂停了相关项目,一个原因是我去美国念书,离开这片土地感觉离开了土壤,一个原因是我觉得我还太稚嫩,没有准备好去继续这个对于我来说非常有份量的重要项目。



本主节系列,2015-2024

本主节系列,2015-2024



今年我决定将更多精力放在关于“本主节”的大量素材上,是因为有一种“时机到了”的自我判断。目前还无法透露太多的项目细节,但未来的计划是比较明确的。




A: 有什么对你影响很大的艺术家吗?



H: Joan Miró,Wassily Kandinsky,Senga Nengudi,Mika Rottenberg,Luca Buvoli,Siobhan Liddell,Asma。这些名字是很快出现在我脑子中的,都是我很喜欢的艺术家,有的是我在学校的老师和朋友,对我的工作生活也有影响。





A: 可以聊聊这次展出结束后的其他计划吗?



H: 今年还会有一些展览计划,重心依然是好好创作,同时也很喜欢摄影师和美术指导的工作,会在时机合适的时候进行。



第五章#1, 2023, 摄影, 人工智能, 66 x 66cm






感谢佩姗的受访

采访:斯







artisle艺术岛屿
Art dwells on this isle.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