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地名|葛岭改名趣谈:头变小了!

文摘   2024-10-15 07:31   福建  

古今异名,情况十分普遍。改名多数遵循音近规律。对永泰地名来说,当然是永泰方言的谐音。少数地名是人为的改名,就和音近无关了。有些是避讳,有些是雅化,有些是政治原因。


改地名,改坏的居多。因为最早起名通常有自己的理由,转音后通常用不相干的字混搭,听起来不成意思,不像原装的有内涵。


▲《民国县志》


首洲变小洲


小洲在清代和民国,都叫“首洲”。“首”和“小”,方言音近,不知道哪一年改成今名。这么一改,头变小了!


白鹭隈变白鹭飞


白鹭飞在台口。白鹭飞听起来就不像一个地名,清代叫“白鹭隈”。“隈”是山水弯处,也有角落的意思。“隈”、“飞”音近而转。


牛畲变牛斜


永泰地名,“畲”改“斜”的很多,牛斜并不是个例。畲的原意是一种传统耕作方式,意为刀耕火种,未必是指畲族聚居区。


覆鼎变扑鼎


扑鼎现在不是村,在溪南和赤壁附近。覆鼎和扑鼎,音差不多,意思也差不多。扑更好写一点,大概是这个原因改过来。


雷壁山变犁壁山


犁壁山在台口,清代叫雷壁山。但我怀疑,原名应该是“雷劈山”,这座山曾被雷击,因此而得名。


埔边变蒲边


虽然音近,但意思改坏了。“埔”作为地名是指河边的沙洲或滩地。而改成“蒲”,意思就变得奇怪。


潮渔变钓鱼


“钓鱼”在蒲边,清代写做“潮渔”。我怀疑,今名对,清代错。两个音近,但钓鱼有含义,潮渔意思太牵强。


丰宁坑变布莲坑


布莲坑也在蒲边。这个改名不是音近而改。取名丰宁坑,是因为旁边丰宁山,当时是很顺理成章的起名。为什么改成今名?可能村里地形像莲花,觉得“莲”更吉利一些,改名应有风水上的考虑。


旗头顶变岐头顶


岐头顶在万石,两个音近。但“旗头顶”更像原始地名,类似“旗杆村”。


王埕弯改文埕湾


文埕湾在溪洋村,是个网红地。两个音近而改。永泰把“王”改“文”的例子不少,比如“王漈”改“文漈”。为什么改?可能是觉得“文”更好听。“弯”改成“湾”,更小资一点,让人联想到心灵港湾。这是地名雅化的一个例子。


考坑改烤坑


烤坑在溪西,音近而转。也许反倒是“烤坑”更接近原名。葛岭是永泰的火炉,溪西是葛岭的火炉。火炉中的火炉有个“烤坑”,不是很配吗?


鹿角改六角


有次和廖岩松老师聊天,说起解放前夕六角坑,游击队枪杀一个保安队长。廖老师问,“六角坑?你说的是哪个六角坑?溪西也有一个”。我才意识到,以前叫“鹿角”的地方,不知道什么时候改成“六角” ,属音近而转。实际地形更像鹿角,改名转义了。


其他改名


葛岭还有一些改名,比如“汰口”改“台口”,“九老坡”改“九老”;“三岛”一分为二,改“里三岛”和“外三岛”。这些都算比较正常的改名,前后变化不大。至于“王墓”变“黄埔”这样的大改,前面已经写过了,详见《葛岭:当王墓改名黄埔》。


未解之谜


葛岭有一些古村名,如下岛、王坑尾、玉坪、赤汾、七尺坑、湖边、龙楼、津里、高洲、太湖地。我还没有找到今天是什么名字,如果有人知道,麻烦留言告诉我。



方广岩
关注乡土,理解永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