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明代方广岩的游客,闽侯、福州居多,福清过来的不怎么见到。我印象有游记的就只有林大启。林大启可能没有地陪,很多方广岩景点叫不上名字。
游记提到方广岩神秘的“月影观音”。“洞中左壁,有大士影,衣白而西,入夜秉烛,照之尤现”。林大启认虚为实。观音影只是月光投影,并非实有之迹,白天也不可能看到。
“值深涧一枯槎,横其上过者,甚惴”。这个应是应真亭旁边溪涧。枯木后易为石桥。
“再转,一巨石仅容人身”,侧身门。
【原图】
【点校】
明·林大启《游方广岩记》 (福清人)
永福有方广洞天,在七都之三岛村。去秋予自武夷回,大春弟订余游,乃于季冬之二日起行。经石竹山薇阳岭,过新宁里之三十六弯太保岭,抵林树坑,宿焉。翌日,行溪山竹径木桥中,二十里抵大樟溪。舟逆流而上,半日至葛岭,即三岛村也。
途中
行数里至岩,山脚稍平,尚可肩舆,至半山,磴道崄巘,下舆徒步,得仗藜扶翼以升。值深涧一枯槎,横其上过者,甚惴。
壁有隶书八行,大如斗,乃元王用文纪游姓氏。行数里有“铁壁”二字。涧西石壁,有“飞珮”二字。
转至石门,右有“天关”二字。两石轰起,中有一路,设二木榻,以憇游客。再转,一巨石仅容人身。进石峡,左有“方广洞天”四大字,乃侯官林应宪笔,旁书诸同游名。
复折西行,陡见岩宇,而路益峻,步益艰。贾勇蹭蹬而上,遂造山门。山僧迎于阶梯。僧名真潮,新安吴家子。
岩上
坐稍间,引余升梯观岩洞间。其广曰三百尺,高曰一百尺,深亦百有余尺。仰观洞势穹窿,堂中宏敞,风雨无至,泥泞不沾。斑驳磊砢,乃天成佛窟也。
正中石穴内露一龙首,目鼻皆具,右旁有巨尾,水从尾滴注于石盆。洞壁东额有钟乳,簇簇若瓜若瓢,若木杆、若莲花,而有长至数尺者,真旷见也。
洞中左壁,有大士影,衣白而西,入夜秉烛,照之尤现。又有形若下山虎,与仙掌、仙树、仙芝者,不一而足。上人语余曰:“贫道游四方,历岩洞,无下千百,求其爽垲寥廓,斯为第一”。
阑前老树,高与岩埒。枝干扶疏,未知产于何代。岩右有泉水,错落如喷雪,如悬珠,纚纚有声,若潄玉飞琼,不以隆冬而少涸。记云:宋庆历中,邑人黄非熊,初读书山下,闻猎者言,遂剪荆斫险而拓诸景。
岩顶
是夜寢,余于阁之东房。晨起,上人导余循东小岭过板桥,蹑崎磴,箕踞磐石上,观峰峦起伏,溪流环绕,更欲穷绝顶。大春惮畏途,乃缘崖下山,仍憇阁中。
予讯灵羊谷为十奇之一。上人指峭壁,鸟道仅可容足,鲜有至者。至之者惟猿与老僧也。上人试一往返,见之股栗。
下山
次晨五更有雨声,迟明旭日东浮,晴空万里。予遂别归。凡得诗一十五首。时万历乙巳腊月之六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