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是个尴尬的存在。自从1958年划归福清后,永泰就不再提一都。《永泰县志》有古今政区对照表,但一都只写已划归福清,不再列具体范围。而《福清县志》的古今政区对照,干脆不列一都。一都的历史,两边都不管,但两边都毫不犹豫把一都的黄定当成自己的状元。
《福清县志》中的一都
《福清县志》中有一节解释地名来历,一都只说四个地点,避重就轻,说了等于没说,根本没有说清楚一都的地名沿革。
东山 村舍建在东山西麓,故名。
后溪 村以溪名。
三叉路 意为道路交叉之处。
一都 古代划分政区,以地域分都命名。
这也不能怪县志。古今异名是件麻烦事,年代久远,很多地名无从考证。有些地名今天即便仍在用,但可能只有当地人知道,地图上找不到。
宋代
《三山志》中一都归唐元里。下有6村:
创岭、石人坑、岩村、郭店、龙屿、福清十八溪路。
创岭:疑是今之村岭。“村岭”不像一个正常的原始地名,必是方言谐音而转。《永泰县志》记载:“创岭 离县九十里。一名龙屿。道通福清。宋状元黄定居此,墓亦在焉”。创岭和龙屿不是一个地方,县志有误。
石人坑:疑为石门坑,现在福清东山村狮头坑。方言谐音而转。
岩村:不可考。但按古人起名的习惯,很可能是哪个建在岩石之上的村子。
郭店:疑是今天郭厝,但也未必。
龙屿:同今名,在一都村。有古街。
福清十八溪路:十八溪附近,具体不可考。
明代
明代,永福行政区划大调整。一、二、三都并为一都一图,下辖6村:官烈、龙泉、大章、大霄、东洋、枣岭。前三个在永泰,后三个在福清。
大霄:疑即大训。
东洋:不可考。有可能是今天的东山。
枣岭:今名左岭。方言谐音而转名。
清代
清代沿用明代区划,但村子增加许多,由6个增加到21个。其中,7个村在永泰:七里、湖尾、官烈、大章、北岸、章山、莒口。归属今天福清的大致有14个:
龙屿、创岭、罗汉里、大训、前村、莒溪、观音洋、东洋、枣岭、龙溪、牛畲、大招、东湾、洪濑
前已解释的不再赘述。
罗汉里:同今名。闽中游击队活动区,有红色教育基地。
大训:同今名。归属今天善山村。
前村:不可考。有可能是“善村”的音转。
莒溪:同今名。不是塘前的莒口。
观音洋:同今名。
龙溪:在今天东山村。有龙溪桥。《永泰县志》记载:“龙溪桥 在二都。宋绍兴丙寅年建。国朝乾隆戊午年,都人董之威、黄玑重兴。《石碑记》董三锡撰”。
牛畲:已改名牛斜。方言谐音而转。葛岭也有一个牛斜,也是同样的情况。古代叫畲的地名,今天经常改为斜。
大招:同今名,在今天东山村。有两座大招桥。一为唐宋古桥,现为断桥,原有二拱,今只剩一拱。一为清代古桥,桥头有碑。《永泰县志》记载:“大招桥 在二都。国朝乾隆二年重兴。劝首:陈盖忠、林宗言、游莘公、陈士瑰”。新旧二桥相距不远。
东湾:今之东山村。东山村因气势恢宏的东关寨而闻名。东湾、东关,音近而转。
洪濑:同今名。在永泰刚进福清之处,今天分内洪濑和外洪濑。洪濑地名很常见,很多地方都有洪濑。有个网红品牌“洪濑鸡爪”,却是泉州南安的洪濑,和福清没有关系。
民国
民国实行大区制,一都和塘前、葛岭和城峰归入东区。一都的村子大致有23个:
洪濑、东湾、大坪、溪埠、埔仑、大招、龙溪、观音洋、左岭、东洋、莒溪、前村、大训、李坪、上草满、会潮、石门坑、左右山、东游、罗汉里、上生、龙屿、创岭
已经解释的不再赘述。
大坪:不可考。
溪埠:在今天溪垾旁边。溪垾应为“溪岸”,溪埠则为“溪铺”,意为溪底。溪埠原有个“在水一方”营地,热闹一时,今已停业。
埔仑:今名布仑,东山村北行三里地。方言谐音而转。
左岭:即古之枣岭。
李坪:今名里坪。方言谐音而转。去石门坑半路上有块比较大的平地,即里坪。
上草满:在古崖山尾。约在赤鲤村和福清交界处。
会潮:同今名。有个“会潮庙”。在洪濑往东山方向不远,有处交通探头密集,即是。会潮地名太小,地图上找不到。
石门坑:即古之石人坑。欧阳修题刻处。
左右山:同今名,但地图上找不到。在长城厝附近。
东游:不可考。
上生:即今天善山村。方言谐音而转。方言“善”、“上”同音,“生”、“山”同音,虽然字面意思风马牛不相及。附近有个“上生寺”,提醒我们当年的古地名。
多余的话
以上我试着捋一捋一都的地名沿革。费力不少,所得不多。仍有好些地名没有考证出来,考证出来的,也不能保证没错。考证地名是性价比很低的工作。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什么精神?吃饱了撑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