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坊间流传余潜士的一则轶事。余潜士在福州教馆,儿子病死同安家中。乡人赶到福州,告诉他家有急事,速归。余潜士匆忙往回赶,行到界竹口,乡人实话相告,其子已死。余潜士听后说:"儿子既死,不能复生,学生更为重要,我还是回去教书要紧。"说完掉头回福州。
这则故事很有冲击力。我一个朋友写余潜士,听到这个故事,说心里堵得慌。问我故事是不是真的,“一个人是不是可以这么没有人情?”
故事真伪
余潜士丧儿确有其事。余潜士著作里有一篇《
殇儿圹记》,记载丧儿之事。
殇儿光尹,仅有七龄。生于嘉庆丁卯孟冬二十有一日,殇于癸酉孟夏之二日。越翼日,瘗于所居屋后井仑之山冈。
余潜士在文章里提到他确实没有回家,“时予馆于郡中而未归也。呜呼!可哀也已”。从这句话来看,他是一开始就没有回来,而不是半路又折返福州。
父子情深
余潜士在文章中回忆儿子生前聪明乖巧。他说儿子是个读书种子,从小喜欢读书:
自就傅之后,每日饭毕即造馆,知悦书无倦怠意。归于家、朝夕讽诵于二伯父济川公卧榻之前,琅琅可听,手舞足蹈,若深得其趣味者、故尤钟爱之。
对儿子的早殇,做父亲的怎不哀伤!他的文章追悔自己不能尽到教诲责任。儿子下葬之后,才回来探望。
呜呼!使是儿能长成,吾宗之兴,不将有可望耶?而今乃止此,则可痛者岂特父子之常情哉!予以笔耕在外,不获尽教诲鞠育之道。既瘗,始归视之。
他回忆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光,每次离开,依依惜别,没想到竟是永别。
一杯黄土,何以为怀。犹忆春初临别之夕,星斗横斜,依依执手,诵文信国《正气歌》,及陶靖节《归去来辞》,孰知其遽以是为永诀耶?
他总结说,气杂的人众多,像他儿子气纯而正的少见,却不能寿终,正如前贤所叹惜的那样。
是果气之杂糅者众,其纯而正者,间值而不能永,有如前贤之所叹耶。
理学家的修为
真相只有两种,一种是他自己说的,得知消息后,一开始就没回来;另一种是坊间传说的,半途折回。后一种自然更有戏剧性。但其实两种是一样的,余潜士在不幸面前,没有被悲伤影响心智。
这在今天看来匪夷所思,很容易认为余潜士个人不近人情。但如果了解余潜士的为人,他的举动恰恰提现了他多年的理学修养。余潜士是理学家。理学家的标准是以天理为重,不为万物动心,要能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王阳明的《传习录》,有个类似的故事。王阳明弟子陆澄任南京鸿胪寺卿,一天收到家信,儿子病危。陆澄忧思不可排解。这时,王阳明教导他,“修心就是要在这种时候。父子之爱,是人间至情。但天理有个中和处,表现过了就不应该。忧苦需要把握分寸,过了就不得其正”。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心要在此等时磨炼,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作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
王阳明这段话完美解释了为什么余潜士忍住哀恸而不立即回家。也证明余潜士日常确实是以理学家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至于坊间解释,余潜士认为学生比儿子重要,那没有说到点子上,也把余潜士的品格拉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