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训练是涉及平衡和本体感觉,以脚为支撑在稳定控制下,以自身体重为负荷进行的多平面练习;是训练动作的活动,由平衡性、稳定性、核心区和动态训练构成,需要调控不稳定机体、处理地面反作用力,将人体动力链中所包含的各个关节进行不同平面的加速、减速的动作训练。功能性训练是与机体具备功能以及目标运动针对性,相一致的动作训练;所涉及的运动具有特定性,与人们保持日常工作活动的动作练习相似,与力学协调和能量代谢有关。
1、功能性训练在竞技体育领域应用
功能性训练课有效改善,优秀足球运动员的平衡能力、踢球速度和躯干控制能力;对我国优秀女子曲棍球运动员采用4周16次功能性训练后,可显著提高运动员的下肢快速发力能力和肌肉的弹性能力,下肢运动功能有明显进步,左右侧的运动功能较训练前均衡性增加。将功能性训练的理念与方法与游泳运动员身体训练进行结合,游泳运动员身体平衡能力、全身协调配合能力以及神经控制肌肉能力效果显著。
2、功能性训练在康复领域运用
对患有慢性期脑卒中患者进行功能性训练后,发现基于现实环境的功能性训练比常规治疗区内的任务导向性训练能更有效的改善慢性期脑卒中患者其步速、平衡和行走距离,促进患者回归家庭,融入社区。而且功能性训练能够积极改善心血管自动调节机制,其变化特征是副交感活动和总体变化幅度增加,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自然站立或是走路时有轻度或是中度的胸椎后凸畸形、圆背、头向前伸症状的大学生进行功能性训练干预,结果体态矫正效果显著,胸围、背肌力、肺活量等指标均明显提高,BM工指数明显降低,平均身高提高1. 3cm。
3、功能性训练在促进青少年体质方面运用
将功能性训练应用到青少年身体功能整体性发展中,青少年能够从中收获健康,促进身体功能的最佳发展;在科学构建与正确实施后,能使更多的青少年持续追寻并实现自身的运动目标,最大程度地避免由于缺乏成功体验或良好的技能体能表现,而出现对自身运动能力否定或放弃参与体育活动的现象。功能性训练将运动技能的发展和骨骼肌肌肉力量增长进行结合,可以激发运动潜能,优化机体运动的功能性,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功能性训练强调完整功能链、强调动作模式训练等理念,具有与传统训练良性互补、注重训练过程诊断和强调动作模式设计等特点,对预防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弱链损伤机体力量发展不平衡和技术动作不正确等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功能性训练在稳定身体姿态基础上进行符合运动目的身体动作,正确均衡发挥机体神经、骨骼、肌肉系统的功能,能够实现青少年身体素质科学、安全、全面、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功能性训练的研究综述,可知功能性训练是基于动作的训练,强调动作是人体各种身体素质综合表现的外在结果。强调人体核心区域、突出平衡稳定能力、完整人体运动链及多关节多维度的动作训练模式,为主要特点。功能性训练提高青少年体质、纠正不良体态,促进机体弱链的强化、改善心血管调节和大脑机能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因此,功能性训练已成功运用到多个领域中,但并没有学者将功能性训练理念与幼儿动作发展进行结合,将方法和手段应用到幼儿体育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