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专项体能的特征分析

文摘   2024-10-22 06:26   山东  

大量研究表明,在竞技体育体能类项群中,体能在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构成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在以往的训练理论中,只是把单一的运动素质作为体能,而没有整体地、全局性地来研究运动员的体能,因此,对运动员的体能主要局限于运动素质的训练这一单层次的理解上。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主要是指与专项训练及特殊的比赛任务紧密联系的,运动员为圆满完成特定的训练比赛任务而必须具备的特殊体能要求。从专项角度对运动员的体能特征的理解,本文认为,专项体能是运动员经先天遗传与后天训练形成的运动员在专项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与运动员机体形态结构、系统器官的机能水平、运动素质水平、能量物质贮备、基础代谢水平、心理因素与意志品质以及外界环境等都密切相关,是运动员能否在专项竞技运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现代竞技体育中对运动员的高质量专项体能的集中要求表现为“更快,更大,更强”几个方面;同时对运动员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有机结合并在训练与比赛中充分得以表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专项体能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员机体自身的内部体能和运动员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结合体能两个方面。各专项运动员的体能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 高度专项性

运动员的体能在竞技运动中是运动员在以无氧(非乳酸供能或乳酸供能)供能或有氧供能为主体的,在现代竞技条件下人体保持极限运动状态下各器官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运动员体能的获得是通过采用专项特有的方法与手段训练的结果。所谓专项特有的训练,是指在不同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下的剌激与适应的过程,即使用非专项的手段来获得(如电刺激力量训练),也必须符合该项目的特点与要求。其生物学机制在于训练适应过程的专项特异性,这是运动员竞技运动中保证运动技术水平的一个特征。适应性反映的专项特异性不仅表现于运动素质和植物性神经系统能力的发挥方面,而且也表现于心理因素的发挥方面,特别是在完成紧张激烈的肌肉活动时,必须用意志来强化专项运动能力这一方面。

二、 时间局限性

时间尺度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体能也不例外。运动员体能的时间局限性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体能的获得过程(即运动员有机体的适应过程),主要是人的机体对外部刺激的一种生理适应过程。任何适应过程都存在着两种适应反应:一种是急性但不稳定的,另一种是长久的相对稳定的。急性适应性反应产生的体能,取决于刺激的大小、训练水平及其机能系统的恢复能力。由专项强化训练所获得的体能虽然目的很明确,但并不表示有极大的稳定性。因为这种适应性反应是通过高强度的专项负荷产生的,是以超量恢复为其表现特征的,并不建立在各种器官、系统的增大、变异的基础上,即生物学的形态改造上。这就导致体能存在着时间局限性。而相对稳定的适应性反应是建立在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改变基础之上,是随着专项成绩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的。即使在某一时期已形成较为稳定的体能,但随着专项特点的改变,原有的体能将不再能满足未来专项特点的需要,也表现出时间局限性。因此,运动员通过训练获得的体能也不可能在较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维持同一水平。另一方面,人体的运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体提供能量的能力。研究表明,人体供能系统由无氧供能系统(ATP-CP供能、糖元酵解供能)和有氧供能系统构成。虽然这些供能过程发生在同一机体上,但相互之间有着一定的独立性。在维持一定长时间的工作时,虽然有着主导供能系统支撑工作,但还是要依靠互相的交替和补充。这时,各供能系统之间存在着“衔接”的问题。故这一种专项体能水平只能保持相应的时间,它表现出严格的时间局限性。 

三、评估客观性

现代竞技运动项目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竞争的胜负均在分毫之间,而反映这种活动效益的主要方式是比赛成绩,要求客观地进行评估。同时,随着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作为其基础的体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运动训练中运动员承担负荷后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等均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其训练过程个体针对性很强。因而,客观准确地测定反映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各项指标并进行科学的评估,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这也使体能水平的客观性反映越来越突出。

四、水平动态性

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通过训练刺激→疲劳→超量恢复之间的稳定与不稳定的矛盾来实现自身体能的提高。即使系统在整体上是稳定的,系统之中也可能存在着局部的不稳定性。人体适应所获得的体能不可能在较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维持在同一水平,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种作用具体表现为控制与被控制,竞争与制约, 以及协调与促进的关系。由于这种关系促使系统的状态发生各种各样的改变,因此,体能系统指标具有明显的动态性。同时,每个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与一堂训练课中机体状态也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反映这些现状的体能指标也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性。另外,机体工作时,各供能系统相互交替和补充,各供能系统存在着衔接问题,但由于各供能系统的发展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必然会产生总能量供给的波动状态。体能训练的目的之一,就是造成人体各个组成因素出现暂时的不平衡,由于人体各运动因素改善规律不同,需要的训练时间不同,同时,人体各运动机能参与运动的贡献率不同,必然会出现各种暂时的不平衡,所以,体能整体水平提高会经过一个机体各运动机能改善提高并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从而表现出更高水平的专项运动能力。

五、非衡互补性

体能系统表现为一个非平衡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非平衡是指组成体能系统的子系统及其单元的功能、作用不是等同与均匀的,这就导致各单元之间及各子系统之间互补、重组的协作及势差的动态作用;非线性是指体能系统各子系统的增长不成比例,系统的整体功能的非可加性和与之相关的放大作用;开放性一方面指体能系统从外部环境获得物质、能量,并传递信息,另一方面,指各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封闭的。由于体能系统具有开放性,一方面,它的子系统及其单元将因其非均匀性引起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如体能系统内各子系统具有高度专业化分工。正是由于该系统的开放性,根据各子系统及其发展单元的发展水平、功能等要素的不均匀性,确定其在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也确定了其相互间的作用关系;另一方面,系统的环境产生的非均匀的非线性变化使体能系统产生波动和涨落,迫使系统做出与环境相适应的选择,产生突变,形成自组织的有序结构。因此,运动员的体能是由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只有各方面协同工作,才能提高其运动能力。运动员的体能表现除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三大主要组成部分外,还由环境与主动能动性及意志品质等其它方面的因素所决定,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相互之间综合互补地组织在一起,共同表现出运动员在专项中的体能水平。

生物运动链
介绍运动机理,分享健身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