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银研究】出口创下三个“新高”——10月外贸数据点评

文摘   2024-11-08 21:53   北京  
【内容摘要】
10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5224亿美元,其中,出口3090.6亿美元,同比大增12.7%;进口2133.4亿美元,同比下降2.3%。单月出口创下三个“新高”:规模为历史同期最高点、年内最高点,同比增速达到年内峰值,超出预期且好于季节性。
出口的优异表现与外需走弱相背离。形势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前期受不可抗力影响的9月出口顺延至10月,四季度订单前置也对出口形成一定支撑。
分国别看,我国对东盟、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出口高增长,对欧盟、美国、日韩出口增速同步回升。进口的国别表现不一,自香港地区、韩国、中国台湾、美国进口正增长,自欧盟、东盟、非洲、拉美进口下滑。
分产品看,半导体产业链在全球景气周期带动下出口增速回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转正,汽车、船舶出口量价齐跌,结束了前期的高增长态势。进口方面,大宗商品进口整体回落,高新技术进口保持高增长。
年底前,出口有望在季节效应、半导体热等因素支持下保持正增长,外需走弱、价格疲软的负面影响亦不容忽视。特朗普虽已赢得大选,但对年内中美贸易的影响有限。
一、看整体:出口创新高,进口偏弱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下同),10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5224亿美元,其中,出口3090.6亿美元,同比大增12.7%,环比增长1.8%;进口2133.4亿美元,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3.9%;贸易顺差957.2亿美元,前值817.1亿美元。单月出口创下三个新高:规模为历史同期最高点、年内最高点,同比增速达到年内峰值,超出预期且好于季节性。
出口的优异表现与外需走弱相背离。美国ISM制造业PMI环比下跌0.7个百分点至46.5%,且补库周期接近尾声,14个大类行业中仅剩6个主动补库。欧元区制造业PMI虽上涨1个百分点至46%,但仍低于荣枯线,日本下跌0.5个百分点至49.2%,韩国持平于48.3%。作为全球贸易风向标的韩国出口增速由上月7.5%下滑至4.6%。
如何解释内外形势分化?主要原因是前期受不可抗力影响的9月出口顺延至10月。9月出口受不可抗力冲击突然走弱,国内两次台风登陆导致船队排期顺延、出口滞后,国际航运堵塞、美国码头工人罢工等因素导致企业的出货、物流节奏有所调整。10月份,随着天气及罢工因素消退,9月出口顺延至10月,9、10月出口合计同比增速为7.4%,与5月份以来的单月增速大体平齐。
四季度出口订单前置或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从历史数据看,10月出口环比增速低至-4.5%,出口顺延难以解释如此高的同比增速。我们认为,一方面,海外或已开始为圣诞节提前备货,航运堵塞并未彻底缓解,考虑到航运时间的延长,海外企业有提前订购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10月特朗普胜选预期增强,可能导致企业为规避可能到来的关税而提前抢出口。

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领涨出口,其他贸易领涨进口。10月份,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大增16%,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分别增长8%、5.9%。出口结构持续改善,一般贸易出口占比由62.7%提升至64.2%,其他贸易占比由15.4%下跌至13.7%。进口方面,其他贸易进口增长10.8%,其中,保税及特殊监管区域进口增长11.7%,一般贸易进口下跌7.3%,加工贸易进口增长0.8%。通过保税及特殊尽管区域进口的商品占比高达21.8%。
二、看国别:对发展中国家出口高增长,对发达国家出口增速回升
对发展中国家出口高增长。10月份,我国对东盟、非洲、拉美出口分别录得15.8%、20.9%、22.9%的高增长,意味着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在“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带动下,东盟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国的地位日益稳固。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后,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的带动下,双边贸易合作成效初现。
对美出口增速加快。10月,我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8.1%,前值2.2%,拉动出口增长1.27个百分点。美国经济降温并未导致进口需求的下滑,前文已对此做出解释,天气、罢工因素消退导致9月对美出口顺延至10月份,圣诞节提前备货亦推升了进口需求。
对欧盟出口增速回升。10月,对欧盟出口增长12.7%,拉动出口增长1.79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有企稳迹象,三季度GDP同比增长0.9%,好于预期,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和法国GDP同环比均录得正增长。10月份,欧元区制造业PMI回升1个百分点至46%,5月份以来的下滑态势出现逆转。
对日韩出口增速转正。10月,我国对日本出口增速由9月份的负增7.1%逆转为正增6.8%;对韩国出口增速由9月份的负增9.2%逆转为5%。原因之一是去年同期出口低基数,日韩分别为-13%、-17%;原因之二是半导体周期热度不减,亚洲半导体产业链保持高景气。

各国进口表现不一。自香港地区进口大增169.8%,去年同期低基数是主要原因;自韩国、中国台湾进口分别增长15.5%、14.5%,表明我国半导体进口需求强劲;自欧盟、东盟、非洲、拉美进口下滑;自美国进口增长6.6%,持平与前值。
三、看产品:运输设备出口增速回落,半导体、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回升
船舶、汽车出口增速高位回落。10月份,船舶出口金额增长13.5%,增速回落至年内最低水平。量价同步下跌,船舶出口量已于9月份开始出现下滑,10月份增速在去年同期低基数(-42%)支撑下仍仅录得11.8%;价格增速由89.9%下滑至1.5%,主要受去年同期价格高基数影响。汽车和汽车底盘出口增长3.9%,为年内最低增速,同样表现为量价齐跌,价格下跌6.4%,数量增速回落至年内最低水平11.1%。
半导体产业链出口增速回升。10月,集成电路、液晶、音视频设备、电脑等半导体产业链商品出口增速集体回升。手机出口金额录得-0.7%,高于前值-5.2%,量价分离看,出口量回升但价格继续回落。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转正。10月,地产产业链中的家用电器出口增长22.8%,前值4.5%,家具出口增长3.1,前值-12.3%。服装、纺织、箱包、玩具、塑料等轻工制品出口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升。钢材、铝材出口出口大增,分别录得24.4%、31.2%。

10月我国进口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大宗商品进口整体回落,农产品、矿产品、原油、成品油进口价格与金额增速同步回落,天然气进口量价齐增;二是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保持高增长,飞机、电脑、集成电路分别增长109.9%、51.5%、10.3%。
四、看未来:出口有望保持正增长
年底前,出口有望继续保持正增长。季节性因素利好出口,海外圣诞节备货将带动11、12月出口规模回升,历史数据显示,历年11月、12月出口环比增速分别为7.1%、5.2%;重点商品出口竞争力保持强劲,全球半导体周期带动下的电子消费品出口、全球航运周期带动下的船舶出口及新能源汽车出口有望继续保持正增长。
不利因素亦在逐步积累。外需呈走弱态势,全球制造业景气度偏弱,美国经济正在迈向软着陆,欧元区通胀抬头,降息路径变得更不明朗。价格疲软对出口形成拖累,PPI降幅扩大,出口价格指数同比延续负增长,不过,低价格亦可能产生提升出口量的效果,综合影响较为模糊。对外经贸关系冷热不均,我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合作加深的同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多点爆发。倍受关注的美国大选落地,特朗普以加征关税作为其主要的政策方针,不过考虑到特朗普明年1月份上台,暂不会影响今年的中美贸易。

【往期研究】
【民银研究】特朗普即将入主白宫,关税2.0影响几何?
【民银研究】省际外贸图鉴
【民银研究】出口遇拐点——9月外贸数据点评
【民银研究】出口再超预期——8月外贸数据点评


民银研究
民生银行研究版块专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