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局!过来人诚心说说,一年级到底该重视啥!

教育   教育   2024-09-03 21:31   北京  
文/P姐
公众号/鲁智深闯海淀


这两天翻朋友圈,有几个家里娃刚上一年级的妈,在哀嚎:好紧张呀!好紧张!


我一下子就时空穿越,想起一年前的我,也是同样的心情,每天都在心里琢磨:娃表现的怎么样啊?跟老师怎么沟通啊?要不要进家委会啊



但今年我就老淡定了,看着娃关门上学,内心开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对于安德鲁的一年级生活,之前也写过不少,我把合集链接放在这里,便于大家去翻阅:小豆包安德鲁的一年级


总体来说:挺不错的 据他自己说,是班里的学霸,以及人缘最好的人 功利点说,一年级上下学期的三好生(不叫这个名,但是这个意思)都拿到了。


今天就作为一个“过来人”,诚心说说,这一年回头看,我现在认为一年级最应该重视的是啥,给一年级小豆包的家长们一点参考~


倾听与执行


小标题我写的文雅点,但说白了就是:能听老师的指令。


我有时候看短视频,好像很多人非常羡慕国外孩子自由的氛围,能任由自己的人格生长。对比之下,国内的教育还是规矩太多,条条框框太多了些。


我昨天看一法国博主分享,她就说:她孩子的班今年是20多个人,之前班级到30多人的时候,老师和校长都罢工了,说带不过来



举这个例子的意思就是,国内的公立小学,我们现在全班是45个人,之前有不少读者评论说,班里是60+,甚至70+人的。


就这种人数规模,老师不立规矩,不要求孩子遵守规矩,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的


一年级非常吃亏是小男孩,尤其是月份相对小的男孩。由于心理年龄还不成熟,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就会破坏规矩,老师就会提点的比较多一些。


如果你家娃是这种类型,我的建议就是:一方面跟老师多沟通,其实就算你不主动找老师,老师也会找你


另一方面就是别着急,在家多鼓励孩子,年龄是个非常大的bug,有时候差几个月,心理成熟度就差出一大截,多鼓励孩子、多给孩子正向反馈,还是能更好促使他进步的。


建议不要做的是:埋怨老师,觉得老师就是针对自己的孩子。(不排除个例哈,只是说绝大多数情况)


因为,你的心态很容易影响到孩子。如果孩子对老师很逆反,他就更不想听老师指令了。


你也不要觉得,听老师指令,是为了给老师行便利。说实话,听老师指令,纯纯是为了自己。


一方面,不听老师指令的,大概率上课听课效率也不高。在校时间没有把校内搞定,出了校门还要去上课外班补校内,想想吃亏的是谁?


另一方面,功利点说,老师总是表扬的,与老师总是批评的,尤其在低年级,对于孩子的自我认知,以及集体对孩子的认知,影响其实蛮大的。


建立日常routine


每次发vlog,都有人问: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


其实这里最关键的,不是时间,而是效率。


你们有没有想过,我这种日常routine建立了多长时间


从开始的一晚上,能干两件事,慢慢增长到三件、四件、五件,这都是时间积累上去后,知识量和熟练度增加了,效率才提升了。


前两天,在群里,有个高年级家长分享,我挺有感触的。


她就说,孩子到了初中,一下子学业压力骤增,好多小学没有什么学习任务压力的孩子,心理上特别难承受。


我这个小标题用了routine,其实是想做个比喻。


就像我们护肤,早C晚A,你要先让皮肤建立耐受,之后再慢慢步入正轨,有个完整的护肤routine。


学习也是一样的,我不管你晚上是安排两件事,还是三件事,因为这个不是你安排,孩子就能完成的,是要视孩子具体情况而定的。



但一个相对固定的学习routine,是应该给孩子建立起来的,让他从上小学一开始就慢慢意识到:学习,是你生活中的一项事情。


如果一直不建立,突然有一天,到了高年级,学习压力骤增,他当然会觉得:学习是非常有压力的事情,是自己非常排斥的事情,是看了就想逃避的事情,是自己心理无法承受的事情。


最简单的建议:语数英,三学科,每个学科先安排一个任务,把routine建立起来。运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孩子如果完成这三个任务,用时越来越少了,就可以再适当增加内容了。


沟通渠道畅通


这一年,我也当了家委,多次进校园参与孩子们的活动,我确实观察到了不少,之前文章也都有分享。


总结一下就是,当不当家委不重要,让沟通渠道顺畅比较重要。


这个沟通渠道,不仅是对老师的,也有对孩子的。


比如,你孩子是个特别爱表达的孩子,那就每天有个夜聊时间,彼此分享下今天好玩的事情。


短视频里也有好多夜聊的话题,都是统一的文案,大家都可以去参考。



如果孩子真的就是不爱表达,从他嘴里啥信息也唠不出来的类型,那就跟同学家长交交朋友,多聊一聊,侧面了解一下孩子。


对于老师呢,我之前分享过一点:比较调皮的,老师会主动找你;表现特别好的,老师觉得不用沟通。


但比较尴尬的是中间段,如果你不主动跟老师沟通,老师会纠结于“这个家长不知道想不想跟老师沟通”的中,而孩子又没有啥大毛病,老师觉得主动找家长,有点小题大做。


两者就变成极限拉扯,看谁先开口了。


我的建议:再再再社恐的家长,一个学期也跟老师聊上一次,不好意思手机开口的,基本每个学期都会有家长会,等家长会完事了,多留一会,跟老师说上几句。


目的就是至少让老师知道,这个家庭对于孩子学习的态度,是关心呢,还是漠不关心呢



写实话局就是爽,一点鸡汤不掺,纯真实感悟


希望孩子们的新学期都顺顺利利


1

END

1

近期好文👇

把二年级小辣椒送走,老母亲才能谈松弛...

语文课大大大盘点,帮大家避雷

听了场“信息量爆炸”的讲座,认知又被刷新了...

当全网沉迷黑悟空时,鸡娃老母却在卷这件事...

鲁智深闯海淀
家有小娃安德“鲁”,喜欢在“智”慧的资源海洋中扑腾,一猛子扎进水很“深”的大北京,咋整?跟我一起“闯”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