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教育名人张雪峰和储殷教授辩论,主题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要不要从事高尔夫之类兴趣爱好。张雪峰的观点是,如果孩子喜欢,不管是舞蹈还是高尔夫,有什么不可以?储老师则表示反对,认为小提琴和高尔夫这些兴趣爱好,都是富家子弟玩的。
对于这两方观点,哪个更正确?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辩论这种形式很不好,大家正方反方,只是辩个你输我赢,争的是个面子,赢得是个姿态,追求真理真相的很少,说得四平八稳也没有他们追求的收视率和流量。要想获知教育领域的真知灼见,大家更值得听听案例分享,看看研究文献,读读名人传记。
普通家庭小孩兴趣爱好的问题,比他们俩这种非此即彼的说法更复杂一些。我出于自身经历,想就普通人家培养子女的兴趣爱好,发表几点我自己的看法。需要声明的是,我们的环境在美国学校,大部分情况可能对标国内中产家庭和其他普通家庭,不能直接使用的地方,仅作启发。
第一,普通人要重视兴趣爱好的磨砺作用。
普通家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其实未必是学高尔夫,还是学书法,而是要不要重视兴趣爱好。作为过来人,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课外培养的爱好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成绩不怎么好的孩子,课外的兴趣爱好,或许可以让他们“异军突起”,让他们不至于总灰头土脸。在心理健康危机四伏的这个年代,这种自尊心自信心不值得投资吗?
在成长阶段,孩子总在学习,学习是眼前的,成果是十年十几年之后的,二者长期“两地分居”,学习过程会异化,学习者容易产生倦怠。一些课外兴趣活动,会有些比赛和表演。哪怕最终小孩拿到的只是个参与奖,也会产生一些激励。很多人批评美国小孩长大后都是“奖杯一代”(trophy generation), 换个角度看,也不是坏事。如果只靠文化课成绩一项,很多人都被卷到底层,看不到希望。偶尔尝到一点对自己劳作的反馈,不管是学校汇演的掌声,还是一个鼓励的奖牌,都可以注入一些激动人心的东西。时不时扔一根胡萝卜,还是有好处的。如果一个孩子因为成绩而厌学,若是因为参加学校的篮球比赛而兴致勃勃,就不会那么厌学了。千万别忽略孩子需要的激励。
任何事情想做好,都要脱层皮。同样,一些兴趣爱好,尤其是体育项目,也会有很多失败。管理失败的能力本身就需要磨练。前几天我儿子回家找衣服,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我说找不到就别找了。他不客气地说你这是失败者的心态,一下子看不到结果就不坚持了。我想起来他过去是校队打网球的,有时候会赢,但输得很多,这让他习惯了挫折和失败,并从中培养了坚持到底,不屈不挠的生活习惯。
第二,普通家庭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改变学习绩效。
很多家长总在“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二元划分陷阱中打转,或是进入了一种学习或者课外活动的零和思维。普通家庭容易受这个思维局限,让孩子全身心去学习,“心无旁骛”。我自己小孩在高中都参加了管弦乐队。我观察自己小孩和同校同学时发现,学校成绩顶尖的学生,往往也在管弦乐队中拔尖。同样,一些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同时也是网球队的主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学习上有马太效应,凡是有的,会有更多的东西加给他,没有的,眼前所有的一点点也会被夺去?要知道,把学习搞好,和把课外活动搞好,通常需要类似的品质,例如良好的时间管理,坚韧不拔的心态,有效的练习,习惯性的反省,和强大的学习和调配资源能力。换言之,课外活动培养的一些素质,一样有助于文化课的学习。
美国大学录取,学习成绩可以说明一部分问题,但这成绩对未来成就的预测作用很有限。越来越多的美国高校,甚至已经不再看学生的SAT, ACT成绩,却把课外活动看得很重。这并不是考虑以后把他们培养钢琴家或高尔夫球高手,而是借着这些活动,了解他们的性格,预测他们未来的成就。他们不仅要看你参加了网球的比赛,也看你坚持了几年,这种坚持中磨练出来的坚韧顽强(resilience), 也可以帮学生在大学顺利完成学业。
美国大学学业负担重,进去难,读出来也难。没有恒心和毅力,不能接受失败的摔打,成功的可能性会大打折扣。未来在职场,或者自己创业,也都是靠这些抗摔打的能力。我儿子现在在上大学二年级,课业负担繁重,但我并不过分紧张。他在高中的时候,每天穿梭于三个校区,背着沉重的书包,一个肩膀抗着网球包(里面还有换的衣服与鞋子),还提着一把大提琴。下大雨的时候,为了不损坏大提琴,会在管弦乐班结束后,将大提琴举起来,涉水走到对面的网球场。如果这种事他能日复一日等闲视之,我相信他一定会挺过眼前的困难。
兴趣爱好还有很多其他作用,例如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一些团队的活动可以培养社交能力,也让小孩和不同的队员/群友配合,改进社交技能。这一切,都有助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各行各业的“大牛”,往往靠的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是把自己放进高效的网络里。高成就靠的未必都是一个人的死学,而是善于合作,寻找资源,善于沟通。这一切,通常不是学生可以从课堂上学到的。另外,我常和小孩说,身体有时候可以给头脑加油,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尤其是体育锻炼,可以减轻学业压力,为他们提供一种放松和愉悦的途径。用脑过度的学生,最可怕的休息是继续坐着玩手机,而是去做一些不一样的、卓有成效的课外活动。
第三,不要给爱好设定阶层。
储教授的一个观点是,一些兴趣爱好,如小提琴,高尔夫,都是有钱人玩的。我看过雪城大学、罗格斯大学、芝加哥大学四位学者合著的一篇文章(Heath et al., 2022),最重要的结论是,社会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更少,但若是参与,他们会比社会经济条件更好的学生收获更大。其中一个观点让我开眼界:一些打破社会阶层的兴趣爱好,会让参与者收获更大,这种“破圈”的爱好包括,白人参与赞美诗唱诗班(通常黑人学生更多),或是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去学打高尔夫球。
家境贫困但是取得了高成就的高尔夫球手还真不少,如美国的泰格·伍兹。澳大利亚的杰森·戴伦(Jason Day)。以小提琴为例,并不是所有的高手都是来自富裕家庭:雅沙·海菲茨(Jascha Heifetz,1901-1987)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他出生在立陶宛的维尔纽斯,家庭面临极大的经济困境。美国小提琴家瑞秋·巴顿·派恩(Rachel Barton Pine)成长在一个工薪家庭中,她的父母为了支持她的音乐教育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尽管面临着经济困境,派恩成功地成为独奏家和古典音乐的倡导者。过去,意大利小提琴家尼科洛·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1782-1840)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一生面临各种挑战。而来自中国的乐手,也不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豪门子弟。例如朗朗,小时候家境就很不好,是他父亲含辛茹苦,锲而不舍把他培养出来的。
我自己家也是个小小的例子,我儿子在高中阶段打网球学大提琴。我女儿学小提琴,参加高中组织的乐队,后来上大学学了小提琴和机械工程双专业。在小提琴上,虽未爆得大名,但在我们小城当时是很多人都知道。附近交响乐团曾邀请她举办音乐会。在大学期间,她师从著名小提琴家小提琴大师伊曼纽尔·波拉克,还上过当今最杰出的小提琴家帕尔曼(Itzhak Perlman)的大师班。有人问这是不是家庭环境的熏陶,我很惭愧地表示,我是百分之百的乐盲,五线谱都不认识。他们学小提琴大提琴,不是我财大气粗,恰恰相反,我只是看到他们愿意学,砸锅卖铁也愿意扶持他们。
这中间困难肯定是有的。我女儿学琴到了特定阶段,需要买一把好琴。当时资金紧张,但巧的是,我家的屋顶被冰雹砸了,保险公司给我们赔钱,让我们去换。我只是找人修了一下,余下的钱花在买小提琴上了。从理财的角度讲,这是很划不来的:如果换了新屋顶,后来卖房会有个更好的价格。可是回头看,这种“屋顶换乐器”的做法,并没有什么错误。
好消息是,并不是所有的兴趣爱好都是天价投资,有时候一个家庭只是不愿意在教育上投入而已。如果一个家庭, 把自家的资产全放在房子等不动产上面,没有流动资金去扶持孩子学习或者他们的兴趣爱好,或是根本舍不得,有钱放在股市里,老指望日后发大财,而不愿意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花出去,在我看来才是失策的。对于子女的投资才是最好的投资。我个人的观点是,别的方面可以节省,包括可以几年不买新衣,房子可以住小一点,但在教育上一定不能吝啬。
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戴维·爱泼斯坦(David Epstein)《广度》(Range)这本书说的那样,要让其广泛尝试,一旦发现孩子有兴趣爱好,要去扶持。这兴趣爱好并不是天生就会有的,在早期阶段要家长适当督促一些,等小孩通过掌握技能,尝到了一些甜头,他们自己的内驱力会开始起作用。这时候家长负责投资即可。兴趣爱好的回报,未必都是成名成家。我自己小孩觉得有兴趣爱好就很好,过去的琴童,今日带着爱好和技能,常去教会、婚礼、节庆演出,他们乐此不疲,或许这也是一个值得欣慰的结果。更让我欣慰的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责怪我们没有给他们更多资源,而是感谢我们曾经的付出。这种态度,让我觉得任何投资都值了。作为父母,夫复何求?
参考资料:
Heath, R. D., Anderson, C., Turner, A. C., & Payne, C. M. (2022).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Disadvantaged Youth: A Complicated—But Promising—Story. Urban Education, 57(8), 1415–1449. https://doi.org/10.1177/0042085918805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