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件小事。
前一段时间,我曾经感叹美国医疗费用太高。我坐过一次救护车,也就20分钟不到的距离,居然要收我三千多刀。保险公司支付了一点,还剩下2979要我掏。早知这样,我慢慢走过去,也不用他们的服务。
为什么这么贵?保险公司有两种理赔方式,一种是协议内(in-network), 一种是协议外(out of network). 协议内的医生和医疗服务,是保险公司和他们有合同,价格比市场价便宜一些。协议外则是双方无合同关系,价格较高,病人自己支付的更多,但是像救护车这种多属外包,常常是漫天要价。需要使用的病人,通常状况不佳,哪有可能搞清楚是不是网络内。我多次和救护车公司解释,他们就是不听。而要我跟保险公司去讲。
于是文科生用三寸不烂之笔,来回发邮件,保险公司做了一番调研,多赔了三五斗。最后,余下需要支付的只剩下四百多。我还没收到账单,或许会来,或许永远不会来。我的另外一笔账单,后来也从四百多,砍到了一百多。
保险公司基本上还是比较靠谱的。
再说一件小事。去家庭医生那里年度检查的时候,我问医生,另外一个医生给我开的降糖药,一瓶要700多,能不能给我找个替代的,普通的,价格便宜一点的。医生好奇,说你自己支付的co-pay多少,我说30. 他说那也不多啊。我说正是,就是我搞不懂,为什么我付30, 保险公司付那么多。我感觉保险公司为人民服务,支付太多,搞得我很不好意思。
医生说他从业这么多年,还很少有我这种病人,替保险公司操心的。他说你其实不用替他们省钱,保险公司会算账的。如果你不吃这个药,突然身体状况恶化,他们支付更多。他现在付这个钱,对他们还是合算的。
一想还真是这逻辑,我们去体检,保险公司还给我们返现金 —— 其目的也是让我们多去体检,防患于未然。虽然这一切万恶的资本主义都精算过,但颇为人性化。
事实上,他们在我住院出院后,曾经给我指派了护士,多次在线上指导我如何注意,如何吃药等等,直到我说不用追踪了。乖乖隆里冬, 这简直是老干部的待遇了。
由于身体状况完全好转,我吃药也马虎了,索性不吃了。药房开的药我也不去取了。
过了几天,保险公司就找上门来,发邮件嘱托我不要忘记去拿药,甚至告诉我如果不方便去取药,有什么办法可以在家通过邮寄的方法去领取。怎么知道的?都是大数据告密的。
等等,不知道我拿药,更多是你们自己出钱吗?哪有这种保险公司?不过想到医生说过的话,还是理解了很多。但这种提醒,还是让人感觉温暖。
和英国、加拿大等地相比,美国医疗费用高昂,体系更错综复杂,但一旦适应了其中的逻辑和举措,就难以适应其他的方式。人不怕有规律的复杂,更怕混乱的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