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了李松蔚《5%的改变》P250-P272.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系统论一直讲“稳态”,很多人在网上提问的时候,其实都是在一个稳态里,有很多千丝万缕的力量维持着他的“不变”。他提问虽然是为了要一个建议,但要来的建议也不是为了改变……1.过去几年,我学会了用系统思维看待问题、应对问题,这个思维工具对我的帮助特别大,它让我变得更有耐心,对问题的思考与理解也更加深刻。以前我读书的时候,只能零散地捕捉书里的信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近几年,尤其是啃读完《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自己居然生长出了一种可以看见结构的能力。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优秀的建筑师看某个建筑物,他能够很快看见建筑物的基本结构。我还没办法用文字把这种能力描述出来,我只能说:这种感觉很棒!它让我感受到自己的大脑确实升级了。2.因为有系统思维打底,“稳态”对于我来讲,不算一个陌生概念。在此之前,我已经在用类似的思维方式来评判文章和书的好坏。我认为,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里,作者的观点、或者其所信奉的理念,应该是一以贯之的,是稳定的。因此,要想评判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好坏,我们首先要去寻找文章的核心观点,或作者所信奉的核心理念。如果作者没有观点,也没有信奉的理念,这样的文章就没有可读的价值。如果作者的观点与其信奉的理念之间相互矛盾,或者作者的观点与其实际行动之间相互矛盾,这样的文章也没什么可读的价值。在我看来,好的文章(书)都应对是言行一致的。3.再来看李松蔚在对话中谈的“稳态”,它指的是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稳定的状态里,有很多千丝万缕的力量维持着他的“不变”。因此,我们不能像评判文章一样,以“稳态”作为评判一个人状态好坏的标准。对于人而言,“稳态”是一种日常状态,要想真正理解一个人,我们就需要去弄明白,他身上到底有哪些力量在维持他当前的这种“稳态”。因此,我们需要捕捉更多的信息,在信息与信息之间建立合理的关联(并时时对这些关联持怀疑态度)。所谓的“稳态”,意味着个体身上的力量与力量之间,存在一种“说得通”的联系,有的时候,这种联系需要“稳态”被打破时才能看见。比如,婴儿在很平静的时候,我们是不知道哪些因素令他平静的。直到他突然哭闹起来,“稳态”被打破了。妈妈给他喂奶,他表现得不敢兴趣,说明不是饿哭了。打开纸尿裤,哭闹的原因找到了。帮孩子擦好屁股,换上新的纸尿裤,孩子很快重新恢复平静。由这次“稳态”被打破,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干爽的纸尿裤是让婴儿平静的一个因素。“10天读完《5%的改变》”阅读笔记目录
如果你想改变,不妨先从“5%的改变”开始 | 10天读完《5%的改变》day1
给生活来一点小小的仪式感 | 10天读完《5%的改变》day2
“就算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也能做点什么” | 10天读完《5%的改变》day3
把“原生家庭”当成“童年阴影”的同义词,这种看法本身是有问题的 | 10天读完《5%的改变》day4
用课题分离的思维,对父母督促孩子写作业这件事做责任拆分 | 10天读完《5%的改变》day5
要想体会人生的云淡风轻,就要有能够“熬住”的韧性 | 10天读完《5%的改变》day6
这可能是经营好夫妻关系的第一原则 | 10天读完《5%的改变》day7
“除了家庭的角色之外,我还是我自己” | 10天读完《5%的改变》day8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橘林教育书店选购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