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了李松蔚《5%的改变》P87-P114.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那些让我们困扰半生的问题,其实我们从没有认真地看过。
我今天的阅读有下面几点思考:
1.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自己。——读《在亲人面前最暴躁》,这句话一直盘旋在我脑海。当我把它写下来的时候,我才发现,这句话其实是“认识你自己”的通俗化表达。
2.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认识你自己”是一件重要且不易的事,他才会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持审慎的态度;一个人只有意识到“我们并不了解自己”,他才更可能从自身出发,寻找改变的突破口。就像李松蔚给自述“非常暴躁,没有耐心”的提问者的建议:“记住她(妈妈)说哪句话会激发你的愤怒。那句话最好一字不差地记下来:争吵是怎么激发的?你又会怎么回应?最好也能记住原句。”
我觉得,类似的观察任务,适合每一个容易在亲密关系中陷入负面、又真心想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的人。
的确,就像李松蔚所言,“那些让我们困扰半生的问题,其实我们从没有认真地看过。”当我们认真、仔细盯着问题去看时,问题就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软化”。
3.第二章的“改变的工具箱”,第一个工具是“课题分离”,李松蔚说,这个行动原则“在处理家庭问题时尤其适用”。
简单地说,就是要区分一个问题是谁的“课题”。谁的课题,谁负责解决。
区分的原则很简单:这个问题让谁感到困扰?谁困扰,就是谁的课题。
作者在书里举的都是成年人与其父母的例子。其实,这个原则在父母处理亲子关系时,同样适用。
就拿父母督促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来说,写作业是孩子的课题,督促孩子写作业,是父母的课题。所以,有两个极端的底线需要先明确,第一,父母不能替孩子写作业;第二,父母不能通过暴力的方式逼迫孩子写作业。
明确了这两条底线,我们就会发现,督促孩子写作业,真的非常考验父母的方法与智慧。分享几个亲测有效的方法:第一步,跟孩子明确一点,作为学生,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一点,不容商量。第二步,要求孩子写完作业,才能玩,顺序不能调换。第三,孩子只要完成了约定的作业,父母就给予表扬,而且绝不临时额外加量。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我也这样做了啊,就是不管用,孩子就是一直在那里磨,或者,就是跟父母斗气。
“督促”是父母的课题,但“督促”并非时时有效。很多时候,父母接受不了督促无效的结果,生气,愤怒,或者感到困扰,如何处理好这些情绪,是父母的课题,需要父母自己去解决。
作业是孩子的课题,他没有完成,他就要面对一些自然后果——之后的娱乐“自然”取消;第二天到学校,“自然”接受老师批评。孩子必须自己去面对、去承担这些“自然后果”。在我看来,这也是家长的一种“督促”方法。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橘林教育书店选购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