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个心理学视角看待“问题”,很开脑洞! | 10天读完《5%的改变》day9

教育   教育   2024-08-07 21:01   福建  
今天,我读了李松蔚《5%的改变》P209-P249.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用系统治疗的语言,就会说这些问题是“有功能的”。
我今天的阅读有下面几点思考:
1.先用“系统治疗”理论对几个案例做简单的分析——
在《所有人都讨厌我》中,问题是“暴食”,“暴食”的功能,是提问者以此来抵抗头脑中想象出的他人对自己的厌恶。
在《我为何如此虚荣》中,问题是“虚荣”,“虚荣”的功能,是提问者以此来获得某种自我的价值感。
在《住在孤独的城堡里》中,问题是“不出门”,“不出门”的功能,是可以回避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回避各种不适……
在《如何安放控制欲》中,问题是“控制欲”,“控制欲”的功能,是可以让自己获得某种“想当然的控制感”(妈妈以为强控制可以给自己带来控制感,事实不一定如此)。
在《身体症状与人际关系》中,问题是“耳鸣”,“耳鸣”的功能,是可以缓解自己因能力不足、成绩不够好所带来的愧疚感。
2.在《所有人都讨厌我》这个案例中,问题和功能构成了一个循环,提问者因为“暴食”导致肥胖等问题,肥胖又令她更厌恶自己,而她抵抗这种厌恶的方式,就是“暴食”。打破这个循环靠的不是禁令,而是“允许”——让提问者知道自己可以这么做。
李松蔚给的唯一的建议就是:主动策划以此暴食,把它策划成“幸福地吃东西的一天”。“在这一天里,你吃东西不是因为情绪失控,而是当成一种享受,对自己的犒劳。”
这个建议给我带来了一个重要启发:人的每一次积极主动的行动,都是一次生命活力的展现,都能为自己的生命注入新的能量。人既在行动中展现活力,也在行动中增添活力。
3.其它几个案例则在提醒我们,要想真正看清问题,需要同时看清与问题行为黏连在一起的功能(这个问题行为对于当事人有哪些“好处”)。在学校里,最常见的一种问题与功能的黏连现象就是:孩子因为恐惧、厌恶学校,从而表现出一些身体的病症,如发烧、晕厥等等。这些病症能够帮助孩子远离他所恐惧、厌恶的学校。因此,要解决孩子发烧、晕厥等身体病症,核心是要帮助孩子去除学校中的恐惧、厌恶因素。
4.我还想起了自己的一段小时候的经历:我在青少年阶段是一个特别内向的孩子,“内向”这种性格特点,在我小的时候,常常会被大人说成是性格“有问题”。现在看来,他们所说的“问题”,其实说的是,这样的性格无法在社交场合中实现某些功能,比如,结交朋友,攀附上级……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所有的亲戚都告诉我,走上社会之后,要学会抽烟喝酒,所谓“烟搭桥酒铺路”。因为没有听从他们的“教导”,我也一度被认为是有“问题”。
类似的完全依赖于某些观念或社会功能来定义的“问题”,当这个观念变得不成立,或者,这项社会功能变得无意义时,“问题”也就不再成为问题。

这是我开的书店欢迎个人选购、学校团购!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橘林教育书店选购更多好书

橘林教育陈文芳
①为教师和孩子精选好书; ②提升教师阅读和写作能力。 购书点击【橘林教育书店】 听课点击【橘林教育教师成长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