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怎么用好课标?读苏明强教授的这本书就够了!

教育   2024-11-10 12:57   福建  

图片来源:alfexe/视觉中国


数学课程标准是数学教学、教材编写和考试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师备课、教学研讨和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用好数学课程标准呢?这是教学实践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然而,长期以来,广大一线教师都知道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却觉得理论性太强,不知道该怎么用。
关于这个问题,在《小学教师怎么用好数学课程标准》一书中,苏明强教授给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通过基本理念正确树立教学观念;
通过核心素养准确把握教学导向;
通过数学“四基”深刻分析教学内容;
通过数学“四能”紧密关联核心素养;
通过行为动词规范拟定教学目标;
通过问题驱动创新设计教学过程。
苏明强教授说:
我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传授者:自2005年以来,我年复一年,在泉州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大二学生相关课程中传授着课程标准的理念。
我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建议者:2020年撰写文章为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六条建议(详见本书的附录),部分修订建议已被课程标准修订组采纳。
我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者:2012年曾撰写了五篇文章解读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2022—2023年将撰写15篇文章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
我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践行者:过去的10年间,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努力践行《2011年版》的教学理念。
我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推广者:2012年我开始组建一支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团队,每年秋天定期举办一届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到2022年,围绕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已经举办了10届70场专题研讨活动;2018年12月申报的教学成果——闽派小学数学名师“1+6+N”协同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2月以来,我们开始在江苏、浙江、甘肃、贵州、上海、山东、河北、河南、安徽、重庆、广西、黑龙江、广东、内蒙古、山西、云南、新疆、黑龙江、福建等1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1个研究中心、13个工作站和58所实验学校,推广践行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带领全国范围内更多教师协同发展。
我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受益者:践行课程标准理念的10年教学实践,让我懂得如何把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我懂得如何把课程标准理念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让我懂得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与小学生交流互动,让我懂得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痛点所在,也让我懂得课标组专家心中憧憬的数学课堂新样态。
2022年5月16日,史宁中教授观摩了我的一节研究课——“真分数假分数”,他给予的肯定与积极评价,让我进一步明确了前行的方向,也让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之路更加充满信心。
本书的写作过程,实质上也是我10年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一次阶段总结与反思的过程,我非常愿意通过本书与读者分享我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思考。
本书针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痛点问题,根据《2022年版》,立足小学数学教师和大学师范生的专业发展需要,试图从基本理念、核心素养、数学“四基”、数学“四能”、行为动词和问题驱动等六个维度,阐述树立教学观念、把握教学导向、分析教学内容、关联核心素养、拟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等六个基本的教学问题,以此诠释在教学中教师如何用好数学课程标准的问题,希望能为教师和大学师范生的专业成长提供一种有效的帮助,能为教学实践提供一种有用的参考。
小贴士: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简述
我国1923年颁布了第一个课程标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算术课程纲要》,1950年颁布了第七个课程标准《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2年颁布了第一个教学大纲《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2000年颁布了第八个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1923—2000年间,我国共颁布了7个课程标准和8个教学大纲,修订和颁布没有固定周期,平均每5年修订并颁布一次。进入21世纪后,到目前为止,我国共颁布了3个课程标准,分别是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2011年颁布的《2011年版》以及2022年颁布的《2022年版》,大约每10年修订并颁布一次。在这100年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23—1950年):这一时期的课程标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课标的内容从目的、程序、方法和毕业最低限度的标准,发展到目标、教材大纲和教学要点。在1950年颁布的《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中,目标开始关注儿童的正确观念和常识、计算技术和能力、钻研问题的方法和习惯以及爱国主义思想和国民公德。教材大纲详细规定了笔算和珠算的内容和要求,教学要点详细规定了教材编选要点、教学方法要点和教学设备要点。
第二阶段(1952—2000年):这一时期把课程标准改为教学大纲,体现了大教学观,从直接编译使用苏联小学算术教学大纲到逐步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教学大纲,初步形成了三维目标(当时称为教学目的),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和思品三个方面。这一时期不仅规定了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而且详细规定了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同时,在附录中给出教学要求用语的说明,把有关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并对教学要求中的7个常用语“知道”“理解”“掌握”“应用”“会”“比较熟练”“熟练”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第三阶段(2001—2022年):这一时期把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体现了大课程观,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合并改为《实验稿》,详细规定了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数学活动经验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目标要求,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阐述。在内容标准中详细阐述了各个学段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分成三个学段分别阐述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
在《2011年版》中,对课程目标进行了调整,把“双基”拓展到“四基”,把“两能”拓展到“四能”,首次明确提出“四基”“四能”的目标要求;对课程内容领域的表述进行了调整,把“空间与图形”修改为“图形与几何”,把“实践与综合应用”修改为“综合与实践”;增加了附录,在附录1中对描述结果目标的四种不同水平行为动词和描述过程的三种不同水平行为动词分别进行了解释,在附录2中列举了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的实例。
《2022年版》整体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特点,“四基”和“四能”保持不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继承,融入核心素养,贯穿课程标准的始终,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发展。对于数学核心素养,明确提出“三会”的目标要求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主要表现在数感、量感、几何直观、空间观念、符号意识、创新意识,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主要表现在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主要表现在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至此,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四基”“四能”和“三会”的理念基本形成,这是我国百年来数学教育研究的重大成就,这些理念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贯彻落实和实践检验。
(文章来源:苏明强《小学教师怎么用好数学课程标准》)

阅读原文进入 橘林教育教师成长学院 收听线上课程

橘林教育陈文芳
①为教师和孩子精选好书; ②提升教师阅读和写作能力。 购书点击【橘林教育书店】 听课点击【橘林教育教师成长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