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性就是波斯细密画的个性

文化   2022-05-05 23:10   江苏  

(此文写于53天前,因为做志愿者而没有及时贴上来。后来又想等上海“好了”再发。现在觉得这些都是多想。写了就发嘛。)

去年,买了一本书。因为眼睛老花读书困难,我已转向阅读页面可以调亮字形可以调大的电子书,所以这是去年买给自己的唯一一本纸质书,书名《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幅画》。

这是一本糟透了的书,印刷差、翻译差,只能勉强当索引片用。

不过我还是找到了利用它的好办法,就是用“画一遍”的办法,来读一读这本书。到目前为止,以这些小到看不清的图为蓝本,用一平尺的宣纸,潦草地涂了60多张模模糊糊的“名画印象兼解构”,更偏重“印象”。

为什么偏重的是印象呢?除了看不清之外,更重要的是大多数画,我几乎不了解。不了解又怎么解构?

比如《胡马伊在胡马雍城堡门前》(1396年纸本水彩)这幅现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的画。

我书里的图是这个样子

网上找到的是这个样子

书上介绍,这幅画是诗作《胡马伊和胡马雍》的几幅插图细密画之一,取材于14世纪卡瓦朱.科尔马尼《三卷诗》手稿中的爱情故事,朱奈德.巴格达第在1396年完成了这幅画作。

百度搜索《胡马伊和胡马雍》,除了一个短视频——视频将本书中介绍此画的文字照读了一遍,再搜不到其他。

卡瓦朱.科尔马尼搜不到。

朱奈德.巴格达第搜不到。

换了必应继续搜索(期间经常又倒回来用百度)。这一次有了一点似乎可以联系的内容,比如,藏于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的《胡马伊与胡马雍夜间在花园中幽会》,也是细密画,这幅画创作于1435年左右,帖木儿帝国二代君主沙哈鲁统治时期,作者是帝国宫廷画师、赫拉特画派代表人物吉亚斯·埃尔-丁·哈利勒。哈利勒创作这幅画,是为诗人哈杰维·克尔曼尼的诗。

哈杰维·克尔曼尼在百度百科上面有词条了:波斯诗人,生于克尔曼(Karman,今伊朗境内)。在当地完成学业后,外出游学,拜苏非长老阿拉·道莱·希姆南尼为师。旅居设拉子期间,与哈菲兹过从甚密。诗作有《光明之园》、《至善书》(Kamalname)等。还仿照尼查米的《五卷书》(Khamsa),写成《胡玛依与胡玛雍》(Humay wa Humayun)、《鲜花与新年》(Qul wa Nuruz)等爱情故事诗。

瞧,卡瓦朱.科尔马尼,哈杰维·克尔曼尼,至少,科尔马尼和克尔曼尼发音基本一样,是同姓之人吗?

另外搜到一篇介绍名为《波斯王子胡马与中国公主胡马雍在花园相会》的画的文章,这幅画与《胡马伊与胡马雍夜间在花园中幽会》一画完全相同。这篇文章被转来转去,我没找到作者名字。文章开头写:感谢帕慕克!因为他的《我的名字叫红》,汉语世界的人们逐步熟悉了波斯细密画,而《波斯王子胡马与中国公主胡马雍在花园相会》又是波斯细密画在汉语世界里知名度最高的一幅。

波斯王子胡马与中国公主胡马雍在花园相会

文章说,该画是为叙事诗《胡马和胡马雍》所配插图。诗歌说的是波斯王子胡马在梦中遇到了中国公主胡马雍,为此他放弃了王位,并且不顾旅途险阻,一心到中国寻找胡马雍。他们的爱情感天动地,最终胡马雍随胡马去了波斯。

文中介绍了画的作者吉亚斯·埃尔-丁·哈利勒,他是帖木儿帝国画家,生卒年代不详,是赫拉特细密画派代表人物。

胡马雍这个名字好奇怪,这位中国公主一定不是汉族人。让我来搜一搜胡马雍。

有一位印度莫卧儿帝国皇帝,叫胡马雍1508年 — 1556年,男),与前文的胡马雍肯定不是一回事,他是阿富汗人。位于印度新德里东南郊的胡马雍陵还是世界文化遗产。看样子胡马雍这个名字在诗人生活的那个地区,很有异域风情,至于这个异域是中国,还是阿富汗,诗人管不着不爱管根本不管。

用必应搜索朱奈德.巴格达第,也查到一点内容。在俄罗斯南部城市杰尔宾特(Derbent),有一座主麻清真寺(Juma Mosque),这座清真寺是俄罗斯最古老的清真寺。在主麻清真寺(Juma Mosque)的内院,种植有古老的悬铃木(Platanus trees),其历史可以追溯到9世纪。据传说,它们是由著名的波斯神秘家(Persian mystic)兼苏菲派圣人(Sufi saint)——巴格达的朱奈德(Junayd of Baghdad)种植的。

我不屈不挠地搜索了“主麻清真寺”,其实就是清真寺的意思。

9世纪的朱奈德,和1396年画出《胡马伊在胡马雍城堡门前》一画的朱奈德.巴格达第,必须不是一个人啊。

这么一番折腾,消磨时光几何。对于这幅画,我的认识仍旧仅局限于这本我非常瞧不上的书里的简短介绍,没有任何拓宽。

那就回到《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幅画》这本书中吧,书中这样介绍朱奈德.巴格达的风格的:他的风格很典型地综合了中国艺术——它随着蒙古入侵波斯而在13世纪传来——和传统的两河流域艺术。到14世纪后期,这两种艺术已经完全地融为一体,到达“浪漫主义”风格绘画的顶峰——被称为设拉子画派。

这种阅读感受怎么样?反正我忍不住又吐槽一遍:翻译得遭透了。

书中对该画的画面做了简单介绍:胡马伊是求爱者,而被追求的胡马雍则从装饰华丽的高塔上俯视他。这是那个时代典型的细密画,这个场景是从一个很高的点来观看——有时候称为“真主之眼”。

我把书上的画用手机拍下来,放大,仔细地看胡马雍公主,确信她不是汉族公主。应该是类似图兰朵这样的公主。

书里还讲了这幅画的构图:巴格达第对写实主义的透视法没有什么关注,他的注意力反而集中在构图上,他用环形排列故事的所有元素。

再然后是书作者对该画的个人观感:人像小、表情呆滞、中国艺术的影响、童话般的氛围。

最后总结:这是一幅绘制得极具风格的而又迷人的爱情画。

 

接下来,我要死磕的是细密画。顾名思义,细密画一定是又细又密,确实如此。所以,细密画给人的感觉,总体是装饰性的。细密画一般指波斯细密画,设拉子画派、赫拉特细密画是波斯细密画不同时期最兴盛的画派,严格说并不能算画派,只是以所在城市命名。

按理,我必须先要死磕一下那个时段的波斯历史(也就是今天伊朗为主的那一带)。但是我在网上稍事搜索,稍事阅览,就感到头晕眼花,牙齿还疼——这玩意儿太硬啃不动。

多么杂糅!

宗教、政权、文化,各种交流和碰撞。什么时候要能去看看就好了。

有一个知识点我做了一点点了解,即帖木儿帝国(1370—1507年)。这是西察合台汗国的一个蒙古贵族帖木儿(其实译作铁木儿更好)建立的帝国,帖木儿娶了东察合台汗国王室黑的儿火者的女儿,黑的儿火者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所以帖木儿取得了政权的合法性,也可见帖木儿帝国根子里是蒙古帝国。帖木儿通过战争,帝国不断扩大,他希望复兴蒙古帝国,当然他和他的子孙们并未能有伟大复兴。帖木儿帝国的疆土包括今天的亚洲西部半岛、印度一部分、伊朗、中亚和南亚部分等等,重要的是不包括中国。这个帝国融合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并进一步发展了突厥伊朗文化(别问我这是什么文化,我不懂)。首都撒马尔罕逐渐取代巴格达的文化地位,成为穆斯林的学术中心。

作为一个野生“学者”,我觉得,浅浅地、一知半解地、概览一下绘画方面的内容,也很不错了。所以后面我就仅看细密画。以下文字是我用网上内容整合而成的,查重率高,仅仅是我的学习笔记。

一,波斯细密画,从公元13世纪到17世纪,广泛流行于当时的波斯文化区,包括奥斯曼土耳其和莫卧儿印度在内。最初,是各类抄本书籍的装饰,有边饰和插画,后来也被用在扉页、徽章、盒子、首饰上作装饰。14到16世纪为其全盛期。早期画风受希腊、叙利亚艺术影响,13世纪(也就是中国的元朝)吸收了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构图的一些方法。波斯细密画题材有神话、寓言、英雄、帝王、宴乐、游猎、幽会等等,带有瑰丽的世俗感,令人联想到《一千零一夜》。

二,设拉子画派设拉子是波斯南部的重要城市,设拉子画派具有浓厚的古波斯风格,人物排成一线,互不重叠,底色衬托红或黄色,云彩、树木等几何图案化,追求平面装饰效果。15 世纪中叶波斯细密画基本分为具民族风格、以装饰效果为主的设拉子画派和吸取东方艺术因素、受到拜占庭和威尼斯影响的大不里士画派。

三,赫拉特细密画,晚于设拉子画派,15世纪在帖木儿王朝赞助下,兴盛于阿富汗西部赫拉特城的细密画派。作品通常是在诗稿中加插图,有时作于丝绸上。赫拉特画派的风格取自大不里士画派、设拉子画派等多种绘画传统。但对其影响最大的是来自蒙古和贾拉伊尔画派的透视法。在赫拉特画派细密画中,呈现各种重叠的平面,有成群的或单个的人物,互相重叠的人物或风景并列,产生前后交错的效果。

下面谈谈我的感受。总要谈自己的感受的,不然写这篇学习笔记有什么意思呢?

波斯细密画最明显的特征是装饰性,这种装饰性表现在构图(形式美)和色彩(鲜艳)上,更表现在色彩的平涂上。我相信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一定学习参考过波斯细密画(虽然好像一般对他的介绍上没有这一说法)。

早期波斯细密画里的蓝色真是吸引人,蓝得鲜艳勇敢,有着孩子般的活力。越往后色彩越文雅,反而失去了原始的本真。

其次是透视,好像是想怎么透就怎么透,既不焦点透视也不散点透视,但又不是完全不讲透视,画当中会有多个空间透视。后来毕加索等人的立体主义是不是受此影响呢?我不知道。但是,这绝对是波斯细密画不同于其他绘画的显著特点。这个特点也是越往后越不强烈,好像岁月渐渐消弭了原始的本真,她被其他文化同化了。

有些文章里说波斯细密画画得“栩栩如生”,反正我看不出来,尤其人物的刻画,一点不栩栩一点不如生,装饰性的特点之一就是——

不个性。

不个性就不会很生动,就不会栩栩如生。

何况宗教之下,人是面目模糊的。想想欧洲中世纪的镶嵌画,和波斯细密画是不是有点共同之处?其中的人物,是不是都缺乏表情?

所以,我对波斯细密画中的人物有一个总结:他们都是共性的。

就像《清明上河图》里的人物,那是一个群像。

细密画里的中国元素,勾线方式应该来自中国工笔画。图式上,最最中国的是山,其次是云朵,人物是中国人穿上对中国人而言异域的服饰(脸是中国的气质不是)。色彩没有受到中国影响。

传统的细密画画面很满,充满图案式的植物。

最近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在举办“波斯之魅——伊朗细密画艺术展”,往常我是会奔过去看的,然而虎年的疫情管控管控得人动一动需要很多手续,我怕烦,一直没有动。而最近上海的场馆好像又都暂时关闭了。

我纸上谈兵,以安慰动弹不得的灵魂。

这些细密画好玩好看

我的细密画印象也好玩的吧?


朝洁图
就算是美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