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子玉老师给我布置家庭作业,叫我写写阅读残雪的感想。
子玉老师,无锡人,在苏北金湖县中学教书直至退休。老师没有教过我,然而但凡当年金中的学生都知道他,他对待学生极好。我哥哥非常喜欢他。
我奶奶姓薛,自常州薛氏,我相信子玉老师也是常州薛氏一族。我奶奶的父亲毕业于三江师范,在乡里教书,无奈地被推选为地方的一个什么长。过去基层自治是真的自治,当什么长是要为乡里办事,办事是要花钱的,因此我奶奶的父亲很穷(幸亏如此,后得乡民保护),欠下很多债,我爷爷替他还了好些。这些是父亲曾经告诉我的,我也曾写过。父亲与子玉老师都在金湖县教书,虽没有做过同事,但也是彼此相熟。
啰嗦这么多,只为说明一句:子玉老师的话我要听。
残雪的书,我可能几年前读过她的一本自选集,其余的,完整读过的只有《趋光运动》。小说翻过好几本,没有读完的原因不是她写的问题,是我读了开头之后放下了,便没有再读下去。记得《黑暗地母的礼物》,感叹其力量,以及诗一般的描绘,写的那些场景,都似曾相识。而名气很大的《黄泥街》,总让我感到在模仿《百年孤独》。可能是此书中残雪的意识流所经之处,我基本没有体验过,所以《黄泥街》我不很赞赏。
由此可想,残雪是不是有着覆盖人类的野心或者能力?大概是没有的,谁都不会有。她非常高级这确定无疑,不是因为她写的东西看不懂而高级,而是她探索的深度。但是她和我们一样,受限于自身的接触范围。
这些天读到一些文章,说残雪写得如何不好等等,煞有介事。不是不能说残雪写得不好,但必须言之有物,而不是为了说不好就往各种不好上面靠。一个好作家的必要条件,是她对自己是否诚实。好作家往往最先暴露自己,对自己的剖析从不手软,比如张爱玲。但是坏作家对自己却各种粉饰,光滑无缝。我认为残雪的《趋光运动》,就是对自己暴露得极其真诚的好书。为什么暴露自己就大概率是好书?因为凡事“我”来做,最可自由,最可无边无际。残雪做到了让自己触及得更广远。
九月份我在电影院看了两部电影,《奥本海默》和《觅渡》。不要问我为什么看了《觅渡》……这两部电影是可以一起讲的,因为,都可看做传记片(不知道这两部电影的可先百度)。两相比较,《奥本海默》中的奥本海默泥沙俱下,《觅渡》中的常州三杰光滑得一个缝都没有。
在这里我“科普”一下常州三杰,指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三位先贤。其中瞿秋白和张太雷在常州出生、长大,在常州读书并且是同学,他们的家人一直在常州生活。恽代英其实和常州的关系并不大,他的主要活动都在武汉。不过恽氏是常州大族,常州画派始祖恽寿平即此一族。
电影《奥本海默》和残雪的小说有一点共同之处,应该说是诺兰和残雪有一点共通之处,那就是“片段”。他们喜欢呈现片段,或者叫碎片,这些碎片独立存在,他们有时候会故意隔断叫做“逻辑”的东西,故意去除掉人类讲故事听故事的天性习惯,他们让碎片和片段就一个个流动下去。当然诺兰最终是要让片段连成的一个整体完成故事的,而残雪,她不在意是不是连成,她需要读者参与,每个读者可以自行的连缀或者不连缀她描画的碎片。
残雪的碎片,至少《黑暗地母的礼物》一书,是很有意向感的。我没有读完,按理不该随便发表意见的。
那就说说我看过的电影《觅渡》。
《觅渡》非常整全(不是完整),怎么样的整全呢?三位伟人,他们年轻帅气,朝气蓬勃,当然很美,穿着体面,饮咖啡和酒,一杯接一杯。在莫斯科的场面很美,感觉这样的生活真好。他们面临的危险就是最后都牺牲了,他们哭他们笑,他们深沉他们轻盈,如果光看电影我就不知道为了什么他们要白白牺牲性命——我说的是在电影里。现实中当然我们都知道——至少导演默认我们都知道,他们为什么抛头颅洒热血,编导已经自行把故事的前传认定下来,认定人人都知道——革命不需要讲道理道理在教科书里老师都灌输了。
其实《觅渡》也是以几个段落(碎片)构成,并且打破时序,与诺兰的《奥本海默》有类似处。这是电影蒙太奇的长处,利于这么表现。《奥本海默》的碎片呈现角度很多,所以奥本海默这个人物就很丰富,他如此纠结,人生中很多狗屁倒灶,在经不起审视的时候他显得恍惚、脆弱,他造出威力巨大的原子弹,自己却像被原子弹炸出来的碎渣,需要努力将一个个渣渣拼凑修复出来,还原一个自己。《觅渡》就很单一,一切碎片为伟大而生,为庄严而死,他们生下来就是伟人。而且,现在无论是技术手段还是演员相貌,都可以造出更加的无缝光滑。一切都是那么美,电影的用光很足,很明亮,美好的青春,美好的热情,美好的友谊,美好的憧憬,虽然这么美好和明亮,他们…还要…前赴后继……
《觅渡》的讲故事,正好和残雪的小说相反。残雪没有任何结论,她冷静,即便是暴露自己,也要撇清,不下结论。诺兰的《奥本海默》是有结论的,就像他的大部分电影,时间和空间终将连缀,奥本海默终将等到结局,《星际穿越》里的爸爸终将与女儿相见,《敦刻尔克》里的士兵终将撤退,《盗梦空间》里的小李子终将去拥抱儿女(哪怕是在梦里)。不然诺兰的电影怎么可能卖座?但是《觅渡》讲故事,结论是下在故事之前的——他们都是伟人,这不是一部需要观众去一起探索一起和电影里的人物成长的电影。
但是大多数中国的观众和读者,我说的是大多数,还真的不习惯通过阅读或者观影去探索和成长,大多数还真的喜欢去看或者阅读一个结论先行的作品。所以,以下我只是列举一些些片面的个人观察:
言故乡必定美丽,言母校必定感恩,言乡村必定原生态,言小吃必定原汁原味,言巷口的老人必定善良,言苦难必定崇高,言……必定热爱揭示问题必定是辱…,还有就是纯手工必定好(人类辛辛苦苦发明制造出各种机器难道都白瞎了不成?),草药必定无毒副作用,言…必定看哭了,等等。
而且大多数人也不习惯自省,面对凝视,面对裂缝和深渊,他们通常很轻巧地绕过,并永远觉得自己是个好人。你若追问,大多数人会熟练地反问:想那么多你累不累?
前几天读到一篇残雪的短篇小说,《菜市场里的老人与猫》。读前半段感觉不是残雪写的,太传统了,这不就是加入中国作协的人写的那种残雪看不上的小说嘛!但是读完后,感觉这是残雪写的“不残雪”的小说,很高级,究竟厉害,她到底是要呈现人性隐秘的角落。
写这么些文字交作业,不知道子玉老师是不是能给我一个及格分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