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作家】山东 苏健‖趣说大葱

文化   文化   2024-12-04 19:34   山东  


趣说大葱

文/苏健

“立冬不挖葱,越留越空空。”这是家乡的一句农谚,立冬节气一到,大葱进入大规模收获期。
葱又名“大葱、汉葱、葱实”,原产于我国,黄土高原是它的故乡。有关葱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见于《尔雅》:“茖,古百切。山葱。茖,葱,细茎大叶”;《毛诗注疏》中也有记载:“葱,苍也”;《山海经》:“又北百一十里,曰边春之山,多葱、葵、韭、桃、李”;《管子》记载“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树,布之天下,果三匡天子而九合诸侯”。据此可以得知,葱的栽培历史比齐国称霸还要早,距今至少2500到3000年。
我们当地根据葱白的形状、长短分为鸡腿葱、长白葱、短白葱等种类,另外也有沙葱、香葱之类。赫赫有名的章丘大葱就属于长白葱。有消息报道:今年章丘最高一棵达到2.68米,真是“葱比人高”了。
“葱”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尔雅》:“茖,古百切。山葱。茖(音ge,四声),葱,细茎大叶。”《本草纲目》记载:“葱从囱,外直中空,有囱通之象也。芤(音kou,一声)者,草中有孔也,故字从孔,芤脉象之。葱初生曰葱叶,叶曰葱青,衣曰葱袍,茎曰葱白,叶中涕曰蒽苒,诸物皆宜,故曰菜伯、和事。”由此可知,“葱”这个字由“囱”演变而来,像是葱的外形直挺而中空,象征着有一个通道。刚长出来的葱,叫做葱叶,叶子叫葱青,表皮叫葱袍,茎叫葱白,叶子中的液体叫蒽苒。由于葱适合各种食物,因此被称为“菜伯”和“和事”。相传神农尝百草找到葱后,便作为日常膳食的调味品,各种菜肴必加香葱调和,故葱又有“和事草”的雅号。
“乘凉劝奴婢,园里耨葱韭。”唐代卢仝在《寄男抱孙》说,趁着天气凉爽的时候,招呼手下家人抓紧在锄草、耕地,播种种大葱、韭菜。一般农历二月底、三月初,父亲在菜园边角上腾出一小块土地,施肥、翻土,平整、浇透水后,整好菜畦,就开始撒播葱种,培育葱苗了。三五天过后,小葱就发芽了:开始像一个个淡绿色的针尖一样从土里钻出来,真是“‘葱’色遥看近却无”;又过了几天,“葱针”分叉长成“丫”形两片叶子的小葱;再过个把月,菜畦里的小葱长到四五片叶,挤得满满当当,长成青葱一片了。“故园坟树想青葱,寒食风光泪眼中。”是北宋张嵲写下的对建炎年间战乱中失去正常生活的感慨,但也说明清明时节,小葱青青。
“小满拔葱蒜,端阳轩头麻”,清代郑珍《黄焦石》说的就是农历四月的某天,小葱长到尺半高,应该收获移栽了。父亲开始把它们连根刨出,选择一部分筷子头粗的、壮实的小葱移栽到菜地新起的畦垄上,而那些瘦弱歪斜的小葱就用来蘸酱佐餐了。这时候的小葱被称为“小火葱”。俗话说“小葱蘸酱,越吃越壮。”春夏之交蔬菜下来的少,拔一把小火葱,摘净洗好,蘸一碟农家自制的白酱或者超市里买的豆瓣酱、甜面酱,就着刚出锅的喧腾的白面馒头,一口馒头、一口葱蘸酱,那滋味简直美极了。
秋去冬来。经过起垄、培土、浇水、排涝等劳作,父亲种的大葱迎来了收获的时节——立冬。一大早,父亲就起身了,他披着夹袄来到院子里,活动活动筋骨(父亲年轻时过于劳累落下了严重的腰疼病),到敞篷屋里拿出板镐打磨一番。不一会儿功夫,镐头就恢复了锃明瓦亮的劳动状态。父亲对母亲说了句“我去南边菜地刨葱”,把工具放到电动三轮车上出门了。他来到菜地葱沟边上,目量目量菜垄的大葱,抡起板镐,开始刨葱。今年的雨水足,秋天地里也没涝,大葱长得真好。他一镐头下去,刨出两三棵大葱。目测每棵大葱连葱叶加葱白有一米多高,光是葱白就得六七十公分。父亲刨完最后两沟葱,把大葱摊放在畦垄坡上,让阳光晒晒它们的水分。剩下沟头上十几棵留着,来年夏秋开花做种子。下午,父亲把大葱装车运回家,和母亲一起挑出两捆粗细匀称、葱白直溜且长的大葱,预备我们兄弟两个回家带回城里食用。
大葱是一种含有香辛气味的植物,日常烹调尤其是制作鸡鸭鱼肉等荤食不可或缺。可拌豆腐、卷烤鸭、是鱼肉菜肴的调味品。我国人民使用已久。
北宋苏轼《元修菜》写到食用大葱。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日农家景象,通过对蔬菜、豆荚和槐芽的生长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勃发与生命力。诗人细腻地捕捉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女工们忙碌采摘的情形,表现出农事的勤劳与期待。特别“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一句,展现了对食物的期待和享受,以及农家生活的丰富多彩。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农事生活的细腻描绘,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季节更迭、万物更新带来的无常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视。
南宋朱敦儒在他做的一首词《朝中措·先生馋病老难医》中写道:“先生馋病老难医。赤米餍晨炊。自种畦中白菜,腌成饔里黄薤。肥葱细点,香油慢焰,汤饼如丝。早晚一杯无害,神仙九转休痴。”次开篇写到:老先生我的馋病是医不好啦!老先生馋的是什么呢?不是山珍海味,更不是龙肝凤髓,是早上一碗暖洋洋的红米粥,配上自己种的白菜和腌好的藠头,吃得心满意足。是晚上一锅热腾腾的面,切得细细的面条,撒上小葱,点上香油,用小火煮熟。如果早晚再喝上一杯小酒,那真是神仙一样的日子呀!
唐朝佚名的《三斗葱》诗说“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见屈突通。屈突通,生勋第一死谥忠,只惜面缚来河东。”作者认为,虽然艾与葱这两种菜品不是最好的食物,但与其为了吃得饱而背弃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不如宁愿食用这些普通的食材葱和艾。借此来表达对于那些曾经为国家作出贡献、甚至牺牲生命的人们的敬意和怀念。特别是对于屈突通这位为国家立下功勋却被面缚送往河东的历史人物,作者更是深表遗憾,肯定了他的忠诚。宋朝的陈与义还化用“三斗葱”的典故,在他的《别岳州》里写下“朝食三斗葱,暮饮三斗醋”的句子。
大葱的形象也惹人喜爱。《孔雀东南飞》中就有“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的句子,夸赞焦仲卿妻子的美貌,手指纤细白皙,如同削尖的葱根,嘴唇红润娇艳,如同含着朱丹;唐朝诗人白居易《筝》中描写一位女子,她“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眼睛明亮如秋水,手指纤细如春葱,相貌美极了;顾况《李供奉弹箜篌歌》里有“指剥葱,腕削玉,饶盐饶酱五味足”的句子,是说弹箜篌的女子李供奉那纤嫩的手指像剥去粗皮的青葱一样,她那洁白的手腕又像切开的白玉一般;要是加上一些盐酱佐料,那就更有意思了。真是乐曲美,人更美!
人们还赋予大葱美好的民俗寓意。比如广西合浦等地流行岁时“食葱聪明”的饮食风俗,说的是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夜,从菜园取葱给小孩吃,说是食葱后能“聪明”。
大葱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调味菜,能烹饪出许多美食,比如有登堂入室的“葱爆海参”,也有民间常见的“小葱拌豆腐”;而且大葱全身都可入药,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名医别录》载大葱:“伤寒骨肉痛,喉痹不通,能安胎”“除肝中邪气,安中利五脏,杀百药毒”,用于治疗伤寒、喉咙麻痹肿胀,对五脏和肝具有保养作用,还可舒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压升高、预防老年痴呆,降低人体胆固醇等等。另外贾平凹先生的新作《血葱》中还说大葱有壮阳作用呢。
如果您喜欢大葱,不嫌弃它的气味的话,请您多吃几棵大葱吧,好处很多哦。
作者简介:苏健,男。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语文教师,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乡土文学社会员、《东方散文》签约作家。

主         办:《东方散文》杂志社

顾         问: 林   非    贾平凹   万伯翱    韩石山    许  晨   石 楠   冯小军
社         长: 谭延明
总         编: 憨   仲
副   总   编: 蔡永祥   毛小东
总 编 助 理: 李   婷
编辑部主任: 白   冰
值 班 编 辑: 魏玉玲   曹  焱
选 稿 编 辑: 王炎欣
责 任 编 辑: 杨玉泰   国际军   张广利    许玉红   陈庆连   幽 子
统一投稿邮箱:dfsw123456@163.com(友情提示:①来稿限原创首发作品,投稿时,请将作品与作者简介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十天内微信平台未刊发可另投,今后纸刊所有文章均从大雅散文微信平台、东方新韵、东方文韵三个公众号选登。②文章图片除标明作者外,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当之处请留言告知作删除处理。)  
         欢迎关注大雅散文,这是一个有历史责任担当的平台;

  欢迎加入东方散文,这是一本有民族文化传承的杂志。


大雅散文
《东方散文》杂志,国际刊号,季刊,创刊十年,不厚名家,不薄新人。追求诗意、哲思、生命力的新时代散文。 投稿信箱:dfsw123456@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