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履痕】黑龙江 王伟光‖望天树景区游记
文化
文化
2024-12-03 19:09
山东
望天树,珍稀植物,别名擎天树,高达40-80余米,胸径60-150厘米,树皮灰色或棕褐色,树干上部为浅纵裂,草包下部呈块状剥落,“林中巨人”、“林中美王子”都是它的美誉。望天树大多分布在东南亚,西双版纳区域内的补蚌、广纳里至景飘一带也生长此树,大约20平方公里范围。2018年,自治州下辖的勐腊县政府决定在此建立景区,保护、开发、利用这一稀有资源,并付诸行动,成果显著。如今这里已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AAAA级景区,广大游客兴趣打卡地。进入景区需乘船,从“补蚌”出发,“雨林”码头下船,全程4.3公里。此处水域称之“南腊河”,蜿蜒曲折,水质清澈,鸥鸟聚集。河两岸层叠茂密的热带雨林、水中植被、游客鲜艳的救生衣、飘逸悠悠的欢笑声,勾勒出一幅风光旖旎的美妙画面。让人领略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情趣!“东方亚马逊”的赞誉,实至名归。到达“雨林”码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金色大佛,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曾云游至此。景区大门口,绿荫簇拥的“望天树景区”五个鎏金大字赫然醒目。构思巧妙的孔雀、红花图案令人称奇,将石阶一分为二。身着红色衣裙,坐在绿色孔雀身旁拍张照,真是美哉!进山小道,曲径通幽,两旁阴翳蔽日,高负氧离子令人神清气爽。导游介绍:这条路称之“菲利普小道”,为纪念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命名的,他是世界爱护野生动物基金会主席。1986年,亲自到西双版纳考证,确认龙脑香科典型树种望天树的存在。早在1974年,我国植物学家蔡希陶就发现了望天树,后得到菲利普亲王证实。“蔡希陶小道”与“菲利普小道”齐名。森林中,在望天树七十至百米的参天巨干上,一条36米高的树冠走廊凌空蜿蜒数百米,震惊世界。无数科学家认为:这是全球至今保护最完好的热带雨林。最具代表性的“五指擎天树”,令人称奇。五棵高耸入云的大树好像佛祖的五根手指,代表着这片佛祖森林的“五大守护神”,托起蓝天。其中两棵是望天树、两棵是绒毛番龙眼、一棵是膜叶猴欢喜,高达70-80米。西双版纳少数民族均有对神树崇拜的习俗,设有“童树”“童山”等自然圣境。据说在神树下许愿栓线,神树能帮助人们实现愿望。景区内古树参天,花卉迷人,非笔端能写尽其奥妙。每到一处,导游都会尽心介绍花卉名称、花期、生长环境等,令人大开眼界。途中每隔几十米都有水雾飘逸,亦真亦幻,仿佛仙境。进而得知,这是一个五彩斑斓的热带雨林花卉世界:由姜科、旅人蕉科等花卉植物景观主题段;老茎生花植物景观主题段;兰花植物景观主题段;攀援、藤本植物景观主题段和旅人蕉植物主题段组成。十年成才的团花树;两三米高的蕨类植物观音莲座蕨等,都是自然界的奇观。称得上,花有花的芬芳,叶有叶的张扬。景区设计匠心独具,不辱使命。望天树景区旅游,“水、路、空”各具特色,不落俗套。水、路我们都尝试了,只是对“空”望而却步,它就是“空中走廊”。长0.5公里,高20米,是用粗大的铁索在高大的望天树之间连接建成。走廊上面铺有木板,两侧护栏由绳索成网。板荡刺激,尽览风光。清澈的溪水叮咚作响,树上鸟儿欢歌相迎,林层中间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蕨类植物,特别是残酷的绞杀现象令您目不暇接。如运气好,还能亲手摘到三桠果、橄榄等野果。只是岁数不饶人,不敢涉猎,只能在“玻璃廊桥”驿站小憩,欣赏傣族姑娘跳舞。望天树景区是勐腊县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原始热带雨林,该县是西双版纳自治州最南部的县城,国家自然保护区之一。这里的人们崇尚自然,爱护自然。先民说:“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农田,没有农田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没有生活”。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神仙总是往地上撒一些花,也就是“天女散花”,让人间不仅有鸟语,还有花香。这样人们的生活才多姿多彩,才不会那么单调。人们依靠森林有了食物、医药、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这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森林文化。傣家人从森林里获取生活资源,与森林和谐相处,协调共生。在此为他(她)们点赞,祝福傣家人幸福安康!作者简介:王伟光(网名:海阔天空)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机关退休干部,北大荒作协、北安市作协会员,喜爱文学,作品散见《海外文摘》《黑龙江日报》《北大荒文化》《北大荒作家》《北大荒日报》《绥化晚报》《黑河日报》《东方散文》《齐鲁文学》《家乡》,诗歌《美》曾在“黑龙江电台”配乐朗诵。
主 办:《东方散文》杂志社
顾 问: 林 非 贾平凹 万伯翱 韩石山 许 晨 石 楠 冯小军责 任 编 辑: 杨玉泰 国际军 张广利 许玉红 陈庆连 幽 子统一投稿邮箱:dfsw123456@163.com(友情提示:①来稿限原创首发作品,投稿时,请将作品与作者简介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十天内微信平台未刊发可另投,今后纸刊所有文章均从大雅散文微信平台、东方新韵、东方文韵三个公众号选登。②文章图片除标明作者外,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当之处请留言告知作删除处理。) 欢迎加入东方散文,这是一本有民族文化传承的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