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胆道恶性肿瘤(BTC)是一种原发于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我国胆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每年大约有5.28万新发病例,死亡人数达到4.07万。由于胆道恶性肿瘤的起病隐匿,许多患者在确诊时疾病已进展至晚期,这导致能够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数量非常有限。胆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多样,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提升胆道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国内从事BTC临床诊疗工作的专家们共同撰写了《中国胆道恶性肿瘤诊治临床实践指南》,为BTC患者的规范化全程化管理提供指导性建议,以期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和生活质量。目前,《中国胆道恶性肿瘤诊治临床实践指南》(英文版)已经被《Chinese Medical Journal》接收并发表。
《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指南》的通信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理伟教授与专家组秘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崔玖洁教授接受访问,详细介绍《指南》的亮点内容与指导价值。
目前,《中国胆道恶性肿瘤诊治临床实践指南》(英文版)已经被《Chinese Medical Journal》接收并发表,请您结合其中内容谈一谈,此版指南发表有何积极影响?
王理伟教授
BTC是一类相对罕见的肿瘤,包括胆囊癌(GBC)、肝内胆管癌(iCCA)和肝外胆管癌(eCCA)。绝大多数BTC为腺癌,侵袭性强,BTC患者诊断时多为晚期,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足5%。目前,BTC在全球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亚洲国家更为明显。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每年诊断的BTC病例数较多,了解并掌握BTC在中国的流行病学和高危因素十分重要。此外,由于BTC相关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通常需要外科医生、内镜科医生、肿瘤科医生和放疗医生的多学科合作,BTC指南的制定可以帮助不同学科的医生对BTC患者进行规范的诊疗。
在指南内容方面,分为概述、诊断、治疗(手术、围手术期管理、系统治疗、放疗)、随访四个部分,非常系统地呈现了临床实践中BTC的诊疗路径内容,并对一些临床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结合目前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此外,随着靶向药物及免疫药物的出现,BTC的精准治疗也在迅速发展,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许多研究成果已在国际肿瘤学领域的权威期刊上发表,这不仅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提升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为了确保治疗方案能够更加贴近中国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南中也充分考量并引入了这些更符合国人情况的研究数据。
此次指南以英文版进行发布,标志着中国在BTC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诊疗经验走向了国际舞台,这必将收获全球范围内BTC领域学者的关注,对于全球BTC的诊断和治疗工作都将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指南》公布发表后仍需真正落地实践,请您分享下,《指南》发布后计划如何推广,以更好更快地指导国内BTC的诊疗实践?
王理伟教授
该指南的发布,旨在更好地规范BTC的诊疗行为,提升BTC诊疗水平,助力实现《“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在这一目标之下,需要全国BTC领域的临床医生共同努力,推动BTC的规范化诊疗。指南的编写与发表只是推行BTC规范化诊疗的第一步,如果想真正落地实践,还需要让更多的医生理解和掌握指南的具体内容,因此宣传与推广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开展、组织学术会议是指南推广的最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理解指南的内容,在开展推广工作时,需要针对三甲医院和基层医院的不同特点来设计学术活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医联体来开展区域间指南宣讲,形成以点带面的网状传播效应,并最终打造层次分明、协同高效的服务体系。“指南宣讲”系列学术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医务工作者对指南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促使指南能够真正走进临床、服务临床,确保国内更多BTC患者能够接受规范、精准的诊疗。
在这一指南中,专家组经过深入讨论后整理出17个关于BTC的关键临床问题,涉及诊断、手术、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放疗和内镜治疗等多个学科内容,以帮助医生更全面的掌握BTC诊疗规范内容。在这一背景下,邀请不同领域专家分别围绕外科治疗、介入治疗以及系统治疗等内容进行解读,可以促进学科间交流,有助于BTC多学科诊疗的开展。除此之外,这些学术活动还能够为研究者们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国内BTC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合作,为探索适合中国BTC患者人群的诊疗方案创造更多可能性。
此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为学术指南的普及提供了新的机遇,可以通过创新的线上传播策略,如制作短视频、开设网络课程、发布电子版指南等,来扩大指南的受众基础,提高其在医学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多样化的传播手段不仅便于医务工作者获取和学习指南内容,也有助于加速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推动医学知识的更新和患者治疗质量的提升。
基于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多种一线治疗方案被纳入《指南》,这对BTC患者可带来哪些获益?
王理伟教授
在BTC的一线治疗中,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级别,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加上度瓦鲁单抗或者帕博利珠单抗、GP联合替吉奥、GP、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都是首选治疗方案。此外,许多其他方案也证明了治疗的潜力,包括mFOLFIRINOX、AG、GP联合 度瓦鲁单抗和替木西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联合GP、GEMOX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和仑伐替尼、GEMOX联合多纳非尼和替雷利珠单抗都是可考虑的使用方案。
近年来,中国在原研抗肿瘤新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越来越多的民族原研抗肿瘤新药取得了可喜成绩,并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包括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抗血管小分子TKI。比如,多纳非尼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TKI类药物,在BTC领域显示出一定的效果。多纳非尼的作用机制涉及多靶点和多激酶的抑制,不仅能够抑制VEGFR、PDGFR等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断肿瘤血管生成,还能够直接作用于Raf激酶及其下游的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肿瘤血管的形成。在本指南中,将“多纳非尼联合GEMOX和替雷利珠单抗”方案作为BTC一线治疗的可选方案,这一推荐是基于一项中国学者开展的II期研究结果,该项研究的患者人群全部来自中国,提供了针对中国BT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目前研究正在深入开展,将有更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指导多纳非尼在BTC领域的临床应用。
《中国胆道恶性肿瘤诊治临床实践指南》(英文版)已经被《Chinese Medical Journal》接收并发表,请您谈谈该指南相较于其他指南的特点。
崔玖洁教授
多数BTC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而既往的治疗方案和手段相对匮乏,因此为了进一步加深对BTC的认识,并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BTC精准治疗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指南详细地整理了近年来BTC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与帮助。
此次指南制定的过程中,采用了十分严谨和科学的方法,为指南的质量提供了保障。由85名来自中国各地、不同医学领域的专家组成的指南制定小组,经过深入讨论,从众多临床问题中筛选出了52个关键问题,并进一步聚焦至17个最为重要的问题。针对每个问题,专家组不仅进行了详尽的讨论,还通过匿名投票的方式,将可能的结果分为三个等级:至关重要、重要和不重要。这一过程确保了决策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随后,专家们会基于对每个问题相关证据的深入审查,通过公开讨论和投票,最终达成共识。这17个临床问题覆盖了BTC的诊断、治疗和随访等关键环节,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规范化的诊疗路径框架,这一框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更高效地应用指南,从而提升对BTC患者的诊疗效果和服务质量。
多种国产原研药被纳入《指南》,推荐用于BTC的一线治疗,您如何看待国产新药在BTC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
崔玖洁教授
胆道肿瘤多数大型临床研究在国外完成,缺乏中国人群的高质量询证医学证据。但国内有多项自主研发的原研新药及相关治疗方案在BTC中开展了探索性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指南》对部分具有较好研究基础和研究前景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推荐,包括化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抗血管小分子TKI的联合运用的多种探索性方案。其中国产原研1类新药多纳非尼联合GEMOX和替雷利珠单抗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BTC的一线治疗中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多纳非尼可以在晚期BTC一线治疗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扩展临床试验的规模,提升多纳非尼的证据等级。此外,在二线治疗领域,晚期BTC药物治疗选择相对有限,目前尚无标准二线治疗方案,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多纳非尼等抗血管药物作为一种潜在的有效治疗药物,在晚期胆管癌后线治疗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探索。也期待更多中国人群的大型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出来,为BTC提供中国治疗方案。
在BTC领域,您认为目前还有哪些临床困境,未来还有哪些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新方向?
崔玖洁教授
BTC起病隐匿、侵袭性强,患者预后较差。为进一步提高BTC患者的生存,需要我们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来解决临床中存在的困难。个体化精准治疗是BTC治疗的发展方向,通过基础研究揭示BTC的分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生物标志物和分子分型的转化研究,是实现精准治疗的必经之路。
在临床治疗领域,化疗一直以来都是晚期BTC患者的标准治疗,但化疗带来的获益十分有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出现打破了僵局。目前,已有多个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在BTC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除了要继续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积累更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外,还将更加注重如何将现有的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传统化疗和放疗等,进行有效整合,以探索针对不同患者特征的最合适的联合治疗方案。这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可能减少治疗的副作用,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期待未来研究者们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为BTC患者带来更为有效的治疗选择。
王理伟 教授
临床肿瘤学 二级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主任
MDT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海交通大学胰腺癌诊治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兼胰腺肿瘤学组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兼整合肿瘤肾脏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兼疑难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理事兼肿瘤内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长三角肿瘤专科联盟 会长
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主要从事消化系统肿瘤临床诊治和转化研究;2001至2004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MD Anderson肿瘤中心访问研究。主持制定了我国首个《胰腺癌综合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首个《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和首个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肾脏病保护技术指南》,主持包括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在内的 7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和10 多项各类基金项目;现为《Journal of Pancreatology》《肿瘤》副主编、《Cancer Research》《JHO》《临床肿瘤学》等杂志编委,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他引1000余次 。
崔玖洁 教授
MD、PhD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肿瘤科
2012-2014年 美国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访学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九龙医学优秀青年人才奖”
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总影响因子超过300分
主要方向:消化系统肿瘤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
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CSCO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肝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CACA胰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CACA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