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家外资独资医院签约,你是期待?还是担心?

文摘   2024-12-08 20:25   广东  
12月6日,深圳举行2024全球招商大会,绿叶医疗集团与深圳市卫生健康委签约,计划在深圳建设国际医疗总部和外商独资专科医院。这个新闻的关键词是国际医疗总部,说明绿叶集团很看好深圳的发展前景。
绿叶医疗集团是一家领先的泛亚医疗保健服务公司,是亚太地区排名前 10 的私人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卓越的、基于价值的医疗保健服务。目前,该公司通过其旗下的绿叶医疗国际和绿叶医疗中国旗下的子公司,在中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拥有并运营着近30家医疗机构。
几个月前允许外资独资医院的消息公布,这个话题热议了一阵,很快就被医疗系统降薪的消息取代,接着就是有医院破产的消息,作为医生,这一年应该是心情最复杂的一年。到最近的外资独资医院细则公布,很快深圳就签约了第一家外资独资医院。你担心竞争者增多,“抢吃的”多了,自己的业务受到影响吗?
回顾病人量,也就是业务的问题,分界线应该在2020年,在此之前,一般住院的等候时间是1~2周,热门医院的热门科室需要1~2个月,门诊检查也需要预约等候较长的时间,例如无痛内镜检查需要等候2~3个月的时间,普通的内镜也需要等候2周左右。随着新医院的不断增多,预约时间越来越短。2020年到2023年,这个期间看不出问题,原因大家都清楚。2024年开年,大家忽然觉得,病人量一下就减少了,连市内几家公认的大医院的医生的担心业务量问题,其原因当然有医院增多的问题,也有经济社会的问题(这点就不展开了),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医疗技术的普及化,以往只能在大医院做的手术,一般医院也可以成熟开展了,因此病人量的减少,可能还与病人的流向有关。
随着人才的引进,区医院也引进了不少的人才,根据小编的观察,有的区医院科主任的水平要比市属医院高,当然不是普遍现象,但也不是个案了,市属医院人才优势正在弱化,这与区医院相对灵活务实的人才政策有关。因此可以预测,未来平台的优势仍然存在,但逐渐减弱,这个社会逐渐向扁平化发展。
商业的原则是质量满足需求、价格可以接受,就会有人选择,所以,我们还抱着病人不会去非公医院就医这个观念,可能已经过时了。
未来公立医院的发展目标已经没有争议了,就是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公立医院的医疗是保障性和兜底性的,公立医院的运营也很明确,目标是略有盈余,现在的各种改革不就是这样吗,以后医疗将受到DRGs及各种管理的限制,专家任性的时代已经结束。公立医院由于追求医院排名的科研需求,导致临床医生焦头烂额,加上各种非医疗任务的问题,还有去编制改革降薪等,有流动想法的医生可能不在少数。
以往非公医院的不好形象来源于莆田系,但现在的非公医院向正规化发展,外资独资医院作为这个领域的龙头,也不会追求短期效益,虽然不知道未来发展情况如何,但肯定不是莆田系的做法。
可以肯定国内医疗模式一定逐渐国际化,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公立医院成为医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基地,当自己的能力锻炼出来后,有为人民服务想法的,继续留下来,有其它志向者可能流动性可能更大。
因此,作为医生,你对外资独资医院的到来是期待?还是担心?

特区医学医事
医学专业交流、医学学术活动宣传平台、医学科普和人文杂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