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模式下的医院经营已经到了极致,空间非常有限

文摘   2025-01-10 08:09   广东  
最近看到一些信息,使小编想到,现有的条件下,医院经营已经到了极致。
信息之一是:一位医院管理专家建议医院大力开展非医保业务,以弥补目前医院收入的不足。
信息之二是:不少地区挂牌“罕见病诊治中心”。
消息之一说明从运营的角度,医院原有的潜力已经没了,消息之二说明医院从医学学科的角度看,发展空间也非常有限了。
确实,在DRGs之前,医院通过各病种各专科之间的资源调配还可以取长补短,实现收支平衡,以前的通用策略是:1/3的病种赚钱,1/3的病种亏钱,1/3不亏不赚。赚钱的主要是所谓的小病,如疝、痔等CMI很低的疾病,亏钱的是高精尖的医疗,不亏不赚的是一般的大病,因此可以用小病补贴高精尖领域,小病在医院也是香饽饽。现在的DRGs导向下,原则是略有盈余,小病也不赚钱了,并且CMI低,成了被医院运营嫌弃的对象,这个问题在越大的医院越明显,所以医院全部发力在疑难疾病和三、四级手术上。因此要开拓新领域,只有从罕见病入手了。
开展非医保业务是否可以弥补?小编认为不能。原因是:不少公立医院医保和非医保是同一个控费标准,并且非医保病人比例很少(个别大医院除外);此外,政策导向是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即使短期内有不完善的制度,后来也会完善,公立医院大力拓展非医保业务容易触碰红线。
因此在现阶段,医院的经营还是相当有难度的。

特区医学医事
医学专业交流、医学学术活动宣传平台、医学科普和人文杂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