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三个重点产业办公室,深圳市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办公室、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首次公开亮相。
首先看医疗器械,并公布了相关的产业消息,深圳是国内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最主要集聚地之一,成绩单很亮眼。
《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医疗器械产值达990亿元,离千亿大关仅一步之遥,产值规模全国占比约10%,出口占比超过13%,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其中,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增加值364.99亿元,同比增长10.5%。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重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联影医疗5.0T磁共振系统获批全球首张超高场全身磁共振产品注册证,在深圳建设高场磁共振系列产品生产线;全国首台国产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获批上市,成为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精锋医疗、骨圣元化的手术机器人,安科的O形臂CT,核心医疗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等创新产品喷涌而出。
可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优秀,至少对得起深圳作为“国家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的定位。
再看医,深圳再医疗上的定位是广深医疗高地、建设与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定位匹配的医疗体系。医疗体系就可圈可点了,做到好的是基础方面的工作,例如孕产妇保健、新生儿保健,居民的健康水平在国际上,跟发达国家比,都是前列的,这方面值得肯定。整体的医疗水平也不错,比上不足,不下不能说有余,但还可以,比上主要是跟省会城市比,比下就是一般的地市级城市,但是,高端方面缺乏,通俗地说就是大专家、顶尖的专家严重不足,省内、国内影响力的学科凤毛麟角。但是近十年成绩不错,诞生了一批国家重点建设专科和两家区域医疗中心,期待这批国家重点建设专科可以通过验收,成为国家重点建设专科,但目前国家重点学科非常不足,总体上还处于跟跑阶段。
药方面就更加不足,虽然目前药的产业逐渐在深圳集结,但离产业中心还很远,原创的药品还是空白,不过话也说回来,这方面国内都基本是空白。
为何医疗器械可以一枝独秀,跟工业实力有直接的关系,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语说,属于技术攻关项目,技术攻关的特点是不体现在论文上,因此马斯克说90%的论文是没有意义的,干就完了。而医要靠实践,是一种孰能生巧融汇贯通的能力。药就真的靠科研了,可是这么多年,宏达的科研叙事,今天攻克这个,明天攻克那个,也没见真的解决什么问题,是怎么回事?这个就不展开了。
未来,深圳的医疗发展有什么机遇吗?
随着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办公室组建,深圳将从研发创新、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等方面进一步推动药械产业发展。其中,在临床方面,深圳将在河套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构建国际化临床试验网络体系;在注册审批方面,争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将相关审评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
小编觉得,从以上情报看,应该在临床试验上,但是临床试验的基础是病人量,努力提高临床能力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