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论述。寒痛、热痛、饮痛、食痛、虫痛、蛀痛、风痛、悸痛和去来痛。

文摘   2024-12-12 06:02   江西  

文/罗华昌中医    

古中医防未病,保民众大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会经历这样的疼痛,那就是胃脘部位的疼痛,古人说心痛则胃脘痛也。据说心痛有九种类型呢,分别是虫痛、蛀痛、风痛、悸痛、饮痛、食痛、寒痛、热痛和去来痛。虽然有这些名称,但具体的症状有时候不太容易分辨清楚,所以医生们如果认不准确,治疗起来也就没什么效果。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我自己在辨治这些疼痛方面比较有效的方法。


先说说虫痛吧。得了虫痛的人,会感觉心里特别烦躁不安,嘴里还会吐出清水来。而且脸上往往会有很多像蟹爪一样的纹路。对于虫痛的治疗,可以用白矾、雄黄、槟榔这几种药磨成粉末,然后用温水调服下去。这几种药有杀虫的作用,可以把肚子里的虫子给消灭掉,从而缓解疼痛。


蛀痛呢,就是平常没有心痛的毛病,但是突然之间就开始疼痛起来,还会胡言乱语说些神啊鬼啊的话。把脉的时候会发现脉象一会儿大一会儿小。这种情况其实是飞尸鬼蛀引起的。可以用忍冬藤一两,加水煎服。忍冬藤有清热解毒、通络止痛的功效,对于这种奇怪的蛀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风痛是怎么回事呢?有时候人因为露天睡觉,被风邪侵入到了脾脏当中。脾脏的运化功能和心脏是有联系的,这样就会出现类似干霍乱的症状。对于风痛,可以用藿香正气散来治疗。藿香正气散可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把侵入人体的风邪给赶出去,同时调理脾胃的功能,缓解疼痛。


悸痛呢,疼痛不是特别厉害,只是感觉胸中隐隐作痛。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受到了惊吓,惊气乘心导致的。治疗悸痛可以用二陈汤加上茯苓、远志、枳实、当归、黄连。二陈汤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作用,加上这些药可以起到安神定志、行气活血的效果,从而缓解因为惊吓引起的心悸疼痛。


饮痛是因为痰饮停留在了胃脘部位,阻塞了气道,所以才会疼痛。得了饮痛的人,眼睛下面会像被灰烟熏黑了一样,胸中常常感觉像有冰水停在那里一样。如果症状比较严重的,可以用滚痰丸来攻下痰饮;症状比较轻的,可以用导痰汤加上苍术、香附、抚芎。这些药可以化痰利湿、行气止痛,把停留在胃脘的痰饮给消除掉。


食痛呢,主要表现为胸中痞满,也就是觉得胸口闷闷的不舒服。有的人还会嗳气,也就是打嗝,嘴里反酸,闻到食物的味道就觉得恶心。对于食痛,可以用平胃散加上枳实、山楂、莱菔子、神曲、麦芽之类的药。平胃散可以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加上这些消食导滞的药,可以帮助消化,消除因为饮食不节制引起的胃脘疼痛。


寒痛是因为寒邪侵犯了胃部,疼痛会比较剧烈,四肢会感觉很清冷,摸脉的时候会发现六脉沉迟。这种情况可以用蟠葱散来治疗。蟠葱散有散寒止痛、行气和胃的作用,可以把侵入胃部的寒邪给驱散出去,缓解疼痛。


热痛是因为积热在胃里,人会觉得心烦,身体发热,大小便也不怎么通畅。治疗热痛可以用二陈汤加上山栀、黄连、抚芎、香附、金铃子。这些药可以清热泻火、行气止痛,把胃里的积热给清除掉。


最后说说去来痛。去来痛就是疼痛时作时止,脸上会发红,口渴,身体比较瘦弱的人容易得这种病。其实这是胃火作痛。可以用四物汤加上山栀、香附、陈皮来治疗。四物汤有补血养血的作用,加上这些清热行气的药,可以清胃火、调气机,缓解疼痛。


另外,凡是喜欢吃热东西的人,容易热伤胃口,很多时候就会出现心痛的症状。这种情况如果喝了热的东西疼痛会更加厉害,脉象会沉涩。严重的可以用桃仁承气汤来攻下,症状比较轻的可以用四物汤加上桃仁、红花、没药、五灵脂、延胡索。这些药可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把因为热伤胃口引起的瘀血给消除掉。

一、虫痛

处方:白矾、雄黄、槟榔。

剂量:因具体情况差异较大,难以确定固定剂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般白矾、雄黄少量使用,槟榔可在 6 - 15 克左右。

功效:杀虫止痛。可解决因虫积引起的胃脘疼痛,症状表现为懊侬不安,口吐清水,面多蟹爪纹路。


二、蛀痛

处方:忍冬藤。

剂量:忍冬藤一般用 15 - 30 克。

功效:清热解毒,通络止痛。用于平素无心痛之病,忽然作痛,妄言神鬼,脉乍大乍小的蛀痛。


三、风痛

处方:藿香正气散。

剂量:藿香 9 克、紫苏 9 克、白芷 9 克、大腹皮 9 克、茯苓 9 克、白术 9 克、半夏曲 9 克、陈皮 6 克、厚朴 6 克、桔梗 6 克、炙甘草 6 克。(仅供参考,具体需根据病情调整)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适用于因露天睡觉,风邪入脾中引起的疼痛,类似干霍乱之症。


四、悸痛

处方:二陈汤加茯苓、远志、枳实、当归、黄连。

剂量:半夏 9 克、陈皮 15 克、茯苓 9 克、炙甘草 4.5 克、茯苓 9 - 15 克、远志 6 - 10 克、枳实 6 - 10 克、当归 6 - 12 克、黄连 3 - 6 克。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安神定志,行气活血。可缓解因惊气乘心引起的胸中隐隐作痛。


五、饮痛

重者处方:滚痰丸(因成分复杂且含有毒性药物,不提供具体剂量,需在医生指导下严格使用)。

轻者处方:导痰汤加苍术、香附、抚芎。

剂量:导痰汤一般为半夏 6 - 12 克、天南星 3 - 9 克、枳实 6 - 10 克、橘红 6 - 12 克、茯苓 9 - 15 克等,苍术 6 - 12 克、香附 6 - 10 克、抚芎 6 - 10 克。

功效:重者攻下痰饮,轻者化痰利湿,行气止痛。解决因痰饮留于胃脘,阻塞气道引起的疼痛,症状为眼下如灰烟熏黑之状,胸中常如冰水之停。


六、食痛

处方:平胃散加枳实、山楂、莱菔子、神曲、麦芽。

剂量:苍术 9 - 15 克、厚朴 6 - 10 克、陈皮 6 - 12 克、炙甘草 3 - 6 克、枳实 6 - 10 克、山楂 9 - 15 克、莱菔子 6 - 12 克、神曲 6 - 15 克、麦芽 9 - 15 克。

功效:燥湿运脾,行气和胃,消食导滞。针对胸中痞满、嗳气吞酸、恶闻食气等食痛症状。


七、寒痛

处方:蟠葱散。

剂量:因成分较多且具体情况差异大,不提供具体剂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功效:散寒止痛,行气和胃。用于寒邪犯胃引起的疼痛大作,四肢清冷,六脉沉迟。


八、热痛

处方:二陈汤加山栀、黄连、抚芎、香附、金铃子。

剂量:半夏 6 - 12 克、陈皮 6 - 12 克、茯苓 9 - 15 克、炙甘草 3 - 6 克、山栀 6 - 10 克、黄连 3 - 6 克、抚芎 6 - 10 克、香附 6 - 10 克、金铃子 6 - 10 克。

功效:清热泻火,行气止痛。适用于积热在胃,心烦身热,二便少利引起的热痛。


九、去来痛

处方:四物汤加山栀、香附、陈皮。

剂量:熟地 9 - 15 克、当归 6 - 12 克、白芍 6 - 15 克、川芎 6 - 10 克、山栀 6 - 10 克、香附 6 - 10 克、陈皮 6 - 12 克。

功效:补血养血,清热行气。可缓解时作时止,面赤口渴,瘦弱之人的胃火作痛。


热伤胃口之痛:

重者处方:桃仁承气汤。(因成分复杂且含有泻下药物,不提供具体剂量,需在医生指导下严格使用)

轻者处方:四物汤加桃仁、红花、没药、五灵脂、延胡索。

剂量:熟地 9 - 15 克、当归 6 - 12 克、白芍 6 - 15 克、川芎 6 - 10 克、桃仁 6 - 10 克、红花 6 - 10 克、没药 3 - 6 克、五灵脂 6 - 10 克、延胡索 6 - 10 克。

功效:重者攻下,轻者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热伤胃口引起的心痛,症状为得热饮而愈加,脉沉涩。

总之,对于胃脘心痛的治疗,要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辨证论治。不能一概而论,只有找准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太多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保持心情舒畅,这样才能减少胃脘疼痛的发生。如果出现了胃脘疼痛的症状,不要自己随便用药,最好是去看医生,让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罗华昌
罗华昌,执业中医师,从医近三十年。观点认为正气虚,不良生活习惯是造成现代人身体出现疾病的主要因素,重视中气和肾气为中心的基础上对各种支气管炎,胃病,肾炎,乳腺增生,盆腔炎,不孕证,风湿,皮肤等疾患擅长,对现代的青壮年亚健康调理也研究颇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