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廉祯 | 诗韵意向浅说剑

文摘   2023-10-24 11:31   广东  

在唐代,这个文化与艺术的鼎盛时期,多种武器中,“剑”卓然成为了众多诗人的钟爱。它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利器,更被诗人视为情感的寄托,成为文化与情感交融的永恒意象。
《周礼·冬官考工记》中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形容了打造完美剑的诸多要素。如吴越之剑,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赋予了它超越时间的魅力。而那些能铸出这样的宝剑的工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精湛的技艺,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时机的精准把握。这使得“剑”不仅仅是个实物,它还承载着尊贵、权威、神异和宗教性的多重文化涵义。
而在唐代诗歌中,“剑”的象征更是千变万化。李白在与韩朝宗的书信中提及自己的武艺之好,用“十五好剑术”勾画出年轻时的风采。杜甫的《相从歌》中,“把臂开蹲饮我酒,酒酣击剑蛟龙吼”,让我们感受到剑舞带来的激情与欢愉。贾岛的《剑客》揭示了剑法与正义的关系,那把锤炼十年的剑,成为了解决争端的仲裁者。而李峤的《剑》,为我们展现了昆吾剑的锋锐,它不仅是一把利器,更代表了诗人的理想与抱负。
总之,这些诗句为我们揭示了“剑”在唐代不仅是一把武器,更是文化、情感和哲理的交汇点。通过对这些诗歌的阅读与感悟,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化的魅力,更能深入了解那个时代人们对“剑”的情感寄托和文化价值。
——作者:马廉祯

 马氏通备武学 

精彩书籍推荐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马廉祯 | “捶”字与武艺散议
马廉祯 | “雄”字与武艺散议
马明达 | 略论通备武学的起源(三)
马明达 | 略论通备武学的起源(二)
马明达 | 略论通备武学的起源(一)

马氏通备武学
推介与传播马氏通备武学,以及包括武术、射箭、摔角、短兵、长兵等在内的各种中国传统身体文化。促进交流,增进认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