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无疑是兵最初的意象。《诗·秦风·无衣》中提及的“王于興師,脩我甲兵”,展现了古时战士与其战具之间的深厚情感。他们披甲持兵,与敌军短兵相接,不仅是为了国家,更是为了身边的战友,为了家园。宋代文豪苏轼在《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中描述战士“被甲持兵”,行走数里,即便汗流浃背也毫无怨言,体现了战士对家国的坚守和担当。
然而,“兵”不仅是冷硬的兵器,它还代表了军队、战士和军事。《左传·襄公元年》与《战国策·赵策四》中,描述的都是战争的场景,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他们都是国家的重要支柱。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指出,国家的稳定建立在强大的军队和充足的粮食之上。而巴金在《新声集·向朝鲜战地的朋友们告别》中,则描述了一个副连长对战士们深沉的情感,显现出军人之间深厚的战友情谊。
在更宏观的层面,“兵”不仅仅指代兵器或士兵,而是整体的军事和战争。孙子明确指出:“兵者,国之大事。”这突显了军事、战争在国家中的核心地位。然而,他又说:“兵者,诡道也!”,深入揭示了军事策略的复杂性与战争的不确定性。这两句孙子的言论,既强调了兵的重要性,又提醒了我们其背后的风险与策略。而当我们转向唐代,李约在《过华清宫》中描述:“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这里,音乐与战争被巧妙地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战争的震撼,又暗喻了和平时期的宁静。这种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战争与和平之间微妙而又脆弱的平衡。
不过,兵字在古文中还有其他的解释。《吕氏春秋·侈乐》中的“兵”,解为灾害,指的是自己对自己的伤害,亦即对内心的破坏。它是杀伐,是伤害的代名词。所谓“兵之原義爲持斤砍伐。自砍伐其性,則是自爲災害,故高訓兵爲災也”。又如《礼记·曲礼下》所说,“死寇曰兵”,这里的兵则是指战死,代表了那些为国捍卫的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