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课程简介
02
课程安排
03
马氏通备鞭杆简介
鞭杆古代棍棒武艺中的一种,是马氏通备武学系统的标志性器械之一。短棒或短棍原是古代军中和民间常见常用的武器之一,汉唐军中即有短棒。宋朝禁兵甚严,以其无刃,不在禁限之例,又有教习功用,遂有“枪棒武艺”之制。宋元明三朝民间的“打棒”活动中,短棒居多,明代闽南的“荆楚长剑”,以及民间多种“击剑”,实则都是以短棒代剑,既无伤害之虞,又有胜负之判,流行甚广。通备本有短棍“八把棍”之传,其长度为八个对把,尽长三尺稍长,是双手倒把轮劈点戳之法。马凤图先生入甘肃后,见当地人双手舞弄的叫“鞭杆”,单手的叫“鞭”,三陇各有传法,式样甚多,饶有古意,但大多冗长重复,单手太多。后命山西籍弟子王天鹏与妻弟罗文源二人,及王伯温、邸世礼等广事考察搜集,于1940年前后,在泾川县特种税务局任内集中进行整理组编,确定长度以三尺五寸为规制,或与自己的身高臂长相适宜。是将鞭杆平置胸前,长约“一膀半臂”,即大头齐肘、小头齐指。以通备步法、手法、身法为根基,取精用宏,将内容丛错繁复的各四处鞭杆组编成为五阴、七手、十三法,自此成为定制,立为“内场武艺”,严格传授,杜绝广传肤泛之弊。
后来鞭杆主要由罗文源传授,他守艺极严,一生传人不多,即如追随数十年之久的关其泰、邸世礼等,也都一知半解,未获整体。他强调五阴是根本,强调:
强化鞭杆的功力训练,五阴的五个动作(搬、砸、掠、飞、抽)左右单操,提高熟练度和臂腕执鞭的力量,这叫“把劲”;串练必须右去左回,每次两个来回,即一次走四个趟子。
凡有练伴的,要尝试五阴的对练,由虚练过渡到实练,双方的鞭杆应硑磕发声,以求对“拍位”(亦称“排子”)的理解。
04
马氏破锋刀简介
马氏通备破锋刀,是一门融合了古典刀剑技法和西北军白刃战术的武艺技术。其奠基人为著名教育家和武学泰斗马凤图先生,1925年,在西北军察哈尔都统署任参议的马凤图,受都统张之江将军之命,在张家口创立白刃战术研究室,并依托该室,成立了“新武术研究会”,以室主任兼任会长。当时,西北军首脑冯玉祥赴苏联访问,张之江主持军政大局,他积极经营张家口,力图为西北军创立一块立足之地。
张之江对武术夙有兴趣,对兼资文武的马凤图非常赏识和敬重,郑重委托马凤图制定全军统一的劈刺教材;同时努力延揽武术人材,研究武术改革发展的新途径,力图使研究会成为一个实体,并逐步发展出一套可以推广到全国的民族体育训练和竞技体制。经马凤图举荐,研究会吸收了包括王子平、马英图、洪立厚、刘鸿庆、王桂林等一批国术人材。研究会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南口大战”爆发后,西北军全军转入战争,研究会即陷于停顿。研究会存在期间,马凤图结合军用劈刺教材的编创工作,对古典刀剑武艺和明清以来流传有绪的陆合大枪体系,还有北方传统的棍法等,做了一次认真清理,取得多项成果。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白刃战术教程》,以及后来在抗战中对振奋民族精神产生重大作用的大刀术,在马氏通备系统中被称之为“破锋八刀”。——马明达教授
05
教学团队
06
报名方式
07
课程说明和要求
08
报名联系人
09
健公书院简介
健公书院是广州南塘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创设机构,我们是一间致力于中国传统身体文化挖掘与继承、整理与开发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机构。是由著名武术家、历史学家,暨南大学马明达教授创立,其子华南师范大学马廉祯教授负责。健公书院目前主要进行包括传统拳术、器械武艺、射艺、养生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身体练习方式的现代化改良与推广。
健公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