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达 | 略论通备武学的起源(二)

文摘   其他   2023-07-05 07:30   河南  

为追本溯源,我们有必要探索一下“通臂”一词的来源。

如前所言,“通臂”一词的出现是非常古老的。在我看来,它是我国古代武术最早的技术理念之一,是武术史上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武学命题,甚至可以看成是一个有象征意义的武术文化现象。

据我之所见,“通臂”一词最早见于《墨子》专讲守城战术的《备城门》篇中。该篇提到一种守城战具,叫“转射机”,是一种用于城射的大型弩机。史学前辈岑仲勉先生说它可能就是隋代的“旋机弩”,我以为这是对的。《备城门》说,这种长达六尺的弩机,“中凿趺之为通臂,臂长至桓。”这里是说,弩的“趺”就是足,“桓”是发射弩矢射道,趺和道联结部分是贯通的,弩臂从这个贯通的地方穿过去,以保持弩臂完整,所以叫做“通臂”。

汉代刘熙《释名》说:“弩,怒也,有执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汉代人对“弩臂”所指部位有不同说法,我们暂且不必纠缠于它。我的理解是,弩用于发矢的主体部分叫“臂”,是取象于人的两臂。而弩臂不同于人臂的要点,在它左右两臂的中间是贯通的,因为只有左右贯通为一个整体,才能在一张一弛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张力,聚全力于矢锋,穿坚透韧,一发毙敌。

弓、弩的张力及其能量传动的特殊规律,以及一套严格的操作规范等,对古代人在很多方面都有启发,对武艺之道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老子》第七十七章就曾经以“张弓”来比喻“天之道”: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高亨先生在《老子正诂》中解释说:

《说文》:张,施弓弦也。盖施弦于弓时,弦之位高,则抑之;弦之位下则举之,弦之长有馀,则损之,弦之长不足,则补之,天道正如此也。请仔细体味,《老子》这些话同样可以引入武艺之道。

“通备劲”的形成就从弓弩中受到启发,由弓弩的张弛引伸出来的某些劲力规律,至今仍被通备武学所遵循,所阐扬。先父平生最喜欢以弓力的聚合与释放来讲解通备劲道,讲解某些复杂的劲力运作法则,特别是在讲开合、吞吐两种劲法的综贯融会之时。

而古人以弩臂为“通臂”,还很可能与对“猿”的崇拜有关系,这里边含着丰富的武术文化意趣,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中国人对猿的崇拜出现得极早。

首先,古人以猿比喻君子。《艺文类聚》卷90引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自此,猿成了君子的象征,文学作品中多有所见。北周庚信《哀江南赋》云:“小人则将及水火,君子则方成猿鹤。”李白诗《古风》之二十八云:“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

其次,道家(或神仙家)认为猿是有灵性的长寿动物,所以很早就出现了对猿的动作的模仿,后来猿是导引仿生的主要对象之一。西汉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过:“猿似猴,大而黑,长前臂,所以寿者好行其气也。”汉代道士君倩所设计的导引动作中有所谓“猿经鵄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也。”著名的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书《导引图》,以及张家山汉墓出土的《引书》,这些珍贵的古代导引资料中,都有模仿猿呼、猿据、猿行的动作。三国时,华佗加以总结,成为他的“五禽戏”之一的“猿戏”。

再次,猿敏捷而长臂,传说它有一种神奇的“通臂”功能,成为武艺家们模拟和追求的对象。
猿公与越女试剑的故事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出于汉代赵晔的《吴越春秋》卷五。尽管这只是一段神话,但它是最早将猿和剑联系在一起的故事,我们还是引录如下以备考察。越王勾践图谋对吴国用兵报仇,大夫范蠡向他推荐了一位精通剑戟的越国处女:

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挽林内之间竹,竹枝上颉桥,末堕地,女即接末。袁公操其本而剌处女。女应,即入之。三入,处女因举杖击之,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遂别去。

以下便是越女论剑的一段著名文字,大家十分熟悉,不必再引。
猿公试剑的故事产生在春秋后期的越地,应该不是偶然的。
吴越之地不但盛产制作精良的宝剑,而且民风尚勇,百姓身多剑瘢。吴越是春秋时代剑文化的发祥地,这是学界一致的看法。吴越地多猿类,关于白猿的神话则可能受了楚国的影响。《艺文类聚》卷95引《吕氏春秋》云:“荆王有神白猿,王自射之,则搏树而熙。使养由基射之,始调弓矫矢,未发,猿拥树而号。”又引《淮南子》云:“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吴越与荆楚地理相接,越国的白猿神话很可能源于楚国。有发达的剑文化,又有神秘的白猿传说,于是便有了猿公试剑的故事的产生。另外,弩的产地也是在吴越,这已被考古资料所充分证明。剑、弩崛起于相同的地缘文化和人文背景下,很可能“通臂”成了剑、弩、猿三者的联结带,成了一个多种文化形式的交绥点。
古人在武艺之道上对猿的崇拜,除了因为猿的灵巧敏捷,主要是古人认为猿不仅臂长,而且能两臂左右相通,能伸缩自如,认为猿有“通肩”或“通臂”的特殊功能。唐《初学记》卷29《猴十五》引周索氏《孝子传》云:

猿,寓属也,或黑黄,通臂,轻巢善缘,能于空轮转,好吟。雌为人所得,终不徒生。

这可能是最早讲到猿有“通臂”功能的文献资料。对手搏家而言,这种功能当然是太美妙了,它是人们在搏斗实践中所汲汲追求的技术优势。正是出于这种崇拜和向往的心理,古人常以“猿臂”来形容英雄人物的双臂,最著名的例子便是汉代的“飞将军”李广。《史记·李广传》说李广:

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汉代如淳的注释说:“臂如猿,通肩。”显然,“通肩”是“通臂”的异写。自汉代以后,“猿臂善射”便成了史籍中经常见到的词语,例不胜举。梁山好汉中有“通臂猿侯健”其人,此处“通臂猿”三个字的武艺象征意义十分清楚。“猿臂”甚至被引伸为一种兵法的比喻。唐代名将李光弼说:“胜则出,败则守,表里相应,贼不得西,此猿臂之势也。”

细心的观察者早就指出,猿并没有“通臂”的功能。

宋代诗人范成大说:“猿有金丝、玉面、纯黑三种,无所谓通臂也”。明代学者郎瑛以博学闻世,他也说过:“吾友王济为横州判官时,朝命取猿,因知猿无通臂者。”然而,这并不影响“通臂猿”的传说一直流行,久传不衰。甚至为许多博学多识的学者、画家所信从。于是,“通臂”往往被当作猿的代称,画家们喜欢直接称猿为“通臂”。宋徽宗曾经画过一幅叫《通臂摘果图》的画,宋代无名画家也画过《通臂嬉饮图》,这些画都曾经是清乾隆皇帝御府的藏品,在《石渠宝鉴》中有记载。

明清学者仍相信猿有“通臂”功能者大有人在。明人潘希曾有“挂树猿通臂,伤人蛇两头”的诗句。曹学佺在《蜀中廣記》卷59也记载说:

猿,蜀郡山中多有之,惟三峡最著。……然其通臂善缘,腾空揽蔓,能于空中轮转,以磊砾掷于下,舟人避之。

清初学者、诗人王士祯(渔洋)《池北偶谈》卷18《明宣宗画》条说:

予尝见明宣宗画黑猿一轴,有御笔题云:‘镇守广西都督山云所进。’图中有一横木,猿臂挂其上,不解何谓。一日,予门人常熟钱玉友良择从粤东来,云:‘岭外有黑猿,大不盈尺,二臂相通,寐则臂挂于横木上,一臂渐缩,一臂渐长,所谓通臂猿也。’乃知画贵格物也。

清代著名史学家、诗人赵翼在《簷曝杂记》卷3《独秀山黑猿》条,有一段类似的记载:

镇安府署东北有独秀山,高百丈。山之半一洞,深不可测。其中有黑猿,不轻出,出则不利于太守。……天保县令送一黑猿来,系于楹。有门子嬲之,相距尚七八尺,忽其臂引而长,遂捉门子之衣,几为所裂,而猿之左肩则已无臂,乃知左臂已并入右臂矣,即所谓‘通臂猿’也。

同类的记载在于明清人著作中时有所见,我们就不必一一罗列了。
我相信,我国古代的武艺家们,对“通臂”境界的追求很早就产生了,并且在实践中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技术理念,在徒手搏斗与兵器技术的训练和实用中,产生了某种指导作用。从对“通臂”功能的不断追求和总结中,慢慢地衍生出了以“通臂”功效为核心的技术理念和流派,进而形成一种技击风格。顾名思义,其技击要点是充分发挥两臂的长度和力度,还有轻捷敏锐的进退腾越等,以此作为克敌致胜的主要方法。这正是通备武学的主体拳种劈挂拳的基本风格。有资料证明,以劈挂拳为代表的这种技术风格,在明代已发展成为一种相当闻名的拳术,而且我相信,它是明代武艺诸多流派中比较成熟也比较发达的一种。

明代学者、武艺家唐顺之在他撰写的《峨嵋道人拳歌》中,说峨嵋道人的拳法“乃是深山白猿授”,又说这位道人的拳法特点是“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撤通身皆是手”。这是白猿神话被引入拳法的一个显证,我相信,峨嵋道人托名白猿传授的拳法,应该属于当时的通臂拳法一类。

明末清初,黄宗羲、黄百家父子积极为内家拳家、抗清义士王征南树碑立传,从此“内家拳”声名彰显,附会者趋之若骛。黄百家在《王征南先生传》中记述了王征南拳法的要点,是一份极其重要的明清武术资料。黄百家说得很清楚,王征南有练手三十五法和练步十八法,都“总摄于六路与十段锦之中,各有歌诀。”而这个六路歌诀的第一句是:

佑神通臂最为高,斗门深锁转英豪。

黄百家为“六路”写的注解中,十分明确的说:“通臂,长拳也。”这些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王征南所传的六路拳法在门类上属于通臂,而通臂属于与短打相并列的“长拳”类别。这是非常珍贵的历史信息,对我们诠解后来被某些武术人士大大渲染了的内、外家之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与早期太极拳有关系的山西洪洞县通背拳,依我看也属通臂拳系统,它甚至与我们的通备大架子之间有着某种关系。在西北地区,主要是兰州市,也早就流传着叫“通背”的拳种,流传时间应不少于百年。至于在华北地区,几乎到处都有以通背或通臂命名的拳种。所有的通臂或通背之间,未见得都出于一源,也未见得都毫无关系,渊源究竟如何,只能有待于研究工作的不断推进了。

如上所引,在马凤图正式以“通备”取代“通臂”之前和之后的若干岁月里,民国修《沧县志》里,明确记载晚清通备武学的代表人物李云标是练“通臂”的,《盐山新志》则说他被人们称为“铁臂燕子”,这些都透露出李氏的武学本源。李云标、黄林彪以后,在沧州当地,通备渐趋凋敝,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其底蕴,而一般传习者也径自以“通臂”为名号,或自称“通臂劈挂拳”。自20年代末,马凤图定居陇上,他的武术活动主要在西北地区,经过几十年的传播与弘扬,“通备”二字终于为陇右广大武术爱好者所熟悉。至于其它地区,包括沧州地区,许多人对它不熟悉,不了解,往往以为“通备”是“通臂”或“通背”的误写,甚至有人好心好意加以改正,这样的例子我的确经历过不少。

通备


精彩书籍推荐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马明达 | 略论通备武学的起源(一)
健公书院第一期马氏通备劈挂拳线上课程通知!
培训 | 健公书院第六期长短兵师资培训班开班!
马廉祯丨马氏通备鞭杆的渊源与系统(一)
马廉祯丨马氏通备鞭杆的渊源与系统(二)
马廉祯丨马氏通备鞭杆的渊源与系统(三)

马氏通备武学
推介与传播马氏通备武学,以及包括武术、射箭、摔角、短兵、长兵等在内的各种中国传统身体文化。促进交流,增进认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