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起于何时我不知道,如果非要确定个时间点,那就从十八年前说起吧。
十月,乡村刚刚忙完秋收,庄稼汉放下洋镐锄把,手里端起一壶浓茶,女人也拾起久违的针线活儿。
农忙时翻腾出来的猿犁、石夯、搂耙等农具被收藏起来,只在门后或墙角放上锄头、铁锨、扫帚等常用工具。
整个村庄在一场喧闹的丰收劳动后归于宁静。
一天晚上,秋风习习,玉兔隐现,院子里溢满了清辉,核桃树下,一个小小的身影在地上蹦来蹦去,追逐着地上的蟋蟀儿。
屋里传出窸窸窣窣的声音,昏黄的灯光下,父亲和母亲在说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谈话声戛然而止,母亲走到院子唤我:“天凉了,赶紧进屋睡觉吧。”
炕头赫然放着一个大大的包袱,墙角还立着一个圆鼓鼓化肥袋,里面塞着一床被子,父亲正坐在炕沿上抽烟,见我进来了,呵斥了一声:“不好好学习光知道耍,赶紧上炕睡觉。”
我悻悻钻进被窝儿,脑子里还惦记着那只叫声响亮的蟋蟀儿,刚刚差一点就捉住它了。
一觉醒来,父亲早已不见了踪影。
我问母亲,母亲说他进城打工去了,临走的时候叮咛,让我好好学习。
那天早上的饭桌上少了一副碗筷,我的心里感觉空落落的,没吃几口,就背上书包闷闷不乐地上学去了。
那一年,我刚好六岁。
02
临近过年,各家各户开始繁忙起来,采买年货,扫洒庭院,直忙到腊月底,一切都准备停当。
屋前屋后都被过年的喜悦气氛包围,可总是缺少点什么,哦,父亲还没回来。
腊月二十八的下午下了一场鹅毛大雪,傍晚暮色将至,父亲背着袋子回来了。
那天晚上,一家人都很高兴,父亲回来了,还带回一个鼓鼓的信封。
他从上衣最里面的口袋艰难掏出这个信封交到母亲手里,那是他这半年的血汗,也是这个家庭明年很长一段时间的开支。
母亲接过钱,放到柜子最深处的一个包袱里,然后锁起柜子,把一家子的希望保管起来。
大年三十下午,按照当地习俗,妇女便开始在家燃蜡焚香烧纸,敬四方神灵,而家里的男子都要去地里上坟祭祖,按父亲的话说,这叫请先人回家过年。
村巷从西到东,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祈福迎新的对联,有的人家挂起两个大红灯笼,红火异常,像巨大的水晶柿子,配着鲜艳的对联,煞是好看。
我喜欢和父亲走在村巷里,欣赏各家的对联装饰,那时我刚刚识字,根本看不懂那些红底黑字是何意思,纯粹看个热闹罢了。
03
团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离别总是倏忽而至。
刚刚过完正月十五,父亲就又背起那个大袋子,准备进城去了。
走的那天,我去送他,村东头有一段长长的坡路,要去公路上等车必须得走此路,可路面早已结冰,父子二人相互搀扶着,像两个蹩脚的滑冰运动员在路面摇摇晃晃移动着,生怕一不小心摔个趔趄。
等到了公路边时,看着彼此额头都热出汗来,两人相视一笑。恰好一辆车来了,我催着父亲赶紧上车,他却犹豫起来,问我一会儿该怎么回去。
我说自有办法,可他仍然放心不下,最后伴随着女售票员的尖声利语,父亲一脸担心地上了车。
我长吁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然后扭头就跑,一口气冲回了家,即便在那段坡路,也没有滑倒一次。
其实父亲哪里知道,顽皮如我早已练就一身雪地冰面嬉戏打闹的本领,刚才如此小心翼翼只是怕他摔倒罢了。
父亲这一去不知何时能回来,在母亲并不严厉的管教下,我逐渐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
04
那时候的我没有零花钱,每到夏天的时候,村西头的小卖铺成了我心驰神往的地方。
小卖铺的主人总会在门口立一柄大伞,伞下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白色冰柜,撑起盖子,费力推开那层布满冰霜的玻璃,一股凉嗖嗖的冷气就扑到脸上。
那里面藏着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冷饮,有一毛钱一根的冰棍,还有五毛线一根的“大红鹰”雪糕,还有脆皮、红豆糕、绿豆糕.....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我既叫不上名字也从未吃过的冷饮。
当然不止这些,后面货架上那些琳琅满目的零食也令人馋涎,辣条、干脆面、彩虹泡泡糖.....所有这一切都激发一个孩子的渴望,让他每每经过小卖铺都要停下脚步。
可这一切都需要钱。
于是我开始找寻生财路子,逮蝎子卖给中药铺,用榔头砸出废弃水泥板的钢筋,又或者和几个小伙伴骑上三轮车走街窜巷卖菜......这些辛苦劳动背后,是为了满足味蕾的欲望驱使。
村里其他小孩很不屑我的行为,除了那几个玩的好的伙伴,其他人都对我避而不理,哪怕我用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买来零食和他们分享,他们都不愿和我玩。
05
后来父亲知道了这件事,他先是大骂那些孩子有眼无珠,接着又骂起那些孩子的父母,说他们狗眼看人低,骂着骂着,他又怪起了自己,终于陷入沉默的自责中.......
不过后来他还是对我说了些话,我至今仍清晰记得。
他说:咱不偷不抢不骗,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别人的富贵是别人的,咱用不着羡慕。
后来随着年纪慢慢长大,我渐渐懂得一些相同的道理。
增广贤文里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孔夫子说: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孟夫子说: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其实他们都是在说一个意思:做人不能失去本心,要靠自己的本事和良心生活。
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其中又以消费观和金钱观最为突出,时至今日,父亲说的那句话依然是我严于律己的生活法则之一。
06
时光荏苒,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父亲在城里打拼了十年,在为家里盖起一座房子,几个女儿都已出嫁,那个顽皮的儿子也考上高中之后,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家里。
他背着第一次离家时的那个袋子,不过这一次带回来的,不只有信封,还有心脏里的两个支架。
从此之后八九载,他再没有去过城里务工,倒是几年后,儿子背起书包,去了那座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城市求学。
母亲也在父亲回到了家的那一年离开了这个世界。
父亲在外打拼的那些年,家里家外都是她一人操持,当我和姐姐都在为父亲的身体健康发愁时,却不知母亲一直独自受着病痛折磨。
如今在外漂泊的我,突然在这个晚上听到费翔这首《故乡的云》,歌中这样唱到: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归来吧 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 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
我仿佛真的听到了那个声音,那是年迈父亲的呼唤,逝世母亲的呼唤,故乡微风和土地的呼唤......
秦尹,一个靠写作即将实现人生逆袭的95后农村青年,喜欢读书写作、睡觉吃饭,最大理想:站着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