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家里大学生越多,父母越发愁

文化   2024-11-20 20:02   四川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查收【个人成长+情感故事+自媒体写作】干货


因为全民正在对学历失去信心。


你好呀,我是秦尹。


记得我小时候上学那会,谁家要是出了一个大学生,那可是件大喜事,这家人不仅要大摆筵席,更有甚者,会特地请来戏班唱几天大戏。


家里有孩子的家长,也会借祝贺之名,带着自家孩子去沾沾喜气,我就被带着去过好几次,不过后来的结果证明,我的体质对这种喜气过敏。


翻译一下就是,我压根就不是学习的料。


但我那时还是蛮希望通过考上大学获得父母的认可,为此我花了很多年才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并最终与自己达成和解。


但这两年,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越来越多的父母对“考上大学”这件事的执念开始消解,并且在农村父母群体当中,这一比例还在逐步上升。

01 、毕业即失业成了常态


在就业市场已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每年还有数以千万的大学生涌入市场,据说明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222万,其中大多数人是很难找到工作的。


大姐家有两个孩子,老大今年考上了河北某所一本大学,老二今年上高一,学习成绩很不错,不出意外的话,两年后也能考一个差不多的大学。


这本是值得高兴的事儿,但我在和大姐交流的时明显能感受到她的焦虑。


用她的话说,现在就业环境这么差,真担心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



02、学历持续贬值的后果


投资教育和购买国债其实是一个道理,背后靠着国家和社会的信用体系在支撑,你得让大家相信投资是能见到回报的,不然就会有越来越多人退出游戏。


在中国,不同的阶层对学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有些阶层需要学历只是为了镀金和装饰, 而有些阶层需要学历,则是为了换一份踏踏实实的工作。


并且显而易见的是,后者才是中国教育的基本盘。


中国的父母大多数是很务实的,一旦他们发现含辛茹苦十几年供养出一个大学生,结果一个月挣的还没有农民工多时,你猜他们会怎么做?


答案肯定会是减少在教育上的投资,或者改变投资的方向。


很多家长现在不愿鸡娃了,宁愿让孩子学一门技术也不让孩子执着于考大学的原因就在于此。

03、 父母也开始对学历祛魅


过去一二十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评判体系也越来越多元化,学历title带来的光环正在一点点消失。


很多孩子包括家长都慢慢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学历不代表能力,更不代表人品,它和一个人优秀与否没有直接的关系。


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大家看到了更多脱离主流路径的成功叙事,一个人哪怕学习不好,可他只要有一两个优势点,就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个工具数倍放大,最后一样可以获得成功。


有人说互联网成就了很多不该成就的人,说这些话的人,似乎是从心底瞧不上这些“走捷径”的人。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当走捷径的人越来越多,就会发展成一个历史趋势,这是不可阻挡的。


李银河曾预言传统的婚姻模式总有一天会瓦解,那旧有的教育模式呢?当然也是有这个可能的,毕竟没有哪一种模式是永恒不变的。


任何事物革新的标志一定始源于底层大多数人的觉醒,随着越来越多父母开始对学历祛魅,关于教育体制改革会逐渐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写在最后:


当然我们不是在宣扬“读书无用论”,至少在当前这个阶段,考一个好大学,找到合适出路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对那些在学习上有天赋的孩子,家长应给予正确的引导,不要让孩子的天赋被浪费掉。


而对于一些不太擅长学习的孩子,家长也不必抱有执念,充分发掘孩子的优势点加以培养,最后说不定也会有意外之喜。


一句话,因材施教,越早越好。


往期推荐:

28岁,专科学历,可把我熬死了!
96 年,28 岁的人生到底有多无力?
96年,28岁,出生在没有托举的家庭,简直太要命了!
28岁专科毕业,替你试过了,花一年时间真的可以改变自己!

作者简介:

秦尹,一个靠写作即将实现人生逆袭的95后农村青年,喜欢读书写作、睡觉吃饭,最大理想:站着挣钱。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找我玩

秦尹
分享读书感悟,也记录世间百态; 秦尹是我,闻凉也是我; 人生理想:写一本真正属于自己的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