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秦尹。
《人民的名义》里,高育良书记说过一句颇具哲理的话:看未来远不如看过去要来的清楚。
于是我最近看起了《雍正王朝》,一部非常好的历史剧,改编自二月河老师的同名小说。
同样还有一部以雍正时期为背景的小说,在多年前也被搬上荧幕,最后同样大获成功,它就是《甄嬛传》。
有意思的是,二月河是站在男性视角叙事的,而吴雪岚是站在女性视角叙事的,但是这两部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斗争”。
以前我很好奇为什么大家会对这些古代帝王艺术作品产生强烈共鸣,后来发现,作者写得好导演拍得好是一方面,其根本原因在于:
人与人的斗争是普通劳动群众的精神寄托之所在,而这些作品,恰恰将这种精神深刻地表现了出来。
普通人从一生下来,就要跟穷困的家庭斗争,出大学校门要和残酷的社会斗争,还要时常跟那个矛盾纠结的“自我”作斗争……
最是无情帝王家,王公贵族自然也有他们的斗争故事,深宫内院,侯门似海,如履薄冰,步步为营…
不同的只是斗争方式和内容,但斗争核心从未变过。
为什么雍正能从“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作者借康熙之口给出了回答,剧中他对身边群臣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给你们选了一位坚刚不可夺其志的主子”。
知子莫若父,这个评语非常精准,纵观雍正一生,从当皇子到继承大统,他斗豪绅,惩腐败,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他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
如果没有“坚刚不可夺其志”的强大内心,是做不到这些的。
回到今天的主题,我们常说以小见大,但从辩证角度来看,很多事情也可以大见小。
王公贵族为权利斗争,追求的是万人敬仰的地位,普通人为生存斗争,追求的是富足美好的生活。
很多普通人赚不到钱,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原因无他,一个字:怕。
01、害怕失败
不得不说,语言是一门艺术,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害怕失败,于是便有了“厌恶损失”这个词。
但大家仔细想想,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吗?
厌恶损失,说白了其实就是对失败的恐惧,害怕事情的结果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所以不敢尝试,进而发展成一种心理障碍,最终严重阻碍了自己前进的步伐。
02、害怕自己能力不够
任何技能都是需要学习的,赚钱是一门技能,并且是一门需要重复学习不断精进的技能。
没有人生下来就会赚钱,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就去学习。
拿做公众号举例,从选题到排版,到账号运营,再到后期变现,每个环节都有很多要学的东西,然而很多人怕麻烦,没有耐心学这些,于是通过公众号赚钱,在他们看来成了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恐惧的反义词是行动。
当你把赚钱的各个环节拆解细化,针对具体问题逐一解决,你会发现其实任何一门赚钱生意都没有想的那么难。
03、害怕别人的看法
时至今日,很多人仍然会有“谈钱羞耻”的心理,不敢大大方方赚钱,害怕别人对自己说三道四。
我刚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恨不得屏蔽掉身边一切熟人,但最后我想开了,被他们发现又能怎样,我一不偷二不抢靠自己能力赚钱,他们爱怎么说他们的事。
过分关注周围人的评价和期望,会让我们忽略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进而错失良机,别人都赚到钱了,你还在瞻前顾后犹豫要不要开始。
04、害怕坚持不下来
首先必须承认,做一件事能坚持下来必须要看到正反馈,不然意志再坚定的人也会内心动摇。
很多人坚持不下来,是因为他们把“正反馈”等同于赚到钱,这是对“正反馈”这个词的片面理解。
还以写公众号为例,赚到钱当然是正反馈,也许还是最大的正反馈,但写公众号的正反馈不止赚到钱这一个。
通过写作,满足了自己的表达欲算不算正反馈?结识了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算不算正反馈?收获一条暖心的评论算不算正反馈?
当你不再拘泥于钱,而是给自己找到更多坚持下去的动力,那么终有一天,你会赚到钱。
写在最后:
作家采铜说过这样一段话:
“人总是会下意识地去逃避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导致这类事情越积越多。
最后,记忆这些不喜欢的事情所产生的负担,远远超出了完成它们所花的痛苦。”
要想赚到钱,就要克服恐惧,要克服恐惧,就要敢于跟自己斗争,和自己的怯懦斗争,和自己的自卑斗争,和自己的懒惰斗争。
去做那些有难度的事,去尝试那些自己看似不喜欢的事,没有人讨厌赚钱,当你从中得到回报,你就会深深爱上当初不愿做的那些事。
最后,如果你不努力建立自己的梦想生活,有人会雇你来建造这个。
以上,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