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2年,刘小样回来了。
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她看上去有点不一样。
她胖了,白了,眼角有了皱纹—也许是更爱笑的缘故。年轻时凸出的颇有攻击性的颧骨几乎被岁月熨平了,与之一起消失的,还有眉眼间藏着的苦闷,以及两侧脸颊的那一抹红。
单凭她的状态,稍有生活阅历的人也能得出一个准确无疑的结论:这些年来,她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新周刊用了一个很棒的词形容现在的她:圆融。
圆融是一个佛教词语,表示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场,圆满无缺,而又为完整一体,且能交互融摄,毫无矛盾、冲突。
22年前的刘小样,需要兼顾的东西有很多,干不完的农活,生病的婆婆,读书的孩子,近在咫尺却很难触及的外部世界……
妻子、儿媳、母亲以及那个确切但又模糊的“自我”,难以调和的多重身份,犹如古老平原上掀起的一阵飓风,将她的心灵家园冲击得满目疮痍。
从兼顾到圆融,尽管没人知道完成这一蜕变需要经历什么,可显而易见的是,刘小样做到了。
02
有人为她高兴,就有人感到失望。
在后者看来,刘小样回归家庭是向命运屈服的表现,试推测一下,他们希望看到的故事梗概应该是这样:
“觉醒后的刘小样,像娜拉或者「女版斯特里克兰德」一样抛家弃子,决然出走,在某个大城市扎根立足,凭借才华和努力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家或者企业家,过上令人艳羡的生活……”
呃…这的确符合时代的口味,但这不符合刘小样的性格,她从来都不是一个随大流的女子,22年前如此,22年后也是如此。
所以她只用一句话,便戳破了大众的幻想:“没有什么,都是西西弗斯的石头。”
比起成为新时期底层女性的标杆,她更关心的问题或许是“我到底该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这是故事的起点,也是那场「旷日持久的高烧」的诱因。
如今高烧退去,心底那座火山悄然熄灭,看客们感慨个体在现实面前的渺小无力,但只有刘小样知道这并不是妥协,而是病体痊愈的表现。
她用了二十多年时间,终于找到了使自己「既不痛苦也不麻木」的方法: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是的,坚持做自己,总会有人理解你,继而爱上你。
03
之前看某档电视节目,里面有个女辩手说过这样一句话:
独立女性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为自己的价值而活,而不是为社会所期待的女性形象而活。
什么是社会的期待呢?父母对你的期待算不算,伴侣对你的期待算不算,子女对你的期待算不算,如果将这些期待统统弃置不管,只为不辜负自己,即便实现了所谓的自我价值,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滋味呢?
现实里很少有人会这样做,但不妨碍大家喜欢听这样的故事。
在人生的牌桌上,即使某个人已经押注很多了,大家总还觉得不够,总想让她冲得再猛一点,最好能压上自己的家庭,余生,甚至是灵魂,去和世界来一场豪华的对赌。
至于结果,并不重要,因为无论输赢,围观者都能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快感。
所以人们乐意看到娜拉出走却从不替她思考“然后呢”,祥林嫂已经撞得头破血流了,鲁镇的女人却认为她应该「索性撞一个死」。
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刘小样离家出走,可是因为年纪大了,又没什么学历,在外面的世界兜兜转转一辈子,也没找到合适的安身之所,最后任由自己在荒芜里漂泊,逢人便讲“苔花、牡丹,玫瑰”的故事。
04
好在她是清醒的。
在一次次出走“失败”后,她意识到「诗不一定在远方」。
平原之外,是更广袤的平原,而后是大海,大海那头,依旧是平原……心若没有方向,到哪里都是流浪,到哪里都是画地为牢。
出走是女性主义觉醒的标志,但绝不是女性主义的完成。
能做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能让感性之花盛开在贫瘠的土地上,能通过自己的事迹感召千千万万的基层女性,这样的刘小样,我们能说她是失败的吗?
恰恰相反,正因为回来了,刘小样才赋予“出走”这个动作更多更深刻的含义,出走绝不仅仅是肉体的逃离,地域的隔绝,而是我依然在这里,但我已经找到了生命的自洽之道。
同样的平原,同样的村庄,22年前的刘小样,饱受生命无法绽放的痛苦,而22年后的她,笑容舒展丰盈外化。
也许她让一部分人失望了,但如果我们多给别人生活一些理解和尊重,那这种失望又何尝不是收获呢?
历史在这个节点仿佛重演,22年后的冬天,刘小样回来了,却仿佛从未离开。
作为同乡晚辈,祝她一切安好。
(图源网络,侵删)